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京东“惊动”了欧洲

www.creaders.net | 2025-08-01 08:00:06  DW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即将完成对欧洲最大电子零售商Saturn和Mediamarkt的收购,此举在德国社会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担忧和反思。德语媒体关注的焦点是,面对中国资本的大举进攻,德国应该选择拒绝,还是应该积极应对。

Saturn和Mediamarkt是欧洲最大的电子零售连锁企业,京东即将收购该公司部分股权的消息传出之后,有人震惊,有人恐慌,但《南德意志报》评论认为,惊慌失措大可不必,毕竟此次京东收购案可能会为未来欧洲同中国企业的合作提供一种可行的模板。这篇题为《中国人要收购Saturn和Mediamarkt》的评论写道:

“京东可不是寄送劣质商品、游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中国廉价平台。在中国,京东被认为是经营最为严谨的电商平台。这家平台销售名牌产品,配送快速可靠,90%的订单在当日或次日就可送达。配送之快,即便是美国的亚马逊也甘拜下风。除此之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是,京东为其众多的快递员提供正式的雇佣合同,并提供社会保险和发展机会。因此,若将京东与其他一些声誉欠佳的电商平台混为一谈,显然是一种误判。

除此之外,想必没有人会说,Saturn和Mediamarkt的母公司Ceconomy是在企业的黄金阶段被人横刀夺爱了。多年以来,这家企业虽然也为数字化转型付出了不懈努力,但收效却并不明显,德国人似乎总是和数字化八字不合。而同京东的合作,不仅会带来资本,也同样会带来技术。京东的思维模式就是平台逻辑,而这也正是Ceconomy多年来一向的短板。

原则上讲,保持一定的谨慎是完全必要的。京东并不是一个游离于政治之外的市场参与者。同中国所有大型科技公司一样,京东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政府管控和政治忠诚的框架。京东必须遵守中国的数据保护法,必要时也必须配合政府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京东是被政府直接操控的,但要完全排除政府的影响显然也不现实。”

京东“惊动”了欧洲

Saturn和Mediamarkt是欧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零售连锁企业。

京东不是Temu和Shein

《南德意志报》评论写道,德国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德中之间的技术交流已经不再是单行线,而中国也早已不再是一个向欧洲倾销廉价、甚至有害产品的“低端制造国”:

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视而不见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德国汽车工业就是一个催人警醒的负面典型。如今在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领域,中国的竞争者已经遥遥领先。全球范围内,零售业也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变得越来越数字化和快捷方便,而无论欧洲接不接受京东,这种趋势都不会停止。德国必须学会以自信姿态看待中国投资者,并拿出足够的政治意愿让中国企业遵守并严格执行协议。

是否应允许中国来欧洲投资,并非问题所在,问题的关键是,欧洲能否依靠制度和技术,以自信的姿态应对中国投资。此次京东收购案可能就是一次真正的考验。”

京东“惊动”了欧洲

京东收购案“惊动”了欧洲

《法兰克福汇报》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分析了京东的收购计划。文章写道:

“买家的背景引发了不少猜测,有人担忧这是否又是一个‘德国企业清仓大甩卖’的信号,或者是否意味着中国影响力又在进一步扩张。但一家电子零售连锁企业毕竟不是港口,更不是芯片制造商,谈不上有多么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京东绝不可以和Temu 和 Shein 等廉价电商同日而语,后者的廉价产品正在席卷欧洲市场,受到平台监管机构和海关的严格审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 Mediamarkt 和 Saturn 沦为‘数字版一元店”的风险显然微乎其微。

当然,风险总是会有的,这类收购协议一向如此。现在虽然信誓旦旦地承诺,不会关闭任何门店,不会裁员,管理层的独立性也会得到保留。但上述承诺能否撑过三年的过渡期,还有待观察。中国是否有一天会改变初衷,以缩减开支取代投资计划,也未可知。”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