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外媒:中国为这类境外人才敞开大门

www.creaders.net | 2025-10-01 13:45:21  德国之声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十月一日开始,中国推出一款新型签证,专门面向高科技领域的外国人才。中国司法部官员表示,新型K签证与以往签证类型的关键区别在于,申请者无需提前有雇主或邀请机构,而是可以入境后自行寻找工作。《法兰克福汇报》以《中国努力招揽外国科技人才》为题报道称:

“中国最新推出的签证政策同川普政府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不过,在争夺外国科技人才方面,迄今为止,中国还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美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移民国家,而中国则在历史上多次陷入闭关锁国的状态。

直到今天,世界上也很少有哪个国家的外国人口像中国这样之少。从未见过外国人的中国人大有人在。除了几座国际大都市之外,其他中国大中城市中,几乎很少会见到外国人的身影。根据2020年的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总数大约为85万人,占比仅为0.06%。也就是说,中国全境的外国人全部加起来都比柏林一个城市的外国人少。

上海猎头顾问维克特斯海姆(Miriam Wickertsheim)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口中,有近一半来自缅甸和越南。他们主要生活在中国南部的云南省境内,而且大多数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同科技企业基本没有关联。与此同时,新冠疫情过后,来自欧美的留学生人数也并未出现明显的回升。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的德国留学生仅有3400人,而疫情之前的德国留学生人数曾有8000人之多。

新冠疫情结束后,北京一直在努力吸引更多的外国人入境。中国司法部官员在介绍K签证时表示:‘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地人才的参与。’大约两年前,中国开始对多个国家的公民实施30天的免签入境政策,目前享受免签待遇的国家已经增加至三十多个,其中包括德国和多个欧盟成员国。与此同时,中国科技企业还清除了外国人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等手机应用的一些障碍。要知道,没有这些应用,在中国基本寸步难行。维克特斯海姆表示:‘中国很清楚,高素质外籍人士能带来很多好处:增加税收,提升知识技能,甚至还会增加消费开支。另外,通过他们在各自国家的宣传,也等于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德語媒體:美國關閉國門 中國敞開國門

《法兰克福汇报》援引一些在华外籍人士的话报道说,尽管北京高层在积极推动国际人才的引进,但地方层面上显然对此缺乏准备:要想吸引外国人才,中国需要营造真正对外开放的环境。

“过去几天中国社媒的反应,也说明了在吸引外籍人才方面,中国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新的签证政策成了这些天微博和抖音上位居榜首的热门话题。绝大多数中国人似乎并不赞同这一政策。微博对相关讨论进行的分析显示,支持K签证的网民占比不足5%。

相反,主流声音都是在担心就业市场以及流露对外来移民的排斥。今年八月,中国城市青年失业率升至18.9%,几乎回到了两年前的峰值。当时政府以需要修改统计方法为由,甚至一度叫停了失业数据的发布。外国人的到来,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此外,还有很多网民担心,外国人会带来艾滋等疾病,甚至他们当中可能会有间谍。一名网民写道:‘我不反对实施K签证,但我反对印度人来中国,他们可以去美国或加拿大。’有大约七千人为这条贴文点赞。”

“美国对外来精英的吸引力正迅速下降”

对于近来中美两国针对外籍人才的签证政策调整,《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写道:

“偏偏是中国为各国人才提供了一个替代选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从十月一日起推出一项新型外国人工作许可。凭借这种‘K签证’,来自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外国人才将获准在中国工作和生活。

当前的大趋势的确令人震惊:美国正在关闭国门,而中国却敞开了国门。这种趋势很有可能会对中美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产生影响。毕竟,谁能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基因研究等当今世界的核心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谁就将成为地缘政治的主导者。

地缘政治的竞争中,没有外国人才的助力,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成为最终的赢家。而决定外国顶尖人才在哪里生活和工作的关键,则是他们在哪一个国家更受欢迎。”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