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谁也想不到,这句歌词竟成了银行员工的现实写照。
继“反向讨薪”之后,银行“反向讨福利”再引热议。这次的主角是总资产超万亿元的港股上市银行广州农商银行(01551.HK),该行要求员工退回近三年发放的过节费,每人约1.4万元。
截至2025年上半年,广州农商银行员工总数为13029人。若全员均需退回,总金额或达约1.8亿元。
而随着银行业强化绩效薪酬的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成为常态,未来类似的变相“退薪”要求,或许还会在更多银行出现。
捧着“银饭碗”的打工人,正越来越不易。
每人退回近1.4万元,银行回应称“规范发放”
据第一财经报道,近日,多名某农商行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该行要求员工退回3年前至今的过节费。此事引发业内关注。
“要求先交2500元,剩余部分在工资中倒扣。”一名该行员工称。另一名员工也表示,没有看到相关的书面通知,而是由各(分支行)行长一层一层口头传达的,要求员工将2022年后的所有过节费退回,
每人合计接近1.4万元,第一期先退2500元,后续的从工资里扣。
据此估算,退回过节费或达1.8亿元,约占该行上半年净利润的13%。
为何已发放的福利还能追回?有员工透露,相关过节费可能涉及合规问题。
广州农商行回应称,此举是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并表示已向员工说明情况,大部分员工表示理解与支持。
尽管银行方面自圆其说,社交平台上仍涌现大量员工吐槽。一名疑似该行员工写道:“倒扣三年前发的过节费,几次悄悄降薪,会议不断,还逼员工自费贷款。”
还有网友称,自己已离职多年,但仍在职的前同事近日聚会时也提及此事,大家只能“哈哈哈大笑一番”。
退回过节费是否合理有据?律师分析
近几年银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业绩增速放缓,过“紧日子”已成常态。不仅薪酬水平接连下降,“反向讨薪”也屡见不鲜。
所谓“反向讨薪”,主要指对因违规违纪、职责内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等受处分的员工,扣减、止付或追索其绩效薪酬。
据统计,自2021年相关监管意指导见发布以来,已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累计金额近3亿元。
然而,过节费属于员工福利,并非绩效薪酬。银行是否有权追回?
事实上,2022年就曾有银行要求员工退回2019年“冬至”节日费600元,整改依据为巡查要求。虽有先例,但法律依据仍较模糊。
根据相关法规,若过节费通过工会账户以工会经费发放,可不计入工资总额,属工会福利范畴;若由公司行政账户直接发放,未通过工会渠道,则计入工资总额,属于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发放标准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
广州农商行此次追回的过节费,应属后者。
据重庆日报,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建勋律师指出,要求员工退还过节费,需判断是否属于违规发放。实践中,过节费可能属于工资性收入、法定福利或非法定福利。
若劳动合同、工资条或规章制度将过节费列为固定“补贴”,并与出勤、绩效挂钩形成常态发放机制,可能被纳入工资范畴,属法定劳动报酬。企业要求退还缺乏法律依据。
对于非法定福利,若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瑕疵、超标准发放等问题,企业可主张返还,但需考虑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过错归属。若违规系企业决策失误所致,员工无过错,要求全额退款有失公允;
二是信赖利益。员工基于长期发放惯例形成的合理信赖应受保护,突然要求退还三年费用,可能违背诚信原则,不利于劳动关系稳定。
特别是金融机构等受特殊监管的主体,若过节费发放超出政策上限,或违反禁止发放规定,或使用违规资金发放,则属违规福利,员工取得相关款项缺乏合法基础,可能需要退还。
业绩承压,薪酬两连降
在要求员工退费的同时,广州农商行的薪酬体系也备受关注。
据财报,该行员工薪酬由固定薪酬、可变薪酬和福利收入构成。固定薪酬包括基本工资和津补贴,可变薪酬含当期与延期支付的绩效薪酬,福利收入则包括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等。
