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商报》发表评论称,在就关键原材料展开的全球博弈中,中国不断将资源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施压手段。因此,中国当前“放宽”稀土出口管制的承诺,并不能根本改变德国企业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这篇题为《不应高兴过早》的评论写道:
“事实上,中国领导层动用‘资源杠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对此各方早已心知肚明。与中国共产党打交道的一个规律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揣测出中方的意图。过去几个月里,中国颁布了多项法律,目的都是要对关键原材料的出口加强管控。北京是要借此表明:我们要动真格了。
其实,很早以前就已有种种迹象表明,一旦机会成熟,中方就会大打‘资源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一直在为应对大规模国际冲突进行准备。而中国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别国的经济依赖,当作达成政治目的的施压手段。”
”即使此举会恶化同德国的关系,北京也在所不惜。同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后,德国基民盟籍外长瓦德普尔以罕见地坦率措辞称‘信任已经丧失’。
在这次会谈中,虽然中国外长承诺,将为德国和欧洲在稀土供应方面提供便利,企业只需提出申请,就可进入‘快速通道’。但‘快速通道’如何运作,则语焉不详。可以明确的是:德国经济界不应高兴得太早。即便这一次短期内找到了解决方案,姑且不论为这一方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但中国迟早还会再次将‘资源’作为施压武器:或者针对整个国家,或者针对特定企业。
除中国之外,美国也早已开始强势介入资源市场。为了降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德国和欧洲企业是时候要重新布局了。不仅要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应减少对中国原材料的依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个欧洲原材料共同体。对于那些依赖原材料进口的大小企业来说,共同投资原材料替代性渠道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军舰在红海用激光锁定德国侦察机,引发了德中之间一场严重的外交纠纷。《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中国的举动不仅极不明智,同时还发出了错误的信号:
“德国并不是第一个被中国军舰用激光锁定军机的国家,此前,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曾有过类似的遭遇。这也说明,此次发生在红海上空的事件,绝非一次意外,更不是军舰乘员的擅自行为。中国军方显然是有意识地采取了这种激进措施,并对对方机组人员和设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方此举可能是为了阻止对中国军舰的侦察行为,也是为了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在事发地点更靠东的海域,中国正在极力强调其主权索求。
虽然这次事件并不是一次公开的战争行为,但与战争行为已经相差不远,毕竟现在是和平时期,而事发地点又同中国海岸线相隔万里。德国外交部为此召见了中国大使,这是完全正当的回应。就政治角度而言,北京的这类举动发出了两个极不明智的信号:尽管基于同伊朗的盟友关系,中国船只遭受胡塞武装袭击的风险微乎其微,但保障航海自由也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而这也正是欧盟执行红海使命的初衷。更何况,这种挑衅行为对中国改善对欧关系以反制川普的尝试也有害无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兴瑞问题实锤了,更有惊人大事发生 |
2 | 中南海通过香港亲共媒体放风习近平去向 |
3 | 惊爆!习明泽秘恋MIT离婚教授十年 习家炸了 |
4 | 北京突传大消息 |
5 | 最高决策机构12成员曝光 元老重返核心层 |
6 | 丢人!华为余承东:已进公安局自首 |
7 | 习近平到山西,这件丑事被彻底隐瞒了 |
8 | 眼下北京的情况愈发不妙 |
9 | 党内大佬谈不拢 四中全会难产 |
10 | 传马兴瑞之妻被抓 习将商讨习仲勋齐心合葬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