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44岁当上中国首富,61岁横渡海峡,他在折腾啥?

www.creaders.net | 2025-09-23 11:14:09  环球人物杂志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他的精力怎么这么旺盛?

2025年9月14日,粤东南澳岛饶平海湾。

搜狐创始人、CEO张朝阳,缓缓钻进汹涌的海水中。8.69公里的距离,他用蛙泳坚持了5小时18分钟,最终成功横渡饶平海湾。

61岁的张朝阳,除了管理公司,还在网上讲物理课,同时又抽出时间练游泳……外界不禁好奇:他的精力怎么这么旺盛?

吃生蚝“报仇”

横渡当天,上午8时59分,张朝阳在热身后正式入水,从汕头南澳岛出发,开始了这次横渡挑战。

一开始,张朝阳保持了稳定的划水频率与呼吸节奏,进展顺利。然而,当他游至深水海域时,遭遇了洋流与蚝区。

洋流速度约3公里/小时,游泳速度一旦跟不上,方向可能被洋流带偏;水下的蚝区则布满绳索和锋利的贝壳,很容易划伤皮肤。为此,张朝阳一度不得不上船暂避,观察情况后才再次下水。事后他回忆说:“洋流和蚝区本身问题不大,但二者结合非常危险。”

游了5小时18分后,张朝阳顺利抵达潮州市饶平县长溪湾沙滩。上岸那一刻,张朝阳浑身湿透,嘴唇发紫,但眼神里有种久违的光芒。“水非常干净,空气也非常好。”他如此评价这次横渡。

第二天,张朝阳又出现在汕头美食街吃生蚝。店家介绍说,这些生蚝正是来自他前一天“搏斗”过的那片蚝区。张朝阳一边吃蚝烙,一边开玩笑说:“今天吃到蚝,有一种复仇的感觉。”

44岁当上中国首富,61岁横渡海峡,他在折腾啥?

·游到终点的张朝阳。

44岁当上中国首富,61岁横渡海峡,他在折腾啥?

·张朝阳(中)品尝蚝烙。

这次横渡,成了张朝阳人生中的又一次“跨界”。有网友感叹:“不羡慕张朝阳的亿万身家和学历,但羡慕他的游泳实力和顶尖耐力。”

其实,为了备战横渡,张朝阳已经坚持训练了两个月。他每天游泳2公里,隔天跑步5公里,到后期增加到每天跑步6公里、游泳2公里。

他说,人活着就是要不断折腾,而运动和自律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当你处在焦虑状态,或者卡在人生某一个地方的时候,可以适当运动。运动的出发点,是要做一个健康的人、有活力的人。”

“我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

张朝阳和他所创立的搜狐曾是很多人的互联网“初代记忆”。

1995年,31岁的张朝阳拿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创办了“爱特信”网站,提供分类搜索服务。没过多久,他把网站改名为“搜乎”。

1998年,“搜乎”正式更名为“搜狐”。那时,后来成为巨头的几家互联网公司才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成立。

两年后,张朝阳带领搜狐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但这还不是搜狐最辉煌的时候。2008年北京奥运会,搜狐作为官方赞助商,创下了5分钟访问量300万、1小时访问量破亿等多项纪录,不仅是中文网站中的佼佼者,在全球互联网也引起关注。

44岁当上中国首富,61岁横渡海峡,他在折腾啥?

·创业早期的张朝阳。

那一年,身家达到67亿元的张朝阳坐上了中国首富之位。然而,身处巅峰后,他有些意兴阑珊:“我是中国互联网第一代创业者,这些年够煎熬的了,我厌倦了。如果现在全然退休,肯定能活得更高兴。”

他后来坦言,那时的他“自我”“傲慢”,人生目标被简化为追求更高的市值和更多的财富,这反而带来了巨大的空虚和痛苦。他甚至公开表示:“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随后,他开始了彻底“放飞自我”的生活。

他把公司交给高管团队,不再频繁见客户,也不主动张罗会议,而是把时间花在看书、听音乐、蹦迪、散步、登山、运动等各种兴趣上。他在三亚湾有一艘叫"Sunset"(落日)的游艇,还自创了一种舞步,名叫“查尔斯狐步舞”(查尔斯是张朝阳的的英文名字)。他开始注重养生,很少吃肉,夏天不喝冰水,每天坚持做瑜伽。

但正是在那几年,互联网格局悄然改变。新浪转型为资讯门户,网易靠游戏站稳脚跟,而后起的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在搜索、社交和电商领域快速崛起。

2010年,张朝阳在北京北四环建了搜狐媒体大厦,总面积4.1万平方米。但此时,曾经一路领先的搜狐,已逐渐被赶超。同年第一季度,腾讯和百度的市值均突破300亿美元,而搜狐只有26.7亿美元。

44岁当上中国首富,61岁横渡海峡,他在折腾啥?

