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家庭真的快乐,从不再望子成龙开始

www.creaders.net | 2024-11-03 11:54:06  三联生活周刊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年的脱口秀大赛,付航可以说是最大的黑马。

在摘得年度总冠军之前,他没被看好,论学历只是大专,论经历,之前从事的也就是保安之类工作。

他的表演既有底层生活的辛酸,又有无厘头式的夸张,打动了很多人,但要说他能成为新晋“喜剧之王”,只怕事先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能梦想成真。

事实上,他的人生经历不是“有一个梦想,然后努力去实现它”,因为家里对他看来没什么期待。他爸倒是说过:“进入快乐世界的唯一一个秘诀就是,孩子的父母深刻地意识到孩子不是这块料。”

他从小就像是个“问题学生”。虽然总能把全班同学逗乐,却没几个朋友,同学们笑完又鄙夷他是“小丑”;哪怕英语考过全班第一,但所有人都说他是抄的。

高考他只得了254分,只够读大专,妈妈说:“就你的学历、谈吐和才华,在这个社会里边,顶多能当个保安。”还真说对了,毕业后就当了保安。

在那个时候,没人能预见他的成功:2019年底他的脱口秀视频在抖音走红之前,他的微信除了妈妈和女朋友,一个月都没别人会找他说一句话。

中国家庭真的快乐,从不再望子成龙开始

但家人始终支持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多年后,他在台上动情地说:“十多年了,所有人都说我是废物,但是只有你说我是天才,你教会了我人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管你的出身、学历、家庭背景,只要你敢勇敢地做自己,就总有人会爱你。”

这话打动过很多人,也引发过争议(不乏有人嘲讽,“男性勇敢做自己,就总有人会爱你”),但那其实有点倒果为因:是因为总有人爱你,才使你能勇敢做自己。在我们的人生中,没有人能总是赢,但即便遭遇挫败,仍然可以在家庭这个后方得到拥抱和接纳,正是这,才使人有了往前走的勇气。

说起来道理都懂,但对于“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可就太难了。这首先意味着家长得有一种松弛的心态,能接受自家孩子“不是那块料”。

有时候,倒是孩子自己先意识到这一点,我就听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女孩子初中就学习彻底没戏,她的兴趣完全不在这上面,搞了个网店倒是居然收入稳定,早早就自己养活自己了,于是初中毕业后就直接选择了与电商相关的专业读了技校,她这些年积累的生意经验,远不是同龄人能比的。

中国家庭真的快乐,从不再望子成龙开始

问题是,这和一般人的路径太不一样了,身为父母有这样一个孩子,难免心态很崩溃,不说别的,“面子”这一关都难过,还要放下家长权威的心态,承认孩子可能是对的,放手让他们去尝试。

要主动认识到这一点太难了,很多家长倒不如说是被动接受现实:脱口秀演员童漠男曾说,小时候父母对自己很宽容,因为他的成绩反正已经够烂了,也就不指望他能如何优秀了,他因此自嘲,中国父母对孩子,“只要足够绝望,就能真正包容”。

所谓的“绝望”,其实就是家长放下“读书改变命运”的执念,容许孩子摸索着走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之所以这样的家庭能“快乐起来”,说到底就是家长消除了焦虑感,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孩子活得跟自己预期的不一样。

现在常有人说“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但如果家长认定只有一条道路是正确的,甚至认为你万万不得偏离正轨,必须高度专注,那么容错率必然是极低的,笔直向前的道路如同头发丝一样,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家庭内部,快乐即便有,也是很短暂的:只有在考到满分的时候,父母才露出笑容,但即便如此,明天起又得去赢得下一个成功,因为过去的成绩不必再提。

中国家庭真的快乐,从不再望子成龙开始

中国家庭内部的紧绷感,根源往往就是家长结果导向的心态:父母把全部精神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也很清楚,如果自己的表现不能满足父母的期望,他们就高兴不起来。

