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580亿中国AI巨头,一边裁员一边亏损

www.creaders.net | 2025-03-27 14:52:54  数智研究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川普第一次就任美国总统任期的2018年,资产规模达2万亿的安邦暴雷,债务规模近万亿的海航也面临着相似的处境。

这一年的11月1日,北京召开了中国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亮相的54位民营企业家中,除了大名鼎鼎的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还有人脸识别公司商汤创始人汤晓鸥。

在川普开启第二任美国总统任期后的2025年2月17日,北京再次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这一次,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任荣等人悉数亮相,却不见商汤的身影,创始人汤晓鸥则于2023年12月逝世,享年55岁。

七年时间里,商汤头顶“AI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市值很快便触及3500亿港元的高点。不过伴随亏损、业务转型、灵魂人物去世,商汤的投资者们如阿里巴巴、软银等失去耐心纷纷抛售,市值最低仅剩211亿港元,不及巅峰时的一个零头。

2024年年报发布后,“数智研究社”发现,从2018年至2024年的7年间,商汤累计亏损546亿元。同时,在2021年至2024年间,商汤还向社会输送了2357名人才。

这些年,商汤到底在做什么?何以至此?

7年亏掉546亿元

“坚持原创,让AI引领人类进步”的商汤,长期深陷亏损泥潭不能自拔。

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商汤实现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10.8%;年度亏损43.0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收窄33.7%。

580亿商汤,一边裁员一边亏损

从2014年至2024年,商汤已满十岁。但多年来商汤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近7年商汤累计亏损546亿元。亏损之余,商汤也挥动“降本增效”的砍刀,并在四年时间里向社会输送了2357名人才。

“数智研究社”发现,自2018年以来,商汤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至今仍未尝到盈利的甜头。从2018年至2023年间,商汤累计亏损超503亿元。算上2024年的话,商汤在7年时间累计亏损超过546亿元。

事实上,对于当下的生成式AI玩家们来说,亏损是常态。一面是场景落地、商业化困难,一面是高企的研发。“数智研究社”发现,2024年商汤投入研发费用41.32亿元,相较2023年继续增长了19.2%。从2018年至2023年间,商汤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63.13亿元。算上2024年的研发投入的话,7年时间商汤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04.45亿元。

作为对比,商汤在7年间累计实现营收总额240.13亿元。这一数字,仅能覆盖掉过去多年的研发投入。

对于2024年的亏损,商汤将其归因于“集团不断深化资源聚焦与效率优化战略”。说白了,就是“降本增效”。

财报显示,商汤2024年的销售费用为6.55亿元,相较2023年的8.19亿元下降20%;行政支出为14.64亿元,相较2023年同期的15.11亿元下降3.1个百分点。只有研发支出增长了19.2%至41.32亿元。

“数智研究社”发现,销售费用、行政开支的下降均与雇员福利开支减少有关。毫无疑问,这背后是商汤频频的“裁员”传闻。截至2024年末,商汤共有3756名员工。要知道,在2024年中报中商汤还有4672人。短短半年时间,商汤向社会输送人才916人。

在2021年至2023年间,商汤员工数分别为6113人、5098人和4531人,算上2024年的3756人,商汤在四年时间累计优化人才2357人。坐实的裁员数字,也基本印证了不断裁员的传闻。

二级市场上,商汤也不断创新低。2024年4月22日盘中,商汤创出0.58港元/股的历史新低,相较历史最高位的9.70港元/股跌去94%。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商汤也在3港元/股的水下徘徊。截至2025年3月26日收盘,商汤报1.59港元/股,总市值为578亿港元。

持续押注生成式AI

2014年10月,商汤成立时,专注于计算机视觉。

之后的几年里,商汤将业务拓至金融、安防、医疗、AR等赛道。2018年至2020年间,商汤营收猛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5%,业务毛利率也维持在55%以上的高位。

但是高增长、高毛利水平并未给商汤带来利润,相反那三年商汤累计亏损超过205.6亿元。

即便如此,商汤还是在2021年顺利登陆港交所。招股书显示,商汤的业务分为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四块。其中,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两大业务是核心业务,占去近九成营收。

上市这一年,也被业界称为“元宇宙元年”。全面拥抱元宇宙的Facebook更名为Meta。在2021年年报中,商汤多次提及元宇宙,如“元宇宙的发展带来对AI技术更广泛的需求,在商汤的SenseMARS上,AI生成内容、三维世界重建、数字人及虚拟形象等模块都是我们已经形成深厚积累的产品功能点,可以让开发者更好地开发元宇宙应用。”

彼时的商汤,还沉浸在对元宇宙的美好畅想中。

2022年,元宇宙的热度逐渐褪去。全面拥抱元宇宙的Meta公司股价跌超7成,其创始人扎克伯格身家蒸发逾1000亿美元。这年底,打响生成式AI第一枪的OpenAI,推出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上线5天用户即突破百万大关。

不过,这一年商汤的年报里还不见“生成式AI”几个大字。

到了2023年,商汤一字不提元宇宙,直接将业务重组调整为生成式AI、传统AI和智能汽车三个板块。其中,生成式AI业务主要包括大模型和智算服务。这一年,生成式AI收入大增199.9%至11.84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0.4%提高至34.8%。

2024年,商汤再度将业务重组为生成式AI、智能汽车和视觉AI。其中,生成式AI再度迎来大爆发,并以24.04亿元的营收成为核心业务,占营收比重达到63.7%。

商汤在生成式AI业务上的狂飙突进,肯定离不开过去多年在底层算力的布局。2018年,商汤打造SenseCore AI装置,之后在上海临港建设AIDC智算中心。算力之外,商汤在平台、算法等方面也有小成,实现了为千行百业提供解决方案的目标。

但值得关注的是,在2024年生成式AI业务继续狂飙且成为商汤核心业务之际,其在国内大模型市场的份额却下降了。

国际数据公司IDC披露的《2023年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份额》报告中,商汤以16%的市场份额领先国内诸多大模型厂商,占据第二的位置。能占到第二,IDC称“在生成式AI爆发的关键节点,商汤率先完成业务转型、占领先机。”

同样是IDC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在该报告中,商汤以13.8%的市场份额跻身前三。对于此排名,IDC表示,“商汤在大模型市场的优势在于较早并且持续投入大模型的研发,并具备业界领先的模型训练技术。”

两相一对比,商汤自己公布的生成式AI业务在狂飙突进,两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但市研机构IDC的排名中,商汤的名次、市场份额均出现了下降。难道是说,将商汤放在整个科技圈,其年复合100%的增长率没跑赢竞争对手?

不管怎样,商汤在持续押注生成式AI的过程中至少已经看到了效果。只是持续不断的亏损何时是个头哇。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