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共官媒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这两天,深圳在半导体行业中可谓热度飙升。
处于话题中心的是今天开幕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下称“湾芯展”)。全球知名芯片企业参展,令深圳成为芯片业各类资源聚集的窗口;更令人关注的是,诞生自深圳、被称为“半导体业DeepSeek”——新凯来将如何“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称得上是深圳科创今年以来的“高光时刻”。时间倒回今年初,DeepSeek、宇树科技等科技新贵横空出世,让业界突然看到杭州无限的潜力,有网友甚至将其调侃为:这是杭州对北上广深的一次“产业奇袭”。
所以,深圳在做什么?事实上,过去几年,作为中国半导体增长潜力最大的城市之一,深圳一直设法破解其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强而制造弱”的标签,并借此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眼下,在这场号称“中国半导体展会第一品牌”的湾芯展上,深圳迎来了自己的“交卷”时刻,以半导体自主品牌为“锚点”,深圳要为自己“正名”,在全国芯片产业城市竞争格局中,重新擦亮自身坐标。
一展
早在今年3月,新凯来就曾带来行业震动。
当时,在上海举行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行业展会SEMICON China 2025上,此前鲜少露面的新凯来,首次参展便一口气带去了31款新发布且实现量产的半导体设备,成为展会上的一匹“黑马”。
作为半导体新秀,新凯来显得“来势汹汹”,是因为这些设备不仅囊括半导体制造的各个环节,并且或多或少意在“撕开”国际龙头主导或垄断,打破固有竞争格局。
在此次展示的众多设备中,刻蚀设备与薄膜沉积设备最受关注。以刻蚀设备为例,在半导体制造的核心环节中,刻蚀如同芯片世界的精密雕刻,等离子体刻蚀工艺的精度直接决定芯片的微观结构质量。
“出身”是新凯来另一个话题点。据当地媒体报道,2018年前后,面对国际供应链风险上升,华为内部启动“星光工程”,聚焦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自主研发。2021年,华为将该部门剥离,由深圳市国资委通过重大产业投资集团重组,成立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使核心技术团队以独立企业形式加速市场化落地。
而在此次展会上,在上述设备再次亮相的同时,“新惊喜”来自新凯来旗下多家深圳子公司。
其中,启云方科技正式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软件,这是画电路图、设计手机电脑主板的“画图工具”,此前长期被美国Synopsys、Cadence等垄断;而万里眼公司发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同样实现了“国内唯一、全球第二”的历史性跨越,为电子工程师装上了“眼睛”。
有分析师认为,新凯来突破意义,更多在于从零到一的布局以及对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保障。而在为更多半导体设备打上“深圳造”标签之外,深圳还有意摆出更大一盘棋局。
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发改委主任郭子平指出,将以“全国半导体自主品牌第一展”为目标推进湾芯展。
此次博览会中,除了深圳本地企业之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国产半导体制造企业悉数到场,他们涵盖了从设计、制造、测试和封装一直到上游的材料和设备的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产化半导体产业体系。
格外引人注意的是,以珠海硅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近30家芯片设计、封装制造、科研院校及产业联盟等单位,共同打造的业内首个大型“Chiplet与先进封装生态专区”。这个被称为“芯粒”的技术,正是中国打破全球芯片垄断的重要尝试。
一业
比起如今引领全国的雄心,此前深圳半导体行业更常被贴上“跛脚”的标签。
如郭子平所说,过去,深圳半导体“设计行业遥遥领先,其他还显得与设计有一些距离”。这些短板就包括芯片制造、封装测试领域,以及设备和材料等多个方面,产业链发展被一度认为“极度不均衡”。
但半导体行业,对于深圳整个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且不论作为深圳传统优势的消费电子产业,均离不开芯片的支撑,到现在,从无人驾驶、低空经济到具身智能等深圳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无一不与半导体产业深度链接。
如何破局?深圳选择从顶层设计入手。
进入“十四五”,当芯片产业被广东置于全省产业前所未有的高度后,2022年,深圳在重塑全市产业格局、制定“20+8”产业集群时,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而后,一系列有关半导体产业的政策体系不断构建。
到现在,如郭子平概括,深圳对半导体安排了“六个一”,即“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其中,湾芯展作为“一展会”被纳入;而对于以“国资系”闻名的深圳,“一基金”的组建更受关注。
今年5月,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注册,首期规模就达到50亿元,身后是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创投”)和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重投”)两大深圳国资。
