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提到雅思,多少“留子”恨得咬牙切齿。花两千多考试、八千多上直播课,却还是卡在6.5分的地狱循环里,只能一次次重考。
最近包括考研名师周思成,都加入了“连考大军”,十天内四场雅思,只为用四张8.5分成绩单打脸网友对自己成绩造假的质疑。
不少“考鸭”纷纷自嘲,原来不是系统压分,是自己水平确实不够。就在考生刷分刷到破产的同时,遥远的大不列颠传来雅思主办方要破产的消息。
01“雅思破产”,中国考生第一个不同意
在绝大多数中国考生眼里,说雅思主办方要破产了,估计是没人会愿意买账的:
这可是动辄 2000+ 雅思考试报名费啊,有人爱马仕铅笔都攒了好几根,怎么还会撑不下去?这我真不信。
坊间也最爱调侃,雅思考试才是世界知名奢侈品牌,纯正英国血统、分店遍布全球。
除了饱受诟病的天价费用,频繁的重考更是让人望而却步,很多中国考生都会吐槽国内“压分严重”“主观性很强”,选择跨国考雅思,不想钱花了但分没涨上去。
的确,雅思不光是出国留学的语言门槛,更是一场高投入低回报的持久战。
与此同时,雅思考试价格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长期稳定上涨。想必很多人第一次接触雅思时,就已经是四位数价格。而根据我们的统计,在2011年至2020年间,雅思考试报名费用一共上涨了八次。
早在2013年,雅思价格就已经涨至1680元,2016年更是毫不客气地一年内调价两次,再到2018年正式迈入2000元时代。
2020年更是刷新纪录,达到2170元,成为当时主流考试中最昂贵的一项。直到近五年,雅思价格才终于按下暂停键,维持在“高位冻结”的状态。
报名费也只是备考之路的“首付”。觉得没准备好,想改个考试时间或者干脆退考?加钱。对成绩不服气想申请复议?继续加钱。就连多寄一份成绩单,也要额外付费。
在雅思的世界里,“花钱”几乎成了每一个选择的前提,考的是英语,烧的是钱包。
更令人无奈的是,雅思考试在全球的定价并不统一,同一张试卷,不同国家或地区却标着不同的价格。这场全球统一标准的考试,在收费上却划出了明显的等级。
我们整理了各地区雅思考试报名费用,再按汇率换算后发现,中国大陆目前的报名费 2170 元,仅次于中国香港的2402元,位居全球“第一梯队”。
相比之下,英国本土为2067元,新加坡、澳大利亚略低,中国台湾是1726元,而日本考区相对最为便宜,仅需1394元。
换句话说,中国考生不仅要面对严苛的评分、频繁的重考,而且报名费也排在全球最贵行列。纵然心有不甘,但在屡败屡战的路上却也无可奈何:
在六战雅思的过程中,从只相信自己,到去庙宇虔诚跪拜,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用 AI 算考试运、报名吉利的日期、穿大吉颜色的衣服。
02 雅思考试,是真的摇钱树
很多人以为雅思不过是“英国出题、全球考生做题”的语言考试,实则背后是一门分工明确、运行成熟的全球生意。
雅思由三方联合运营——剑桥大学考试院负责命题,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和澳大利亚的IDP教育集团(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负责全球考务。简单来说,一个出试卷,两家做市场运营,圈地招客[3]。
英国文化协会主攻英欧与亚洲;IDP教育则深耕澳洲、新西兰、印度和东南亚。而在中国大陆,情况更干脆——只有英国文化协会具备官方运营资格,与中国教育部考试院合办,一家独大。
要想收得稳,考场就得铺得密。根据IDP教育2024年财报,雅思全球年考试量达到400万场,其中有23%都来自中国大陆与美国两地。
虽为合并数据,但谁依赖托福、谁钟情雅思,不难判断。早在2018年,中国就已连续13年蝉联全球雅思最大市场,至今仍是这门生意的主力金主。
生意火到这个地步,英国文化协会自然是最大赢家之一。
2016-2019财年,英国文化协会的教学与考试收入稳定上升,最高达到7.27亿英镑。但新冠疫情的到来,给线下考试按下暂停键,这笔收入在2021财年断崖式下滑至4.48亿,较前一年跌幅近四成。
直到近两年考试需求反弹,才爬回到2024财年的7.04亿。其中雅思功不可没,仅2024财年就考了230万场,稳居所有考试项目之首,是账本上最稳的现金机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年教学与考试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飙升至71.2%,创下近十年新高。但这也暴露出了另一层严峻现实,英国文化协会已经越来越依赖这门考试来维持自身的运转了。
