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科学家最近报告了一种新型蝙蝠HKU5冠状病毒支系(HKU5-CoV-2)能够利用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进入细胞,而人类ACE2正是COVID-19大流行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受体。尽管目前尚未报告人类感染病例,这一消息却促进疫苗制造商股票的上涨,凸显了全球对于动物疾病可能引发致命疫情的持续关注。
从鼠疫、天花到西班牙流感和艾滋病,历史上有许多大流行改变了世界。虽然医学进展帮助抗击这些瘟疫,但森林砍伐、城市化、集约化农业和气候变化等现代挑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动新的传染性威胁的出现。
关于HKU5-CoV-2病毒
分析表明,这种病毒属于一个独特的冠状病毒谱系,与引起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的病毒同属一个谱系,与引起COVID-19的大流行病毒SARS-CoV-2相距较远。
值得注意的是,HKU5-CoV-2病毒能够通过结合ACE2受体进入人类细胞——这一机制与SARS-CoV-2相同,后者通过此途径感染细胞、复制并传播。实验室实验表明,HKU5-CoV-2可能还能够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凸显其跨物种传播的潜力。这项研究由以蝙蝠病毒研究著称的病毒学家石正丽领导,她所在的实验室曾因其在SARS-CoV-2出现中的角色而面临过一些指责。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有多大?
目前尚不明确。尽管HKU5-CoV-2能够感染人类细胞,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在人与人之间高效传播,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已经感染了人类。研究人员仍需确定这种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范围——包括是否存在通过野生或家养动物传播到人类的途径。尽管HKU5-CoV-2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但也有可能其他更危险的病毒才是真正的威胁。
蝙蝠是许多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并且是MERS、SARS-CoV-1(2002-2004年SARS疫情的致病病毒)以及SARS-CoV-2的宿主。实际上,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东南亚每年可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受到动物冠状病毒的感染,其中大多数病例因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而未被识别。持续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HKU5-CoV-2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至关重要。
是否可能看到更多的大流行?
答案是肯定的。现代航空旅行和国际贸易的增加使得新疾病传播的全球性风险大大提升。自21世纪初以来,全球乘客航班次数翻了一番,2019年预计达到45亿次,虽然大流行严重打击了旅行和旅游业。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像SARS-CoV-2和流感这样的病原体,它们能够通过空气传播,而这些病原体通常是大流行的主要原因。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COVID-19是自然传播的结果,来自野生动物的SARS-CoV-2溢出,但实验室起源的可能性仍未被排除,尤其是随着处理传染病原的设施数量的增加,意外释放的风险也在增加。科学家们还担心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被滥用来设计危险的病毒。
图片来源:THOMAS PETER/REUTERS
新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过去四十年里,科学家发现每年超过三种新型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导致人类疾病。约75%的这些疾病来源于动物——这种现象被称为“人畜共患病”(zoonosis)。
例如,水鸟是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它们能够携带病毒而不生病,从而维持一个不断传染的病毒源。类似地,蝙蝠是埃博拉、亨德拉和尼帕病毒等病毒的宿主。蝙蝠密集的栖息地促进了病毒的交换,并且它们通过血液、唾液、尿液和粪便传播这些病原体。人类侵占自然栖息地进一步增加了这些病毒从动物跳跃到人类的机会。
是什么推动了人畜共患病的出现?
研究人员已经识别出多种因素,增加了所谓的溢出事件——病原体跨物种传播的风险:
自然生态系统的侵占。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人类快速占领了荒野地区,自1990年以来,未经人类干扰的土地面积减少超过300万平方公里(116万平方英里)——相当于四个德克萨斯州的大小。新建的定居点和活动,如伐木和采矿,将人类置于野生动物的近距离接触中。
野生动物消费。野生动物贸易逐渐增多,尤其是作为食物。某些活体动物市场中,家养和野生动物被困在狭小的空间,且屠宰条件极为不卫生。中国的活体动物市场与SARS-CoV-1和SARS-CoV-2的出现相关。
城市化。如今约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1960年这一比例仅为34%。扩张中的都市区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新家,包括老鼠、猴子、鸟类和狐狸——这些动物能够利用人类丢弃的食物生存。
集约化畜牧业。野生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有时会通过家畜传播给人类。像人类一样,密集饲养的牛、猪或鸡群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用于促进动物生长的抗生素也可能促进耐药病原体的产生。
气候变化。温度上升导致传播疾病的蚊子、蜱虫和咬虫的栖息范围扩大。这些物种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存活,增加了莱姆病、乙型肝炎、登革热和西尼罗病毒等疾病的传播。
可以做什么来预防大流行?
COVID-19大流行激发了许多创新工具的开发,用于监测和预防传染病,如快速家庭检测、废水监测和mRNA疫苗。它还提高了人们对集约化养殖和食用野生动物(如水貂、果子狸和浣熊犬)所带来的风险的警觉,这些动物可以孵化如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等病原体。
额外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野生动物贸易法规、强化全球预警系统,并采用“一个健康”(One Health)方法,整合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以减少未来的风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传:习近平退位只待官宣 三个老人幕后控 |
2 | 惊人内幕:习为这事与王岐山翻脸 |
3 | 泽连斯基最新表态:同意签矿产协议 但不接 |
4 | 乌军方披露:俄军弹药“一半以上”由这国提 |
5 | 习近平撩狠话杀气腾腾 中共预备役进临战状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退而求其次吧! | 水蛇 |
2 | 美国人油管巨量评论说明了什么 | 右撇子 |
3 | 川普昨晚睡得好吗? | 倩影 |
4 | 赵晓:川普:几多华人还能看懂 | 万维网友来 |
5 | 影视再现清华文革震憾老外 | 体育老师 |
6 | 川普原形毕露,美国和世界该醒 | 万沐 |
7 | 川普回归传统的实用主义路线 | 山货郎 |
8 | 结束俄乌战争的钥匙在欧洲人手 | 施化 |
9 | 重温历史,【中苏友好】【中美 | 随逛 |
10 | 民主党假新闻.靠谎言欺诈苟延 | 木秀于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