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陈婧:“不知道在座有没有去奥马哈刚回来的?有些投资者去聆听了‘巴神’的告别演出。”
星期三(5月7日)一场介绍中国金融措施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突然提到大洋彼岸的美国“股神”巴菲特,对这位刚宣布退休的传奇投资人不吝赞美之词。
吴清说,巴菲特是广受尊敬的投资家,今年即将退休。“但大家从他那儿取到的最重要的‘经’,也就是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努力回报投资者,这些基本理念不会退休。这也正是此次公募基金改革所要致力推进的。”
中国证监会同一天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吴清介绍,这次改革突出强化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更好体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同甘共苦、共同发展、相互成就,努力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
他说,巴菲特退休以后,时代也在呼唤新的伟大的投资家。中国市场有着一批非常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相信也一定会产生一批优秀的投资家、投资机构。
“也许不是一两个‘股神’,但肯定会有一些百年老店、投资机构、优秀的投资团队会在我们的市场上产生。这需要一些重要的规则来催生。”
在这场以短期托底措施为主的发布会上,吴清的发言宣告了中国金融监管层的一个长期目标:在以散户主导的中国股市,培养一批采取巴菲特式长期投资策略的投资机构,促进股市稳健发展。
当天印发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核心内容之一是推行与基金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机制,并设定差异化费用标准,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以此破解基金公司长期为人诟病的“旱涝保收”问题。
改革公募基金,旨在引导机构增强长期投资能力,也与近年来监管层吸引中长期资本入市的方向一致。中国资本市场是否适合长期投资,也一直是外国投资者关注的课题。
94岁的巴菲特本月初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于美国奥马哈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他将在今年底卸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不再领导这家创立估值超过1.16万亿美元的商业集团。
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60年间,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屈指可数,最出名是在千禧年初期投资中石油,以及在2008年收购电动车巨头比亚迪10%股份。不过,巴菲特早在2007年就清仓中石油,近年来也接连减持比亚迪。
去年在股东大会上被问及减持比亚迪后是否还会投资中国大陆或香港公司时,巴菲特回应称,他更了解美国的规则、优势和弱点,但对其他经济体并非如此,因此更倾向于美国投资。
巴菲特的主要投资理念之一,是“不买看不懂的公司”。中国市场的组成和运作规则,就和他熟悉的美国市场大相径庭。
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美国股市相比,中国A股散户占比过高、市场情绪波动剧烈。短线操作的风气之盛,压制了长期投资的效果。
企业信息披露不透明、造假成本太低,也是A股一直未能根除的顽疾。在美国,一家财务造假的公司会面对做空机构的狙击、监管层的严惩,甚至会被强制退市。但同样的违规行为在中国受到的处罚较轻,导致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脱钩,难以获得投资者长期信任。
此外,决策层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运作、监管政策大幅左右市场走势,也增加了长期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为例,五年前的沪港同步上市计划最后一刻被监管喊停,就令无数押注这家公司的投资机构大跌眼镜。
在多次年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都表达过他对生于美国、在美国投资而感到幸运。信息更公开透明、制度更全面完善的美国股市,孕育出大量可供选择的优质公司,投资人得以做出更理性的长期决定,从而造就更多投资传奇。
中国资本市场体量巨大,也有一批快速成长的优质企业。随着中美对立加剧,还有一批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加速回流,其中不乏在科技、制造和消费等领域有突出表现的明星公司,可以成为长期价值投资的对象。
目前来看,中国并不缺少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但还不具备适合长期投资的土壤。监管层近年来持续优化上市和退市机制,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定,也通过引入养老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本改善市场结构。如果这些措施能有效推行,建立起更透明、稳定的市场,中国的确可能迎来下一个巴菲特。
但正如吴清所说,这样的成果需要靠规则催生。而规则能否切实发挥作用,市场能否免受行政干预,则是“中国巴菲特”面对的另一重风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3大预言2个已应验!第3个2040年发生 |
2 | 重磅调查:美这所顶尖名校挖出中共间谍网 |
3 | 习访俄出大状况 习普各自算盘曝光 |
4 | “太湿了先暂停一下” 人妻偷吃小王简讯被 |
5 | 习话音未落 党媒公开打脸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