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近期发生的无差别伤害事件,舆论场并未出现“共讨之”、“共诛之”的氛围。
而与其他公共事件不同,这类极端情境更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芸芸众生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受害者。
很多人一声未吭,没有惊愕,没有愤怒,没有共情,也没有探究。
面对如此重大的事件,那么多的人出现“失语症”,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是公众对于这类事件,情感刺激的耐受性提高,反应性降低,进而表现为一种社会情感冷漠吗?
这个因素固然是有的,但认知仅仅局限于此,却又未免有些肤浅化。
不少公众出乎意料地选择沉默,这不单单源自外界对于言说的规制,也是某种主动保持缄默的选择。
种种不堪甚至一些极端情境,开始成为日常生活的范式,亦即例外状态的常态化。在这样的感同身受中,越来越多的人被“难以言表”的无奈感和无力感所包围。
真实本就是超越语言文字的,当语言文字呈现表达乏力的本质,便直接导致了这种集体性沉默。
沉默成为压抑社会性创痛,逃避惨淡现实的一种方式,借以回避某些心理或情感层面难以为继的话题,从而与失望、伤痛、焦虑等刻意保持“安全”的心理距离。
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无力阻止不堪的发生和延续,与其说负有见证之责,不如说见证了见证的失败与损毁,于是产生责任人有罪的负疚,进而以沉默这种普通语言之外的另一套“语言”,对语言表征或见证功能的失效施予回应。
面对所有的发生与存在,沉默成为一种集体言说方式,抑或回应现实的“恰当方式”。
社会公域由此出现一种吊诡情形:人们宁愿放弃思考、言说的自由,即宁愿放弃作为“社会动物”的身份,使自己再次沉落到个体孤独之中,从而获得一种“劳动动物的胜利”。
这种沉默,既不是全然的虚无,亦不是绝对的创造,它更像一种居间立场、一种话语姿态,或者一种精神和道德困境。
“沉默”征象就像现实与言说之间一个豁口,藉此我们可以一窥时代的创伤内核。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怂了 赶在年底突然宣布… |
2 | 中国曝光全球首架六代战机 马斯克这样评论 |
3 | 马斯克重大信号突袭 |
4 |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
5 | 异常高调 胡春华或将接任这个要职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怂了 赶在年底突然宣布… |
2 | “北京的萧条,让你大跌眼镜” |
3 | 中国曝光全球首架六代战机 马斯克这样评论 |
4 | 马斯克重大信号突袭 |
5 |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
6 | 排华浪潮爆发 军方竟开装甲车撞开华人商铺 |
7 | 异常高调 胡春华或将接任这个要职 |
8 | 毛泽东最后生日宴出惊现凶兆 在场所有人吓 |
9 | 温家宝亲笔信释放敏感政治信号 |
10 | 这种茶不能喝了?释放有害物质的数量惊人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孤勇者!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 | Winston Sm |
2 | 中国有私有产权吗? | 施化 |
3 | 美国与俄罗斯两位重量级政治思 | 高伐林 |
4 | 多年前对江习王体制观察 | 胡亥 |
5 | 每当看到这种场面,就觉得出国 | 旅泉 |
6 | 一地鸡毛/中央最新决定/你知道 | 体育老师 |
7 | 陈辉上将不可能是胡锦涛人马 | 胡亥 |
8 | 人不可貌相 | 云儿云儿 |
9 | 全聚德烤鸭倒闭了,全国高校思 | 体育老师 |
10 | 一条阴险恶毒的栽赃排华谣言 | 溪边树下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有私有产权吗? | 施化 |
2 | 川普MAGA目标宏远脚踏实地.若 | 木秀于林 |
3 | 台奸是否已经泛滥 | 右撇子 |
4 | 吉米卡特盖棺论定 | 施化 |
5 | 台湾最佳防御 - 非军事化 | 山货郎 |
6 | 解禁"抖音",将成为 | must |
7 | 天之大棋 | 特有理 |
8 | 中美友谊故事征文 | Shanechen |
9 | 中国人群体性的十个恶习 | 汪翔 |
10 | AI谈川普第一行政令与执政的首 | 漁舟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