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廿九日指出,中国社交媒体上揭露的劳资纠纷事件近来有所增加,凸显中国许多地方政府资金紧张状况持续恶化,房地产泡沫化后失去土地出售等传统收入来源,更加剧债台高筑现象。 经济学家推估,中国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可能高达11万亿美元,而北京当局目前的救援行动仅是杯水车薪。 随着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放话对中国商品课征惩罚性关税,中国经济停滞的风险将更加巨大。
中国地方政府负责推动中国大部分的投资计划,同时聘用公务员或将业务发包给私人企业,因此财政困境也间接影响家庭财务。 总部位于香港的非政府组织中国劳工通讯(CLB)指出,中国今年以来发生约一千两百起劳工因工资遭拖欠或其他与补偿相关的不满而举行的抗议活动,去年则逾一千六百起,都比2022及21年的700起及900起显著增加。
财政紧缩已导致中国某些地方的公共服务停摆,武汉、大连和广州等地已削减公共医疗福利。 上月,广东汕尾一家公立医院大厅聚集数十名医护人员,高举写着“我们需要吃饭”的白纸,抗议迟未拿到薪水及奖金。 数周前,江西宜春的退休公务员也聚集抗议数月未领到退休金。
北京当局去年底曾说,地方政府需要消化的隐形债务相当于两万亿美元,但经济学家推估总额在7兆至11万亿美元之间,其中高达8000亿美元的债务面临很高的违约风险。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史宗瀚表示,去年某些时期,中国各省每月偿还的债务金额,高达月收入的一二五%。
北京本月初宣布地方政府债务再融资计划,为地方提供十万亿人民币的“化债资源”,用于置换隐性债务。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要求企业补缴税来增加收入。 今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已缴纳约四. 六三亿人民币的欠税款,主要是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 执法部门也加强罚款、收费和资产扣押的力度,以获取现金,重庆市璧山区甚至成立名为“砸锅卖铁”的工作专班,设法变卖资产来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