不仅如此,你还得是照着父母设想的道路前进,否则哪怕你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成功了,父母仍然失望。斯大林的母亲非常希望他当一名东正教神甫,即便他后来功成名就,其母临终时仍然说:“你没能当上神甫,真是太遗憾了。”

要达到父母的预期是很难的,因为这有时是失望于“你没能像我一样”,有时却又可能是失望于“你和我一样”——在后一种心态上,家长是把自己的生存压力和挫败转嫁给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别活得跟我一样”)。

很少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控制欲只是为了排遣自己的焦虑感,却并不能真正帮到孩子,所以才有那样的段子:一个焦虑的妈妈听从大师的指点,每天去念经,孩子的成绩居然真的好了,她以为是诚心动天,其实是因为孩子从她的压力之下解脱了出来。

必须承认,家长的焦虑也不是没来由的,毕竟当下社会的提供的出路确实有限,职业歧视也客观存在:就算你觉得孩子去学一门技能也行,但要找个靠谱的职校可能比好高中还难。问题是,仅仅焦虑无济于事,不能框死自己,家长还是得和孩子一起去寻找不同的出路。

中国家庭真的快乐,从不再望子成龙开始

付航的父亲正是这么做的,他既鼓励孩子去闯出自己的路子,但不给他压力:“永远别听我的,听我的顶多成为我,你要大胆地去做爸爸从没做过的事。”事实也是如此,付航不论人生浮沉,家庭提供了双重支持:经济上的(不论多少,态度在那里)和情感上的认同。

因此,那绝不是说家长放任不管了,恰恰相反,难就难在家长不但接纳孩子的不同,还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不仅是“你不听我的话,但我还是支持你做自己”,还是“你自己拿主意,爸妈是你后盾”。

这种亲子关系下的家长角色,不同于传统上那种说一不二的父母权威,倒更像是一个鼓励探索的导师,那能让人在寻求生活的全新可能时,感到自己并非孤立无援。

就像《学历之死》一书中所说的,这种亲密关系有着持续性的重要意义:“毕竟,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生产和消费单元。我们时而心情激动,时而无比沮丧;时而热切盼望,时而犹豫迟疑。我们需要他人的支持,不光为我们欢呼庆祝,也在我们畏缩不前时,为我们加油鼓劲,让我们走得更远。”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中国家长看起来是控制欲强,但公平地说,他们往往只是不知道什么方法才是对孩子更好的。这时候就尤其需要不要自以为是,克制自己严厉管束的冲动,转而冷静去考虑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如果真的爱孩子,就给他们想要的,而不是一股脑儿把自己想给的都塞给他们。

中国家庭真的快乐,从不再望子成龙开始

澳大利亚的华裔脱口秀演员钱信伊曾说,华人家长对子女教育抓得很严,给了孩子很大压力,搞得两代人关系很紧张,但悲剧之处就在于,那种“望子成龙”的背后其实出于一种深切的爱,就是太想要让孩子过得比自己好,也正因此,如果有一天他们发现你虽然没按照他们的安排过活,但也过得不错,喜欢自己的生活状态,他们会理解认可的。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这说到底还是要以成功来证明自己,如果不是呢?我想关键之处在于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另一个独立的生命,有自己的活法。

对任何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土壤,孩子需要汲取属于自己的生命力,由此获得内生性的生长能力,这当然不是说这样就包成才,而是家长得接受“可能不成材”的结果。

回头来说,如果付航没有成为“喜剧之王”,他的父母能接受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至少他们多年来一直就这么做。从某种意义上说,问题不在于付航成功没有,而是他的内心一直健康而有韧性,活得快活自在——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能活成这样,不是成功又是什么?(作者:维舟)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以哈战争
11
李克强
2
俄乌战争
7
巴黎奥运
12
中国爆雷
3
中美冷战
8
三中全会
13
李尚福出事
4
万维专栏
9
中共两会
14
秦刚失踪
5
美国大选
10
台湾大选
15
火箭军悬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