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台湾内阁改组 赖清德换人会换路线吗?

www.creaders.net | 2025-08-28 07:27:09  BBC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台湾两轮“大罢免”落幕,总统赖清德施政满意度只剩三成,他以内阁人事改组作回应。行政院公布的改组名单,涉及10个政府机构共16人,经济部、数位发展部和卫生福利部的部长均换上新脸孔。

政治学者对BBC中文分析,这次内阁改组幅度未如外界预期的大,新人事则偏向技术官员,但官员提案仍要过立法院一关,在朝野对立严重下,新人事能否有所发挥成疑。

相比内阁人事异动,分析指赖清德的决策圈人事异动更值得观察,上周接任民进党秘书长的徐国勇,预料他与现任总统府秘书长潘孟安和行政院长卓荣泰,三人分别在党、府、院遂行和贯彻赖总统的意志。

至于最关键的朝野僵局,终究还是要看党团总召如何协商,或赖清德怎么释出善意。学者指,这次内阁改组既没有邀请在野阵营人士入阁,也没有阁员为大罢免负政治责任,未来立法院对立局面恐怕难以改变。

内阁“队形调整”幅度名过其实?

赖清德在8月23日第二轮大罢免投票结束当晚召开记者会,他表示对于政府施政不足之处,执政团队会深自检讨,内阁“调整队形”,让施政更有感。

四天后台湾行政院公布改组名单,涉及行政院、国家发展委员会、经济部、运动部、卫生福利部、数位发展部、环境部、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员会以及侨务委员会,共16位阁员人事异动。

大罢免后内阁改组

这次改组一半人事变动集中在卫生福利部、数位发展部、经济部和新设的运动部。

当中,健保署长石崇良升任卫福部长、数发部长由次长林宜敬扶正、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鑫转任经济部长,而两届奥运羽毛球男子双打金牌得主李洋担任新成立的运动部部长,以30岁之龄成为台湾史上最年轻部长。

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峻豪向BBC中文表示,内阁改组名单部会首长各自在专业领域上有表现,偏向技术性官僚,而非政治性官僚,“新的内阁团队想要打造的是一个更能做事的团队,我想这是政府一个很重要的目的”。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陈方隅指,赖政府上任一年半,部分官员常常受外界批评,在大罢免结束改组内阁是好时机,是政府再出发的政治宣示,同时透过人事异动加强施政,让民众有感。

8月28日台湾行政院长卓荣泰率准内阁成员亮相

8月28日台湾行政院长卓荣泰率准内阁成员亮相

作为内阁领头羊的行政院长卓荣泰则继续留任。总统赖清德在8月23日大罢免结束后召开记者会时,透露卓荣泰在7月26日首轮大罢免失败后,已经多次请辞,但赖清德表明希望卓“继续坚守岗位、承担重任”。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刘嘉薇分析,今次内阁“队形调整”幅度不大,名单中如侨委会、原住民委员会,以往在朝野并非有呼声要换人,“原来大家也没有点名说要换,反而就换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有16个人这么多,事实上他换的幅度并不大。”

而内阁改组名单上,14位男性,2位女性。新女阁员包括数发部次长侯宜秀及侨委会副委员长李妍慧。刘嘉薇指出,行政院性别平等会追踪行政院部长以下及各委员会的性别比例,单一性别比例以不低于三分之一为目标。但这次新内阁人选几乎清一色是男性,反映赖政府在内阁人选考虑时,将性别比例目标放在次要考虑。

改组能解决“朝小野大”困局吗?

国民党

在野阵营表明不满内阁改组名单。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批评内阁中主导大罢免的人都没有事,而非政治性、较专业性的阁员却被换掉,批评赖清德和卓荣泰没有检讨之心。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批评目前摆出的新内阁,是“斗争内阁”要继续斗下去。

张峻豪教授认为,即使内阁更换了技术官员,在少数政府下意义不大,现时内阁面对是政治问题。

“专业内阁团队、技术官员做提案,但提案最后要到立法院,在立法院能不能通过?能不能在朝野对立很严重、新仇旧恨的背景之下,让专业技术官员发挥作用?有相当程度一段路要走。”

他认为要化解朝野冲突,关键恐怕不在内阁,而是立法院的总召如何做更多协调,或者赖清德跟在野党释出更多善意,才能让想要做事的内阁动起来。

大罢免后,民进党立法院党团也有人事异动,干事长吴思瑶、书记长陈培瑜、副书记长郭昱晴及林月琴、副干事长林楚茵均表态辞去党团干部职位,党团副干事长王义川表示新会期不会续任。

而党团总召柯建铭面对外界要求下台的压力,引用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强调大罢免是穷尽一切可能让国会过半,反问何错之有。

刘嘉薇教授指,这次大罢免失败,无论在野党和执政党都在“找战犯”,而大力支持罢免的柯建铭成为目标。她认为民进党现时在党团检讨方面“卡到问题”,因为立法院党团自主,表面上总统不应干涉,但人事检讨再拖延下去,对民进党不利。

她指出,赖政府在内阁改组没有邀请在野阵营人士入阁,也没有阁员为大罢免负上政治责任,内阁未来在立法院面对的困局恐怕难以改变,除了事务性议题有沟通空间,政治性议题如核三重启和先进核能,在野阵营仍会继续穷追猛打。

加强政策解说不再“捱打”?

