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4日披露,根据顾问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研判,由于中国电动车产业面临价格战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每月销量不到 1000 辆的车企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艾睿铂亚洲区汽车业务主管戴加辉(Stephen Dyer)表示,目前约 50 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 129 个电动车品牌中,预计到 2030 年只有 10 个品牌(乐观情况最多为 15 个)能够实现获利,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约有近 75% 的市占率。
他说,中国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价格战激烈,创新快速,新进入者不断提高门槛,推动技术和成本效率进步,也使许多公司难以实现可持续性的获利。
报道指出,在中国电动车企之中,仅有比亚迪、理想汽车及华为投资的赛力斯有获利,对此,戴加辉认为,持续的折扣战可能会加速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整合步伐,每月销量不到 1000 辆的企业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戴加辉说,去年中国汽车厂的产能利用率平均降至50%,为10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对利润造成压力。如果折扣战没有停止,到 2030 年,获利车企的家数可能会降至 10 家以下。
中国电动车产能过剩,车企不断祭出价格战,严重压缩利润。(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