·搜狐媒体大厦。

意识到自己被拉开差距后,张朝阳重新燃起了斗志。当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正跨入移动时代,门户网站的模式已显疲态。他提出“再造搜狐”的战略,重点发力搜狐视频、畅游游戏和搜狐微博。其中,搜狐微博被他视为重中之重,“我将亲自抓微博,先得赶上去”。

那时,互联网正掀起“微博大战”,搜狐与新浪、网易、腾讯一同入场。但混战之后,如今只剩新浪微博仍活跃在大众视野里。2014年3月后,搜狐微博网页已无法打开,悄然退出战场。

搜狐在微博大战中受挫,给张朝阳带来了巨大压力。用他的话说,脑子里出现了“一些虚妄的想法,赶不走”,陷入了恐惧和焦虑的“死循环”。最终,他在2012年选择“闭关”一年半。

然而,他复出之后,互联网世界已天翻地覆:微信成为国民应用;在资讯领域,搜狐试图和今日头条谈收购,被张一鸣一口拒绝;在视频领域,搜狐被资金实力更雄厚的"BAT"(百度、阿里、腾讯)挤压,大规模投入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吃不消;曾被称为搜狐“现金牛”的畅游游戏在移动端时代也遭遇转型不利。

2016年,张朝阳提出“搜狐要用三年时间重回互联网中心”。这个目标,他在之后的三四年里每年都会重申一遍。但此后,直播、共享经济、短视频、AI……风口不断变化,搜狐一次机会也没抓住。

2021年9月,搜狐将其旗下公司搜狗出售给腾讯,获得约11.8亿美元现金,用以改善自身现金流,从而更专注于媒体、视频和游戏三大核心业务。

张朝阳提出,搜狐未来将更加看重企业盈利能力,而不再是规模本身,“当你把公司理顺了,真的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被互联网耽误的物理老师”

卖掉搜狗的同一年,张朝阳带队攀登青海岗什卡雪山。

爬山途中,同行的人聊起太空新闻,他突然来了灵感,随手在纸板上演算起卫星轨道数据。“当时特别兴奋,回来之后我就想,我的物理功底还在啊,能不能讲讲物理?”正是这次在雪山上的“灵光乍现”,让他萌生了通过视频课分享物理知识的念头。

44岁当上中国首富,61岁横渡海峡,他在折腾啥?

·雪山上的张朝阳。

早年,“MIT物理学博士”曾是张朝阳身上一个鲜明的标签。1986年,他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拿到学士学位。同年,他凭借李政道奖学金赴美深造,最终取得MIT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他还继续从事过一段博士后研究工作。

谁也不曾料到,时隔20多年,他又回到了熟悉的物理世界。2021年11月5日,《张朝阳的物理课》第一场直播开讲。当时直播间里只有几千人,大多数人是怀着好奇心点进来的。课上,他讲了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惯性参考系、飞船角速度……不少网友感叹,“仿佛重回中学物理课堂”。

互联网大佬开物理课,本身就有话题度,《张朝阳的物理课》很快成了搜狐视频的招牌内容。知识分享者的形象也让张朝阳收获了不少好感,有人称他是“被互联网耽误的物理老师”“最懂物理的CEO”,还有人调侃,“别的老板在开会,张老板在算微分方程”。

有媒体评论认为,对于搜狐来说,张朝阳个人的话题性成了公司品牌传播的主要推手,目的是为搜狐视频引流。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家项立刚认为:“‘科技大佬’参与社会活动,既是为了保持影响力,也是洞察社会趋势、维持参与感的方式。”至于这么做是纯粹出于兴趣,还是为了业务发展,张朝阳自己曾坦言“一半一半”,既是爱好也是工作。

讲课这些年来,他的课堂上来过众多嘉宾——和华裔物理学家徐一鸿聊量子力学,和美国学者库姆伦·瓦法讨论弦理论……他还曾穿起上世纪40年代的西装、打领带、戴礼帽,致敬奥本海默。

44岁当上中国首富,61岁横渡海峡,他在折腾啥?

·张朝阳在物理课直播中致敬奥本海默。

借着物理课,他开启了跨界对谈,请来互联网圈的老朋友,聊天南地北。他请过周鸿祎,从短视频聊到创业,从长期主义谈到人工智能;他也和俞敏洪聊宇宙、聊人生,留下了不少金句。

他说:“人总得留下一些痕迹,创造一些价值,这是人的本质。”他还说:“年长的人要折腾,年轻人更要折腾,人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几年来,《张朝阳的物理课》每周五和周日中午12点准时开播,几乎没有中断过。谈到不断更的秘诀,他分享道:“当一个人清楚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时,就会拥有无限的忍耐力和毅力。”

比起年轻时功成名就后的潇洒随意,如今的张朝阳似乎找到了对抗虚无感的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不是追求快乐,而是追求意义。”现在的他坚持讲课,坚持长跑,坚持游泳,坚持“4小时睡眠法”……

有人问张朝阳:“您觉得自己成功吗?”他答道:“曾经很风光,现在有点落寞,但是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传四中全会敲定“三上三下”
2 重磅解密习内部讲话
3 近距离观察习 美高官发出惊人呼叫
4 北京想瞒也瞒不住了
5 军权危机发酵 习再破惯例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