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13日傍晚至夜间,北京迎来一场强对流天气,全市出现分散性雷阵雨,部分地区伴有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雨。不少市民称赶上了一场少见的冰雹天气,纷纷拍下来在网上分享,称“从没见过这样的冰雹”。
视频中,地面白花花一片,冰雹颗粒堆积恍如下了一场雪,被网友称为“冰河世纪”。
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根据气象部门近十年的统计资料,北京地区每年4月初到9月下旬都会出现冰雹,目前临近9月中旬,从出现时间上看是正常的,但强度确实比较少见。
从监测来看,从昨天18时之后,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尤其是从山区移到平原地区之后明显增强,形成了超级单体风暴。这相当于一个非常强的对流云团,一般出现后都会伴随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对流云团在自西向东移动的过程中,经过丰台、大兴、朝阳南部和通州,移动路径大概是一条40多公里长、2至3公里宽的窄带。冰雹就产生于这条窄带上。”市气象台相关专家表示。
记者了解到,强冰雹天气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形成了一个超级单体风暴,至于超级单体风暴为何会形成,这就跟整个不稳定的大气条件有关系。由于今年副热带高压南下的时间比往年偏晚,整个华北平原地区低层的暖湿条件特别好,水汽很充沛。而昨天高空还受到冷空气影响,当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的层结,“即高空是干冷的,低层是暖湿的,对流云团进入到这样不稳定的层结后,有利于其强度增强,进而产生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市气象台相关专家说。
不过,虽然这样的超级单体风暴今年七八月盛夏时节也出现过,但9月出现这么强的情况算是比较少见。而每次超级单体风暴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形式是不一样的,可能会是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又或是像昨晚这样比较剧烈的冰雹,还有可能是龙卷风。但具体哪一次会产生哪一种或者哪几种形式,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截至13日21时,全市平均降水量5.6毫米,城区平均5.3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门头沟达摩庄,达42.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通州东马各庄村,19时至20时一小时降水34.3毫米。房山、丰台、门头沟、大兴、通州、朝阳等地出现冰雹,最大直径2厘米左右。西部山区、丰台、大兴、通州等部分地区阵风达7至9级,局地阵风达10至11级。
目前,北京市已解除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和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市气象台14日6时发布最新天气预报:今天早晨有轻雾或雾,白天晴间多云,北风一二级转三级左右(阵风六级左右),最高气温31℃;夜间晴转多云,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18℃。今天早晨有轻雾或雾,能见度较低,驾车出行注意交通安全。白天北风较明显,请注意防风,谨防高空坠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肯放权了?北京宣布大消息 |
2 | “你死我活” 张又侠习近平翻脸内幕曝光 |
3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4 | 枪杀柯克嫌犯大头照公布 曝不满柯克原因 |
5 | 大事不妙 “两头婚”在中国悄然蔓延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