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外中文圈今(2025)年来不断涌现诸如“习近平失势”、中共军方夺权等缺乏证据的传言,近来也被外媒注意到。
华尔街日报今(30)日分析,这些传言虽缺乏证据,却非毫无意义的杂音,而是体现习近平政治体制日益个人化和不透明,更反映中国大众对改变的渴望。
华尔街日报这篇以“『中南海秘辛』何以甚嚣尘上”为题的文章表示,习近平5月底至6月初有两周时间未公开露面,且出人意料地不参加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BRICS)峰会,加上中共没有公布5月间是否举行了每月1次的政治局会议,都加剧了流言的广传。
文章表示,习近平虽然减少了海外出访,却仍在主持中共党政的高层会议,且改在北京接待外国领导人,他的消息仍占据著官媒的头条。这些都很难说是一名领导人正在失势的迹象。
文章分析,尽管如此,上述解释还是无法平息外界对习近平权力的热议。这类传闻之所以持续流传,并非因为它们“一定是真”的,而是因为在一个建立在高度保密和集权控制之上的体系中,这种传言“听起来有可能是真的”。
研究中国政治的学者唐志学(Joseph Torigian)直指,“传言是中国体制的一个固有特征”,而且“人们愿意相信的那类传言,更容易被传播”。
文章指出,问题在于中南海这个黑箱为何总是“催生如此疯狂的猜测”,最根本的原因是“资讯真空会助长猜测”。尤其是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共已经系统性地拆除了以往还存在的有限透明度和意见回馈管道。

此外,中国政治中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那就是“传言可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而由那些意图在民众中散播疑虑、破坏领导人威望的人放出。
这篇文章提到,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曾说过,中共高层领导人之间不会公开挑战对方,而是会透过背后捅刀子和散布谣言来占上风;赵紫阳就曾向其助理表达过自己对这种“两面派”政治文化的不满。
文章说,目前无法得知,上述的“两面派”政治文化是否为有关习近平传言的幕后推手。但可肯定的是,这些传言并非凭空出现,因为习近平永无休止的清洗运动得罪了许多人,且中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当人们感受到这种经济痛苦时,就会寻找替代方案。
这篇文章认为,这些传言可能反映了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也就是(习近平的)“不明智政策”正受到挑战,或是领导层的更迭可能会为中国经济带来转机。
文章最后表示,相较于这些传言的真实性,传言持续存在所显示的问题更重要,那就是体制的不透明正在滋生猜疑,也反映出大众对改变的渴望,在当今的中国这值得倾听,无论它是公开宣告,还是私下低语。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白手套被查 妹夫被赶走 习家遭遇大围剿? |
| 2 | 幕僚爆料:高市早苗私下承认了… |
| 3 | “两国关系彻底恶化”,俄罗斯宣布报复 |
| 4 | 中国官媒最新表态:道歉辞职! |
| 5 | 高市早苗下台已进入倒计时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