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69岁男子因肝病在台北市台大医院追踪治疗7年,最终病情发展成肝癌。 6日上午内科门诊叫号间隙冲入诊间,对医生叫嚣挥拳,医生请男子冷静,警卫紧急协助,与护理人员将他带离。 男子事发前听信朋友批评医生医术不好,愤而行凶。 警方到场后,依涉嫌违反医疗法及刑法伤害罪将男子带回侦办并移送法办。 院方呼吁慢性B型肝炎病人需定期追踪、筛检肝癌并配合医疗。
台大医院今(9日)发新闻稿表示,针对近日报载,民众对于B型肝炎治疗后之长期预后认知不足,在此呼吁民众,不相信传言,定期接受追踪与肝癌筛检。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方是维护肝脏健康最重要的策略。
慢性B型肝炎患者,一旦进展为肝硬化,罹患肝癌的风险将大幅上升。 因此,对于已出现肝硬化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建议应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且目前健保亦有给付。 但是,即使规律服用抗病毒药物,并不代表从此高枕无忧。
根据台大与台湾多家医学中心合作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针对B型肝炎肝硬化病患的抗病毒治疗,确实能降低约6成的肝癌发生风险,但仍无法完全杜绝肝癌的可能性。 这并不代表抗病毒治疗无效,而是凸显了定期接受肝癌筛检与追踪的重要性。
台大医院表示,透过持续监测,才能在肝癌发展的早期阶段及早发现,搭配适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才能进而延长患者的存活期与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