2024年,该行员工总薪酬40.74亿元,同比下降5.53%,连续两年下降。以期末员工总数13399人计算,人均薪酬约30.16万元。
同年,该行34位董监高薪酬总额884.5万元,也同比下降1.16%。其中,董事长蔡建年薪105万元,副董事长登晓云101.6万元,监事会主席王喜桂96.6万元。
薪酬下降与福利追讨的背后,是广州农商行持续承压的业绩表现。
2022年至2024年,该行营收从225亿元降至15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5亿元降至21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虽同比增长9.24%至80.2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6.83%至13.74亿元,中期利润连续四年同比下降。
与头部农商行相比,广州农商行的盈利表现同样不容乐观。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全国总资产突破万亿的农商行共有四家,广州农商行的总资产规模位列第三,达1.41万亿元,但盈利规模却与其他三家存在明显差距。
2025年上半年,该行净利润远低于重庆农商行的76.99亿元、上海农商行的71.13亿元以及北京农商行的42.38亿元,而且是四家银行中唯一一家净利润同比负增长的银行。
盈利能力走弱也体现在净息差上。2025年上半年,其净息差为1.03%,比A股上市银行中最低的厦门银行(1.08%)还低。
资产大甩卖,风险出清进行时?
更令人担忧的是广州农商行持续恶化的资产质量。
2025年上半年,其不良贷款率回升至1.98%,较2024年末上升0.32个百分点,打破此前连续两年下降趋势。
同时,不良贷款偏移度(即90天以上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例)高达115.3%,远超100%的监管警戒线。
这意味着大量逾期超90天的贷款已具备高度违约风险。若后续集中暴露,该行不良率可能“跳涨”,真实风险或被严重低估。
此外,关注类贷款占比也从2024年末的6.45%升至2025年中的6.87%,显示潜在风险仍在积累。
为缓解资产质量压力,广州农商行近年来频繁进行债权资产转让。
近日,该行公告称,董事会已批准一项潜在非常重大出售事项,拟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一批债权资产,初步最低代价约122亿元。
这批不良资产本金余额约149.8亿元,债权总额合计约189.3亿元。行业分布上,主要来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78%)、房地产业(20.46%)和批发零售业(16.27%)。
这已是该行连续第三年进行百亿级资产转让。自2023年以来,其累计转让债权总额达481.1亿元,累计转让代价316.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批发零售业既是该行公司贷款中占比最高的行业,也是不良率高企的领域,2025年中不良率已达4.48%。
在此背景下,计划推进新一轮资产转让,对广州农商行化解风险、改善资产质量具有关键意义。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习近平将辞去中央军委主席 胡春华升任… |
2 | 天摇地动!最劲爆消息来了 |
3 | 四中全会前新华社“午夜惊魂” 习近平终局 |
4 | 快讯:习近平任免驻外大使 李成钢被免职 |
5 | 四中第一天 北京投降了? |
6 | 中国拆解DUV 惹出大麻烦 |
7 | 四中前夜,新华社突然失常了 |
8 | 四中全会登场 四大网站回避“习近平” |
9 | 四中全会,华国锋模式重现? |
10 | 这么快!川普曝北京最新动向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铁娘子日本女川普行将就任.议 | 木秀于林 |
2 | 逮着机会就酸两句,谁让你欠我 | 体育老师 |
3 | 回复老莘等:虚无与原教旨文化 | 遍地是贪官 |
4 | 从杨振宁放弃美籍看中国读书人 | hare |
5 | 说说川普 | 老莘 |
6 | 从加州大学频繁获诺贝尔奖谈起 | 文庙 |
7 | 这是在跪舔川普,还是在诅咒川 | 爪四哥 |
8 | 转发:沉痛悼念挚友万润南兄逝 | 末班车 |
9 | 绝对真理:一座新的雕像 | 中国现代哲 |
10 | 中国文人无耻的顶峰 | 旅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