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大学宿管大爷热死 装个空调怎么就这么难?

www.creaders.net | 2025-07-08 18:39:46  冰川思想库 青柳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7月6日,有网友称,青岛大学一位宿管人员不幸离世。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随后这个消息被学校证实:7月6日7时30分许,该校浮山校区一物业工作人员在值班室被发现身体情况异常。学校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报警,同时通知家属。急救人员抵达现场确认该人员已不幸离世。经公安机关调查,初步排除刑事案件可能,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而据学生的说法,宿管员住在宿舍门口的平房里,平房里只有风扇,没有空调,曾经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该宿管在门外乘凉。

  这一切,迅速被网友总结出了一个原因:宿管员是被热死的。

  这个事情太让人难过。而一检索也能发现,装个空调,对于很多学校来说真的是太难了。

  哪怕一个个宣传片里都高楼耸立、设施豪华,但说到空调,那就苦一苦学生吧,当然也包括这些后勤管理人员。

  01

  平心而论,这位宿管员是不是因为高温去世,目前尚没有定论。

  但人们对此进行联想却是自然的,因为这两天青岛实在是太热了。宿管去世的7月6日,青岛胶州市、莱西市和平度市气象台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有街道最高气温达40℃以上。

  就此人们对宿管去世和气温相关联也,是再正常不过。

  在宿管去世的7月7日,有媒体从青岛大学后勤管理处了解到,该校已经通知在今年暑假期间为学生宿舍安装空调。但学校表示这两件事没有关系,“之前就有计划”。

  同时与青岛大学合作多年的山东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发布声明称,事发滢园宿舍的平房区域并非该公司负责物业管理的区域,离世人员亦非该公司员工或外包人员。

  学校工作还在接受采访时称,“很多办公室都装了(空调)的,我们新楼都装着呢。宿舍那边,我们学校已经都招完标了,马上就装了。”

  回应总结一下就是,“早想装空调了”“不是我们管的地方”“办公室都装了”。

  02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热”而产生热搜并不少。

  像吉林大学,因为宿舍没有空调,高温天气下,学生选择在宿舍地下室支帐篷过夜;

  又如,哈尔滨一高校学生告诉记者,由于宿舍断电,晚上无法使用风扇,同学们纷纷在楼道打地铺,甚至有同学在宿舍楼搭帐篷;

  还有就是,烟台南山学院东海校区宿舍未安装空调,有学生被热晕送医;

  甚至这两天沸沸扬扬的火车“破窗事件”,原因也是因为热,空调失灵,乘客热得受不了所以才砸了窗户。

  对于没有空调的原因,不少学校摆出了一副无辜脸,今年热得反常,往年没这么热啊。

  这么说,也有一点道理。全球变暖确实是大趋势,确实是一年比一年热。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5)》显示,2024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消融损失量、中国沿海海平面等监测指标均创下新高。从大气圈看,2024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为1850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看起来好像空调装得慢的确情有可原,但还是无法解释,怎么“行政楼”都这么有远见,早就装上空调了?

  更何况地球也不是一天变暖的,前面提到的报告也说,最近10年(2015至2024年)是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每年都在变得更热,怎么就没有预见到有一天学生会受不了?

  有意思的是,上面提到的青岛大学、烟台大学,都在这两天密集表态装空调,烟台大学就说“学校已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线路改造和宿舍空调安装工程”。

  看来想要雷厉风行,也是能做到的。

大学宿管大爷热死  装个空调怎么就这么难?

(视频截图)

  03

  其实对大学有所了解就能明白,不是热得让人所措手不及,而是学校除了行政楼等,条件改善速度慢得让人着急。

  2017年曾有机构组织全国高校研究生宿舍满意度调查,收集了共4368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生寝室“三大件”(空调、独卫、热水器)中,独卫和空调的覆盖率分别为57.1%和57.4%;而热水器的覆盖率最小,仅占37%,其中北方高校研究生宿舍更是低至13.74%。

  空调、独卫、热水器,都是今天日常居住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设施,居然到现在普及率还成问题,实在是让人不知今夕何夕。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还是研究生宿舍——已经算是大学宿舍里比较好的一类了,本科生只怕更差。当然,这份数据是8年前的,但这些年到底改善了多少,至少频频出现的新闻,可以做一个参考。

  不只是大学,中小学同样落后。2024年因为高温,因为没有空调,不少地方中小学都延迟了开学,甚至家长要自购冰块到教室,堪称魔幻。

  对此有地方给出的解释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句话是真实的,目的就是“就是要让学生吃苦”。当然也不是为了学生好,而是学生是可以“苦一苦”的:学生的博弈能力最弱,是校园权益格局里的底层,省钱就应该(也可以)省在这种地方。

  否则的话,吃苦如果这么好,学校行政楼里的校长和老师们一起来呗?

  其实从大学宿管员去世这种案例也能看出,“锻炼学生”只是一种说辞,装不装空调就是取决于权力生态位。这个宿管员,迅速就可以被定义为“非该公司员工或外包人员”,他住的地方没有空调,也不怎么让人奇怪。

  04

  今天,希望人们能有点常识:热,是会出人命的。

  这两天全国普遍高温,有无数的媒体都在转发一个“生活小知识”——如何预防中暑。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这样的:“热得要命”不是开玩笑!这种病死亡率高达70%。

  其中提到,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所以,别再说什么是“学生该吃苦”,也别说什么“北方热的时间不长,装空调浪费”。别搞错了,热是会致死的,某种程度上装空调就是要给学生以及后勤人员“保命”。

  因为热的时间短就不给学生装,这和医生说“这个病死人有概率,你别吃药了”有什么区别?再说了,天不热了就关空调呗,怎么,学生是傻子,不会按遥控器?

  只要明确热是会致命的,那么学生喊热,还振振有词反对装空调的说法,基本都可以归结为冷血。

  当然,装空调也有一个问题,即安装空调及使用空调确实是一笔不小成本,一些地方和学校可能会感觉有点吃力。

  虽然经费是有限的,但如何分配倒不妨就此调整,把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省省,向民生倾斜,向学生、宿管员这些校园里长期忍受低生活质量的群体倾斜。

  而且还有个数字可以参考,空调已经是当下产能过剩的典型行业之一——2023年曾有媒体报道,中国家用空调市场产量一年约1.5亿台,而目前的年产能可以达到2.5亿台,国内空调产能明显处于过剩状态。

  过剩产能超过了1亿,空调都这么多了,平均一个宿舍安装一台,也不算太过分吧。

  当然从严肃的角度说,也正因为产能过剩,就更应该从更高的层面,协调财政经费的配置,在学校层面广泛安装空调,既解决学生感觉太热的问题,也解决产能过剩,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

  曾经有一句很出名的话,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当然,今天大多数大学都做得很好,既有大师,更有大楼。

  那么在全球变暖的当下,能不能稍微改动一下,“大学之大,乃有空调之谓也”,把空调也当作一个大学的标配。

  空调不只是一个硬件,空调就是“人”,宿舍装空调就是心里装着人:这些十几二十岁、缺乏社会资源的普通人,他们的冷暖舒适,也拥有被学校看见的可能。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