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3岁老人开展“无痛取卵”,86岁老人能开展“试管内受精”?大数据时代,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难逃“数据慧眼”。依托中国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中国国家医保局精准查处多起异常数据典型案例,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整改一起,医保数据对监管的赋能作用持续凸显。
据香港文汇网,中国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日常数据监测发现,某医院为73岁老人开展“无痛取卵”,另一医院则为86岁老人开展“试管内受精”。发现问题后,医保部门当天派出人员现场核实。
核实发现,73岁老人本为开展“无痛胃肠镜”,但医生在填写诊断时仅输入“无痛”二字,在下拉选项中误选“无痛取卵”。86岁老人所患疾病本为“肾功能衰竭”,由于首字母“SGNSJ”与“试管内受精”相同,医生在填写诊断时仅输入首字母,又未仔细查看下拉选项,导致错误发生。
上述案例揭示出,部分定点医药机构在日常管理最基础也最关键的环节,数据质量管理上仍存在缺点。数据质量稍有偏差,就会自动触发医保警讯,引发医保现场飞检,最终导致医保监管和医药机构管理成本的双重浪费。
中国国家医保局表示,定点医药机构作为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强化数据上传前的严格审核、日常动态校核,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将风险消除在源头。各级医保部门需发挥技术优势,完善智能监控与交叉校验机制,构建问题发现、提醒、处理的闭环管理体系。定点医药机构、医保部门应紧密协作,分别把好“入口关”“监测关”,共同守护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中国国家医保局促医药机构强化数据上传前的严格审核、日常动态校核;图为民众在乡村卫生室就诊。(新华社)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以色列总理态度急转弯 震惊世界 |
| 2 | 24岁研究生与55岁宿管阿姨热恋 大秀床照 结 |
| 3 | 与中国“切割” 澳大利亚走出第一步 |
| 4 | 清华大学多名教职工被抓 |
| 5 | 人生陪伴自己最久的是谁?答案感动逾万网友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