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今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怎么办?

www.creaders.net | 2025-04-29 18:17:46  MC小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中国,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随著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倒闭、外资撤离的背景下,毕业生面临著“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这不仅是单纯的就业问题,还反映出中国社会在面对结构性问题时的无力感。

  北京市招聘“乡村振兴协理员”:政策背后的困境

  北京市近日发布通告,将招聘473名高校毕业生赴农村担任“乡村振兴协理员”,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根据公告,这些毕业生将在农村工作5年,并可通过公务员定向招录等途径进一步发展。然而,这项招聘政策却被网友批评为“新的上山下乡”,有评论认为,这是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回避,将毕业生推向农村,却没有针对问题的深层次改革。

  “上山下乡”政策的重现:形势未见好转

  此类政策的出现,似乎是对1950年代“上山下乡”政策的重演。当年,中共政府曾鼓励城市青年下乡支援农村建设,结果这一政策并未有效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而如今,将毕业生派遣到农村工作,表面上是试图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但实际上,这并不能真正解决根本的结构性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这些大学生在农村工作所学的知识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往往只能处理一些繁琐的文书工作或应对检查,无法推动农村实际发展,反而可能加剧形式主义。

  政府财政负担加重:效果有限

  另一个问题是,这项政策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乡村振兴协理员的薪资往往高于一般村干部,这无疑会加重本已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负担。随著政府财力的透支,尤其是在县级政府的负债情况下,这样的大规模招聘只能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无法带来实质性的发展成效。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政策更多是治标不治本。

  经济困境加剧:大学毕业生的未来何在?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当前的经济困境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企业倒闭、外资撤离以及整体经济增长放缓,使得就业市场的需求远低于供给。尤其是随著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尤其是在2025年预计达到1,222万名高校毕业生面临竞争。这样的就业形势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政府应对:最低生活保障的争议

  为了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共政府提出将未就业毕业生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这一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失业毕业生提供了保障,但也反映了中国就业市场的深层次问题。这不仅揭示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困难,也反映了政府对未来经济发展缺乏信心。这样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让人感受到政府的无奈,却无法改变经济结构上的深层次矛盾。

中国今年1222万高校毕业生怎么办?

(资料照片)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