台湾立法院朝小野大

赖清德在宣布改组内阁的记者会表明,调整行政、立法互动,会坚定守护国家利益,但同时期盼朝野更多对话,不分党派共同守护台湾。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陈方隅指,以往党派之间即使有争吵,最后仍可以协商,但现时大家都不愿协商,在野阵营不见得与赖政府有沟通和交易的意思,国民党党团总召傅崐萁去年曾表示要让民进党找不到人当部长。

“我觉得不管是换谁,不管柯建铭也好,卓荣泰也好,不管换谁他们都不满意。”

陈方隅认为,面对在阵野营明显违宪的提案,赖政府亦没有退让的空间,这次内阁改组,赖政府重点不在于换人,而是改变政治上的攻防,加强部会首长向民众解说政策能力,改变以往不断“捱打”的局面。

他坦言,民进党整体领导阶层政治判断力低落、反应慢、传播方式差,在议题设定方面,国民党一直抛出议题,例如普发一万现金,但民进党却未有抢回主导权,“你要去把议题抢过来,可以现在是民进党连要发不发都不知道,所以只能捱打”。

据台湾媒体报道,民进党新任秘书长徐国勇着手改善宣传策略,提出“222法则”——在2小时内回应、产出200字内的新闻稿、2句话图卡,力求以简洁易懂的方式与社会沟通,让民进党能即时回应民意与迅速辟除谣言。

而行政院长卓荣泰8月28日率领多位准内阁成员亮相,他在记者会表明要求所有团队加速行动、积极任事、有感施政,回应民众对执政团队的指教与要求。

党、院、府同步换人意味什麽?

台湾总统赖清德

在内阁改组以外,兼任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在党内亦有人事异动,上周委任前内政部长徐国勇担任民进党秘书长。

赖清德以往担任行政院长时,徐国勇先后担任过行政院发言人、内政部长,而卓荣泰当时担任行政院秘书长。时任总统府秘书长的陈菊曾称赞这三人同心协力,是“薯条三兄弟”。

张峻豪分析,赖清德透过党内徐国勇、总统府秘书长潘孟安、行政院长卓荣泰,在党、院、府三方面遂行和贯彻其意志,四人形成的决策圈比内阁改组更值得关注。“他们四个人之间形成的决策圈,未来在牵动行政、立法互动关系上,我觉得更是一个关键性作用。”

他认为,赖清德在面对执政上困境时,把决策圈子更加巩固,把权力抓得更紧,“在中华民国宪政史上都是这样子,陈水扁时代、马英九时代,只要是面对到执政上的困境,就会把权力更加巩固,把权力抓得更紧。”

刘嘉薇教授认为,赖清德将亲信放在重要位置,例如内阁改组将总统府副秘书长张惇涵调任为行政院秘书长,掌握更多行政和公共政策,另外由徐国勇主管党务,“张惇涵跟徐国勇最明显,一个管政、一个管党,这样子他把权力收得更紧,原因就是他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据台湾媒体报道,行政院公布内阁改组名单翌日,《美丽岛电子报》公布赖清德在8月新一份的民意调查结果,仅31%受访民众对赖清德执政表现满意,不满意则达到60.5%。至于行政院长卓荣泰,民调显示仅27.7%满意他的表现,不满意度则达53.1%。

台湾

张峻豪认为,未来朝野关系发展,仍要观察民进党会否更换立法院党团总召,赖政府会否召开国是会议,甚或招揽在野阵营人士入阁,组成联合内阁。

他认为除了国内压力,赖政府未来面对最大的压力来自国外,包括美国对台湾预算和军购上的要求。

“如果赖清德必须要去跟朝野做更多协商,那他势必要做出一些调整。我觉得这样的压力会不会让他做改变,这个是后续最值得观察的点。”

刘嘉薇认为,若赖政府与美国谈判关税、军购表现不佳,“抗中保台”牌就会越来越失效,影响民进党施政满意度,若无法获民意支持,届时或要进一步改组内阁。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新班底曝光 临危受命他成焦点
2 上海作家回国见闻:非正常社会…
3 正国级圈子流出消息 习已被夺权
4 9.3阅兵倒计时 军中突传大消息
5 央视“最风流”女主持 将2个有妇之夫玩弄于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