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地址、同一个厨房操作间、同一个取餐窗口、同一张营业执照、同一张食品经营许可证,然而在外卖平台上显示,该地址上竟有18家外卖店铺!狭小的空间,怎能容纳如此多的店铺?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今年7月,西湖区检察院在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公益诉讼监督活动时,发现部分外卖商家利用同一个经营执照信息和地址,通过摆拍不同的门头照片,虚设不同店铺,入驻外卖平台,接单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
检察官调查发现,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除了厨房操作间外,被经营者隔断出6个约4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准备了10多张泡沫纸板招牌,用于隔断间的轮换使用,充当外卖档口。但实际上,6个隔断间中,1个隔断间作为烧烤操作区域,2个隔断间堆满设备、柜子等物品,另外3个隔断间当作临时存放外卖区域和其他物品仓储使用,均不具有独立的餐饮生产操作条件,未有相应的经营主体,未实际生产经营,均为虚假的餐饮档口,相应线上10多个外卖商家均为虚假的店铺信息。而且,该后厨操作区域卫生状况较差,地面布满污渍,物品乱堆乱放,厨余垃圾随地堆放,食物盛具留有残渣油污,烧烤区调味料洒落桌面地面等,其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那么商家为什么要开设如此众多的虚假店铺呢?“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客户,增强店铺的曝光率。18家店铺一起上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被顾客选择到。”

检察官介绍说,部分餐饮经营者为争夺客户群体、交易机会等市场资源,在外卖平台上违规开设多家虚假外卖店铺,没有将精力放到确保食品安全提供美味食材上,却将精力错放在了投机取巧违规经营上,不但破坏了网络餐饮秩序,脏乱差的餐饮制作环境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落实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意见》等相关规定,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7月10日,西湖区检察院就上述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对部分经营者在外卖平台上违规开设多家虚假外卖店铺、食品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调查处理,并开展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整治此类问题。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职能部门十分重视,立即行动,对违法违规商家立案调查,采取关停涉事经营场所,责令全面停业整改,督促外卖平台全部下架18家涉事店铺等措施。
经过整改验收,截至目前,该商家已恢复正常营业,在两大外卖平台各开设一家线上店铺。
“针对外卖行业等新业态领域,我们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协同有关部门,共同治理使用虚假门头图、菜品图等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选择的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餐饮市场营商环境,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西湖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