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Z世代”女性热捧百年“女书”

www.creaders.net | 2025-08-17 09:49:00  DW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中国中部湖南省,一种起源于数百年前、专为女性所创的古老秘密文字——“女书”,正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重新追捧。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女书”不仅被视为女性力量的象征,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中国中部湖南省的一间工作室里,一位老师手握毛笔,轻柔地书写着一种独特的文字。这种由女性在数百年前创造的秘密文字,如今正受到新一代年轻人的热捧。

“女书”顾名思义,是“女性的文字”,起源于约400年前。在那个女性被禁止上学的年代,她们秘密学习汉字并将其改编成“女书”,通过书信、歌谣和刺绣等方式相互交流。

这种在湖南省江永县偏远宁静地区代代相传的文字,如今在中国各地受到新一代女性的欢迎,她们将其视为女性力量的象征。

21岁的学生潘胜文(Pan Shengwen 音译)告诉法新社,“女书”为女性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交流方式。“它本质上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庇护所,”她说。“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向姐妹们倾诉,无所不谈。”

与方正的汉字相比,“女书”的字形更为修长,形似柳叶。潘胜文说:“写‘女书’时……你的呼吸必须平静,这样你的笔触才能稳健。”

在类似Instagram的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女书”这一话题标签的浏览量已超过7350万次,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年轻女性分享带有“女书”图案的纹身及其他现代艺术作品。

学生何静莹(He Jingying 音译)告诉法新社,她是经母亲安排来上“女书”课的,书写“女书”给她带来了“一种深沉的平静感”。“感觉当毛笔触及纸张时,一种力量就流入了你的身体。”

两页打开的纸上 写着形似柳叶的女书文字

与方正的汉字相比,“女书”的字形更为修长,形似柳叶

跨越性别的文化传承

北京清华大学教授赵丽明告诉法新社,“女书”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系统,它代表了江永县农村女性的生活经历。研究“女书”已有四十年的赵丽明说:“那是一个由男性主导的社会。”她补充道:“她们的作品是在控诉这种不公正。”

由于“女书”是以当地的方言来读的,这使得当地以外的中国人很难学习。

何月娟老师(He Yuejuan 音译)表示,这种文字因其优雅和稀有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她告诉法新社,自己经营的画廊出售印有“女书”图案的耳环和披肩等多彩商品。“它似乎备受推崇,尤其是在许多艺术类学生中。”作为一名江永本地人,何月娟说“女书”是她成长过程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通过严格的考试后,她成为政府指定的12位“女书”传承人之一,并获得了教学资格。

中国“Z世代”女性热捧百年“女书”

女书这种文字因其优雅和稀有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个小时车程之外,约一百名“女书”学习者挤在酒店房间里,参加当地政府为推广这一文字而组织的一个为期一周的研讨会。

22岁的学员邹可欣(Zou Kexin 音译)就读于西南部的四川省一所大学,她告诉法新社,她是在网上读到“女书”后,想“亲身体验一下”。邹可欣说:“这是一种独特的属于女性的书写系统,让它变得非常特别。”

23岁的动画专业学生陶玉玺(Tao Yuxi 音译)是少数参加研讨会的男性之一。他告诉法新社,他学习“女书”是为了从其中获得创作灵感。他表示,他的阿姨最初不理解他为何要学“女书”,因为这通常与男性无关。

陶玉玺说,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女书”必须被传承下去。“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保护的东西——无论他们是女性还是男性。”

中国“Z世代”女性热捧百年“女书”

在中国女性被禁止上学的年代 她们秘密学习汉字并将其改编成“女书”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紧急!上海专家连夜赴301会诊
2 习近平的结局定了?
3 突然!美联储,重大宣布
4 刚刚 美国重大突破 新纪元开启
5 传公安部放话 不许查杨兰兰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