毕竟别忘了,英国文化协会作为一家非盈利机构,还通过出版、艺术推广、教育合作等方式,肩负着将英国文化推向世界的任务。
反映到收入上,通俗说就是英国文化协会是不少文化活动的“外包”,并按合同收取费用。
最具代表性的,是欧盟主导的伊拉斯谟学生交换计划(Erasmus+),用来支持学生、高校教职员工在海外工作、培训和学习[8]。但在英国脱欧后,英国文化协会也就失去了参与这一项目的资格。
更糟的是,就连英国政府提出的“替代品”图灵计划(Turing Scheme),英国文化协会也能没守住。短暂执行两年后,因报价“过高”被政府另寻外包公司接手。
一纸合同没了,熟门熟路的合作关系也没了。到2024财年,合同项目收入仅剩3400万英镑,较2019年巅峰时期缩水近九成,彻底跌出核心收入。
03 闹破产的,其实是英国文化协会
谁能想到,曾代表文化软实力的英国文化协会,如今靠硬收费维持生计。更惨的是,这位“掌管雅思的神”已濒临破产边缘。
疫情前,英国文化协会的财务状况,称得上拮据但平稳。概括来说,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2019财年营收12.5亿英镑,净利润虽仅0.3亿,但账面上仍有近一亿英镑的自由储备,虽不阔绰,但也算周转有余。
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疫情导致全球线下雅思考试、英语教学中心关闭,现金流支柱遭受严重打击。但英国文化协会在全球的办事处、文化中心、考试中心仍要维持运转,大量固定开支无从压缩。
2021财年,员工相关支出如工资、社保和养老金,高达3.76亿英镑,占总支出10.08亿的近四成,当年净亏0.91亿,账上可动用储备缩水至仅400万英镑,几近见底。
走投无路之下,它只能向政府求援。但拿到的不是纾困金,而是一笔2.6亿英镑的商业贷款——需偿还、带利息,每年光利息就要付出1400万英镑。据ARTnews报道,截至目前,该贷款的大部分尚未归还。
从此,财务压力如滚雪球般失控。2022至2024财年,英国文化协会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净亏0.66亿英镑,账上自由储备干脆跌到负值,成为-0.43亿。
英国文化协会并未坐以待毙,也曾尝试自救,譬如计划裁员数百人、撤出40多个国家的业务,甚至提出以艺术藏品抵,希望英国政府取消贷款。只是英国政府并不领情,明确表示倾向“等财政好转后收回贷款”。
续命操作远不止于此。2021年,英国文化协会“割肉止血”,将印度雅思业务出售给对手IDP教育,并不再参与竞争,让IDP教育独吞人口大国印度的市场。
仔细看账面,2022财年,IDP教育的雅思考试业务收入从上一年3.26亿澳元跳涨至5.11亿,增长超五成。但好景不长,2024财年该项收入又回落至4.85亿澳元,不及学生安置服务的增长速度。
正因如此,IDP教育已经宣布进军中国大陆市场,亲自举办雅思考试,和英国文化协会分一杯羹。
专注报道国际教育行业的The PIE News指出,此前IDP教育与英国文化协会有一份协议,后者负责中国大陆所有的雅思考试运营,IDP教育则按照每次测试收取一笔分成。
而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8年,IDP教育有望在中国市场拿下40%的份额 。对英国文化协会来说,这无疑是“断臂”之后再被反手捅一刀。
但更现实的问题是,主办方撑不住,雅思考试又停不了,成本终究要有人扛。
那是不是下次,这笔账又要摊到考生的报名费里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疯传中国乒坛名将刘国梁被捕,世界冠军王楠 |
2 | 离国家领导人一步之遥 中国壮王落马震惊海 |
3 | 第一夫人现场发飙 习当场脸绿了 |
4 | 李连杰后事一切从简 |
5 | 习软禁胡锦涛 围剿胡系人马 |
6 | 站队元老派 5高官与习划清界限 |
7 | 王小洪大败而归 |
8 | 习突遭军报封杀 真实地位被戳穿 |
9 | 美中谈判关键时刻 北京爆“五一〇”政变 |
10 | 这一丑闻曝光 为何引发中国全民愤怒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