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大举应用AI 恐让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www.creaders.net | 2025-02-15 15:36:37  中央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DeepSeek横空出世后,中国企业纷纷宣布接入应用,引发AI替代人工的职场恐慌,甚至有企业传出裁掉95%的客服人员; 专家指出,许多传统工作将面临失业。 中国大举应用AI,恐让原本已严峻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综合中国经营报、英文南华早报,中国人工智能新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低本高效的大型语言模型(LLM)震撼全球,中国多家汽车、券商、电信营运商等大企业相继宣布接入DeepSeek。

DeepSeek横空出世,在中国引发自豪欢呼之际,“我的工作会被取代吗?”的担忧也随之浮现。

AI新创公司Anthropic近日发布经济指数报告称,43%人类工作正被自动化取代,AI使用集中在软件发展和写作,中等至高收入工作中最普遍,AI在增强人类能力的同时也在取代劳动。

中国美妆集团上美股份6日一张内部聊天群组截图广为传播,该公司计划对内部进行大规模调整,拟用AI技术替代人工,客服部门淘汰率高达95%。

截图显示,上美股份创始人吕义雄在一个有171人的工作群中提到“用AI替代人工”。 例如,法务部门50%的人要淘汰,只留20%能用AI的人; 客服部门95%要淘汰,只留5%能用AI的人; 新品创新中心70%要淘汰,只留30%能用AI以及工艺把控的人; 内容创新部门80%要淘汰,只留20%能用AI的人,一个团队做出20个团队的活。

“上美股份因AI大规模裁员”在中国社群引发热议后,吕义雄在微信朋友圈回应称:“我们公司不是要裁员,今年上美总体人数会增加800人,总部人员在今年年底会达到2700人。 只是有些地方加人,有些地方减人,让运营更科学化,更有效率。”

当询问“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人工智能影响最大的前十大职业有哪些?”时,DeepSeek给出的回应是:客户服务代表、数据录入员、仓库和物流工人、制造业工人、金融分析师、医疗诊断师(如放射科医生)、法律助理和律师、市场营销和广告从业者、翻译和口译员、司机(如出租车、卡车司机)。

“现在已经基本明确了,这一轮的发展主要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普及,将会对素质较高的中小企业产生深远影响,因为这些企业能更灵敏、迅速地将产能转化,同时促进降本增效和产业升级。”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任智库董事长卜安洵表示,这也意味着,部分传统工作岗位将不得不面对失业问题。

“其实,我们现在接到的很多推销或者客服电话,已经是人工智能机器人了,这就必然会导致大部分传统的人工客服工作人员失业。”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长张广志博士表示,从个人层面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各类人工智能来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张广志说,有不少人担心受人工智能影响,会导致很多人失业。 事实上,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但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当前,中国人口生育率呈下降趋势。 受此影响,很多工作完全可以考虑通过人工智能来进行弥补。 而且在现实中,许多工作是枯燥和重复性的,这类应用场景完全可以由各类人工智能机器人来替代,让更多的人从这些枯燥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从事服务性、创造性等更强或更有价值的工作。

报道引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关系专业副教授詹靖指出,人工智能更有可能取代重复性、单调性的工作,但无法取代需要情绪智商或跨学科深度学习的有意义的工作。

她说,人工智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应该将其视为一种工具,现在的重点是如何解决这种转变带来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逃避人工智能的发展。

报道指出,随着中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得以广泛应用,过去需要10个人协力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只需要1个人就可以完成。 这也引发了社会对于就业率问题的担忧。

卜安洵说,这无须过度担忧。 1个人与人工智能协同,将产出远超过以往10个人才能创造的社会财富。 这意味着,新质生产力所创造的财富是一定能满足这10个人生活的。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9个人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来实现自主劳动,创造更有意义的价值。

“现在,很多岗位已经是社会化、网络化就业形态。 所谓的社会化就业,就是劳动者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偶尔参与到社会的某一项服务或工作中,是一种离散的、随机的和自主的就业形态。”卜安洵说,但前提是,政府部门要调整好分配方式,用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做好公民基本收入保障工作,鼓励大家学习新技能,发现新兴趣,创造新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24年12月份的青年(16至24岁)失业率下降至15.7%,但随着中国经济面临成长放缓的压力,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困难的传闻仍然盛行。 中国大举应用AI,恐让原本已严峻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中国今年预计将有1222万大专院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

   0


热门专题
1
俄乌战争
6
中美冷战
11
以哈战争
2
川普
7
洛杉矶大火
12
巴黎奥运
3
AI
8
叙利亚
13
三中全会
4
万维专栏
9
苗华被抓
14
中共两会
5
大S
10
美国大选
15
台湾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