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集团成飞公司首飞成功的第六代战机歼-36,引发人们强烈关注。该战机不但没有垂直尾翼,还搭载了了 3 个引擎。在军机上设定 3 台航空引擎,这在全球军机研制和装备发展史上是首次出现。
根据军事专栏《国平视野》今(5)日的报道,歼-36 机体背部的引擎,被外界认为属于变循环引擎;其他 2 台引擎,则是型号不详的涡扇某型引擎。
相对所谓歼-36 热度持续不减,中国航空集团沈飞公司也完成了首飞。近日又出现了双机编队飞行测试的第六代战机,同样采用无垂直尾翼构件,使用了 2 台型号不详的涡扇某型引擎,被外界称为歼-50。
歼-50 机体尺寸相对歼-36 小上许多,目前它在网上的关注度的不如较大的歼-36。其实从歼-50 被拍摄到双机编队飞行测试,表明它的研制进度极快。此外歼-50 又被拍摄到近距离照片,在中国北方某城市闹市区上空,且是以低空姿态飞行,它的前后起落架都放下了,很可能是正准备降落在郊外的机场。
从歼-50 前轮是双轮胎,后面 2 个虽然是单轮起落架,但是尺寸异常大来研判,这是较为典型的舰载战斗机的特征。歼-50 采用了独特的兰姆达翼,它机翼后缘和前缘的后掠角,能够做到保持一致。能有效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相比采用梯形翼或三角翼的第五代战斗机,歼-50 的 RCS 值更低,它的隐形性能比五代机更为出色。
歼-50 最大起飞重量不会小于沈飞公司研制歼-15 舰载战斗机的 32.5 吨,大概率将是提供给中国海军运营的第六代舰载战斗机。
歼-50 存在机腹沟,可能影响其隐形性能。 图:翻摄自国平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歼-50 存在机腹沟,有网友称为腹部凹槽结构,还有网友戏称为“乳沟”。歼-50 的机腹沟,可能会将雷达波集中到特定方向反射,尤其是从较低仰角照射时,这种集中效应可能导致雷达回波信号强度增加,影响歼-50 的隐形性能。
虽然歼-50 隐形性能可能受到影响,但其作为六代机,隐形性能必定比五代机强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