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由于中国内需疲软、通缩压力挥之不去,促使中国企业近年来纷纷走向海外,一方面是为了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想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却引发各国批评中企低价倾销。
对此,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邓希炜直言,中企出海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并指尽管中国官员和学者都呼吁,必须透过增加内需来解决产能过剩,却始终无法达到目标。
邓希炜近日接受《德国之声》访问表示,现在中国国内有一句话很有名,那就是“不出海就出局”。原因应该有2个:一个是内部经济竞争太激烈了,就是中文字“卷”,很多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在国内赚钱越来越难;第二个就是外部因素,当然就是跟关税战有关,很多民营企业家一直以来都是靠出口赚钱,出口到美国的业务现在受到关税压力,明显少了很多订单, 有一些是被美国买家逼着“出海”去东南亚和墨西哥等。
所以现在中国的产能过剩若希望通过出口解决,将会遇到很大的抵抗。例如美国现在打关税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产能过剩,包括太阳能,新能源车,直接影响到他们当地企业的利润,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此外,针对《德国之声》提问,尽管中国领导层和学者都呼吁,中国需透过增加内需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却始终无法达到目标,邓希炜坦言,中国中央政府讲需要以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已经讲了20年 了,不过在它的产业政策、经济政策也好,很多时候都是著重供应侧方面,很少提到怎么刺激消费。他认为,这可能是北京当局一直自认经济成功所带来的一种政策迷思。
邓希炜指出,尽管今年年初已经看到很多政府公告,或者是中央领导人出来说,今年要著重推动消费,但推动消费不是那么简单的,民众要觉得自己还有钱才会消费。
他说,民众不愿消费的原因,首先是过去几年可能是房地产的下滑,或是就业市场没有以前那么火,所以工资也没有涨得那么多,很多民众就为了准备未来生活,可能储蓄就多了很多,消费减少。
第二就是因为现在出现产能过剩、过度竞争,导致可能出现通缩的情况。通缩就是今天消费,但预期可能明天的产品更便宜,因此就想等到明天才消费,而到了明天,就预期后天的价格还会更便宜,所以就出现许多人开始担心,在热烈讨论的:中国是不是会出现日本1990年代初期出现的那个消失的10年,消失的30年的情况。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军内最新:何卫东活着,情况非常可怕 |
2 | 传释永信携7情人潜逃美国被截 警方回应 |
3 | 网传中国警方开枪 13人死 数百人被捕 |
4 | “习大大拿1亿人民币给我,我都不想去” |
5 | 清朝第一美人有多美?黑白照片也难掩美貌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才川普签天才法案.对川普时 | 木秀于林 |
2 | 历史将要证明川普只是一只狗熊 | 右撇子 |
3 |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 随意生活 |
4 | 老钱:奥巴马就是毁灭美国的恶 | 老钱 |
5 | 川普是狗熊还是撇子是鸵鸟?给 | 蒋大仁勇 |
6 | 中共国人都在喝粪水 | 山蛟龙 |
7 | 请问:纪念抗日先烈,就是拥护 | 万沐 |
8 | 中国文化的力量 | 万沐 |
9 | 爱泼斯坦 | 倩影 |
10 | 还有不用预制菜的中歺馆吗? | 体育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