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两三年前中国各地陆续发生民众在银行的储款消失,引发许多群众抗争后,后来中国政府开始清查这些有问题的银行,并强迫这些银行进行整并。 根据路透社的一项报告指出,这一波约有290家银行或信用合作社被整并。 但整并只能让这些高风险银行不会马上暴雷,并不能改善银行经营环境恶化的问题。 而这一年来不断的对股市打强心针,也让外资认为这场纸上富贵对经济有害。
政府买房 银行买单
从2018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崩盘的消息一波比一波惊悚。 许多中国人相信,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要挽回经济下行的困境,就必须想办法让房地产止跌反弹。 但房地产已经让民众大半辈子的积蓄蒸发,对房地产的信心几乎消失殆尽时,这时又要叫谁进场接盘呢? 目前中国政府的算盘是,由地方政府进场大举购屋以做为社会住宅之用,据估计总共要买三千两百万套房。 但这些年下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早就负债累,哪有钱进场。 因此就要求地方政府以发债来筹资购买,再由银行来承购这些债券。 中国继续把银行当作提款机,也将使得中国的金融风险危如累卵。
纸上富贵的中国股市回春
2024年9月中国政府为股市进行一场“拉指数工程”,希望为低盪许久的经济注入一股强心剂。 金管部门要求各公司进场买自家股票进行护盘,人民银行降息与银行存款准备率,让机构投资人以更大的杠杆进场炒作。 在政策作多之下,不管公司体质如何,人们的心态是通通可以买。 这一波股市到底有多热? 今年9月中国股市融资买进余额超过2.4万亿人民币,超过2015年股市大泡沫时期的2.27万亿元。 也就是说目前借钱买股票的情形,比当年股市创历史新高时还多。
因此,虽然这一波股市上升了一千点,今年9月经济学人杂志却称之为一场纸上富贵,不但对激励实质经济没什么具体贡献,反而对经济体质有伤害。 例如大家都知道股市是企业筹资发展的地方,但这一年的股市荣景却对股市的筹资没什么帮助。 今年前三季企业只从股市获得七百亿元的融资,不到所需资金的百分之一。 若再加上企业用现金或借钱来购买库藏股,等于是牺牲企业的经营发展,来换取股市上的数据。
原本期望股市荣景为实体经济带来的外溢效果也是非常有限,与去年相比金融业的名义增长仅为4%,主要原因是相关从业人员的佣金奖金内卷的太厉害,大家并未从这一波大赚一笔,自然无法带动其他消费。 野村银行估计,平均佣金已从2014年的约0.08%下降到今天的约0.02%。 再加上一般人也因之前房产崩产财富缩水,较无力投资,因此在这一波股市上涨中获利不大。 这都使得股市的热络无法扩散到其他消费,通货紧缩的压力一样大。
对中国政府来讲,这一波股市热潮最大效益是,暂时转移了众人对银行坏账的关注,但问题依旧没解决。 过去银行在中国算是特许行业,各银行光是靠存放款利差就获利颇丰,羡煞众人。 因此就被赋予许多政策任务,甚至变成地方政府的小金库。 银行放款的决定不再取决于还款能力,而是政府压力。 各地方政府要用钱就找银行界,各城投公司发行债券就卖给银行。 过去景气上行时,问题还不大。 现在这些债务到期后,往往被要求降息再展延。 在此情形下银行的利差也越来越小,资产质量越来越差,这也难怪有人说慢动作倒榻已经开始。

对中国政府来讲,这一波股市热潮最大效益是,暂时转移了众人对银行坏账的关注,但问题依旧没解决。 (资料照片/美联社)
第二期债务重整更辛酸
这些年来房地产业者忙着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整,期待下一个景气周期可以让企业脱困。 结果景气寒冬比原预期还长,第一次债务重整的期限已经陆续到期,并将在今年第三季进入偿债高峰。 这使得已经摇摇欲坠的中国房地产业,再次进入一波严厉考验。
在前次债务重整中,这些房地产业主要是与债权人谈债务展延,以纾解金的流动性压力,希望以时间换取空间。 但这几年下来,这些房地产业的财务状况更差,且去化这个泡沫的时间更超乎预期。 因此目前的第二期的债务重整中,债务展延已经无法让这些房地产活下去,必须再大幅削减利息或是债务打折才能活下去。 例如目前碧桂圆与债权人的五种债务协商方案中,包括削减九成以上的本金,也就是说债权人拿回不到一成的债权。
由于大多数房地产业普遍缺乏资金,且资产大幅缩水,因此债务展延的期限也就越来越久,而且届期也可能是再次展延。 因此目前鼓励进行债转股,将债权转化为股权,减轻这些房地产的债务负担。 另外有些业者是做着“资产代币化(RWA)”的美梦,希望搭上此波加密货币的热潮,为冰冷的房市注入一股活水。 他们希望借由将这些房地产代币化,降低交易门槛,以活络房市。 事实上这恐怕也是另一项画大饼。
这一波危机跟之前有何不同
过去中国也曾经有过大规模的债务与金融危机,例如朱镕基时代的三角债问题。 这些问题后来能够解决,主要是得力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用经济体的成长来稀释消化这些不良资产。 当时每年经济成长都以两位数上升,但现在环境完全改观了,官方公布百分之五的经济成长率却招来各界质疑。 并且这个数字是靠内卷而来,割喉削价竞争,为短期的经济数据而牺牲长期的经济体质。
综和各界看空中国经济的原因包括:超乎预期的房地产衰退,除了削弱需求之外,也恶化地方政府财政,再加上出口需求减弱、生产率提升乏力和人口老化等因素,造成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 因此IMF预期到2028年,中国经济成长率将跌到3.5%。 这个数据将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导致大规模失业,也无法进行脱贫的工作,并造成严重社会问题。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引热议 |
| 2 | 蔡霞惊曝:何卫东苗华落马真实内幕 |
| 3 |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
| 4 | 曹德旺辞职不足10天 这事就发生了 马云没 |
| 5 | 党指挥不动枪,枪也指挥不动党!蔡霞震撼爆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两关键人物现身四中会场 习被公开羞辱 |
| 2 | 批准使用中国大飞机 |
| 3 | 习和太子党的生死权斗,胜负已分! |
| 4 | 内幕流出! 张又侠错失良机 |
| 5 | 习罕见消失 杨振宁葬礼异常 温家宝送花 |
| 6 |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引热议 |
| 7 | 睡完首富睡总统 靠男人捞到268亿 她凭啥 |
| 8 | 蔡霞惊曝:何卫东苗华落马真实内幕 |
| 9 | 裁员30000人,又一巨头扛不住了 |
| 10 | 杨振宁与长子的一通电话,暴露了翁帆真实地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