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企中核集团今(11)日有重大宣布,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生产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已成功生产首批天然铀,这标志着在天然铀生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将有效强化能源资源的自主供应能力。
《央视》新闻报道,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天然铀生产基地,具备绿色、经济、智慧与高效等特点。 今日首桶天然铀顺利下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铀资源开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中核集团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旭表示,首桶天然铀的成功产出,意味着'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已从全面建设阶段迈入试生产阶段。 该项目将进一步强化中国天然铀的保障能力,盘活北方盆地数十万吨复杂砂岩型铀资源,将'呆矿'转化为'宝藏',为未来生产更多天然铀奠定坚实基础。”
与传统采矿方式不同,国铀一号所采用的地浸采铀技术颠覆了传统井下开采模式,无需将矿石提升至地表进行处理。 该技术是将二氧化碳与氧气溶于水中,注入含矿层后与其中的铀产生反应,再将含铀溶液抽取至地表,输送至水冶厂进行金属铀的提取与回收。

此技术使用二氧化碳与氧气作为原料,不仅成本低廉,亦具环保效益。 据悉,一座中等规模的铀矿每年可利用并消耗三万吨二氧化碳。
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铀业总工程师苏学斌指出,“针对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的特性,我们采用二氧化碳与氧气作为浸出剂,达成理想的浸出效果,实现天然铀产业的『五大革新』:第一是资源利用上的突破,第二是安全水平的提升,第三是产能规模的扩大,第四是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五则是更为绿色与智能的技术应用。”
袁旭补充表示,未来这项技术将在中国北方盆地多个产能项目中实现应用,推动北方千吨级铀矿大型基地的建设,以满足中国核电发展的持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