有人梳理,此前,深创投有超70%资金投向“卡脖子”领域,半导体领域也出手数十个项目,更是深圳被誉为“中国创投策源地”的一大助力。
深重投同样在半导体领域布局多家重点企业,新凯来便由深重投全资控股。而后者所在的龙岗区平湖街道,还聚集了鹏芯微、平湖实验室等众多企业与机构,研发、制造和应用在此形成闭环,共同构成了“半导体产业全生态链街道”。
而在资本助力下,深圳正在酝酿新一轮半导体行业的集体增长。
特别是今年,多家诞生于深圳的半导体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比如,瞄准3D摄像头芯片的灵明光子宣布完成C3轮融资,而专注于前段射频芯片的新生半导体也完成了B+轮融资。
在其背后,深圳正踏上新的行业发展趋势。有业内人士指出,客观来说,深圳半导体不是发展最早,也非最有优势,但随着AI硬件兴起,从深圳到大湾区都有着巨大的机会。需求驱动下,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半导体创业公司聚集而来。
一城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深圳“需求驱动创新”逻辑的又一次显化。
回顾今年年初,当“DeepSeek之问”席卷全国时,广东、特别是深圳曾陷入创新焦虑。即便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有所积累,但仍无法回避“大疆之后谁来接班创新”的问题。
不少人也开始反思深圳的创新路径。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如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锺若愚所说,过去深圳的科技创新范式历经从“三来一补”代工模式到“需求牵引”的市场驱动路径的蜕变,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创造了“6个90%”的独特经验。
更进一步的是,一种“用户导向”“需求导向”的文化渗入深圳城市发展和运行的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一个具有用户思维的政府。
然而,一个共识是,随着科技创新迈入深水区,愈加离不开源头创新。对于“先天不足”缺乏科研院所的深圳而言,这一变化也构成了新的挑战。
反观杭州以DeepSeek为代表的“六小龙”,“浙大系”的标签透露出其与源头创新更紧密的联系。更直观的例子是,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机器人本科教学的高校之一,也为云深处、千寻智能等企业输送了不少重要人才。
再进一步回溯至半导体行业萌芽的硅谷,同样少不了“锚定+”的创新模式,“锚定”指的正是当时孕育出英特尔、仙童半导体等公司的斯坦福大学高科技工业园和威廉·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
对此,深圳并非没有应对之策。
过去几年中,深圳“疯狂建大学”,加速补足高等教育短板,为了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更坚持将不少于30%的市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推动半导体行业新一轮创新上,深圳仍然离不开市场需求的倒逼。
当谈及公司产品策略时,万里眼CEO刘桑就曾提到,“我们没有太多选择的馀地,就是为战略而生,必须去解决(卡脖子)问题”;在此种情况下,“现在已经被(美国)限制的客户,或者追求技术往前走的客户,很自然会跟我们形成合作”。
眼下,随着越来越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半导体企业成长和聚集,深圳正在找到属于自己的“DeepSeek”。但随着全球技术竞争进入新阶段,尤其是科技博弈加剧,深圳如何在用好自身优势的同时,升级创新模式,或许将是其推进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大国外交又翻车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
2 | 四中即将登场 一关键人选决定政局走向 |
3 | 大萧条已扑面而来 更可怕的还在路上 |
4 | 四中前夕 中共政协释放异常信号 |
5 | 习搅局四中 元老紧急制止 习家白手套被抓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北京慌了,彻底慌了 |
2 | 名单一出,炸锅了! |
3 | 四中全会,终于要摊牌了 |
4 | 刚从东北回来,不知当讲不当讲…… |
5 | 川普发怒,不少中国人资产归零 |
6 | 习大国外交又翻车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
7 | 元老大局在握 张又侠枕戈待旦 |
8 | 四中即将登场 一关键人选决定政局走向 |
9 | 大萧条已扑面而来 更可怕的还在路上 |
10 | “献忠都到行长级别了”,传重庆出大事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川普宣布加沙战争结束.议长痛 | 木秀于林 |
2 | 中国今天走到如此地步,根源是 | 老莘 |
3 | 神州神咒“解放后” | 阿妞不牛 |
4 | 一亿大学生的闹剧与噩梦 | 溪边树下 |
5 | 中国对抗美国四张牌:稀土大豆 | 随意生活 |
6 | 诺贝尔和平奖跌至谷底 | Jinhuasan |
7 | 骗子遇到傻子 | 阿妞不牛 |
8 | 中共政权垮台只是中国建设现代 | 老陆 |
9 | 逮着机会就酸两句,谁让你欠我 | 体育老师 |
10 | 老钱:我看诺贝尔和平奖 | 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