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身边出现了很多让人看不懂的项目。
前脚还在吐槽某个公园的雕塑丑得惊天动地,后脚就听说隔壁县城要把废弃的矿坑改成赛博朋克数据中心。你正纳闷这帮人是不是钱多得没处花,其实真相恰恰相反。
这些魔幻操作背后,藏着一个残酷的共识:地主家,,真的没余粮了。而当一个习惯了大手大脚的家庭突然揭不开锅,他们会干的事儿,往往比你想的更硬核。
最近从湖南湖北刮起来,正在席卷全国的"三资"改革,就是这么个路子。
所谓“三资”,就是“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化、资金杠杆化”。这串黑话翻译成人话就是:
第一步、把你家后院那棵歪脖子树登记成"具有观赏价值和潜在碳汇功能的生态资产”。
第二步,找人给这棵树的未来三十年结的果子做个估值,打包成“歪脖子树未来收益权凭证”到市场上去卖。
第三步、用卖果子凭证换来的钱当本金,去撬动更大的投资,比如再承包一百棵歪脖子树。
你看,折腾半天其实就是想把未来的钱、现在就拿到手。这套操作在金融圈不稀奇,但现在,主角换成了地方政府,目的也从“搞发展”变成了更直接的“搞钱还债”。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武汉。一栋曾经入住率不到30%的"鬼楼",通过一套叫CMBS的操作,也就是把未来的租金打包卖掉,一次性变现了3个亿。要是老老实实收租,这笔钱得二三十年才能收回来。现在,啪的一下到手了。
这就好比你跟老板说,未来20年的工资我不要了,你现在打个三折一次性给我。你老板听了都得给你点根烟,问你是不是惹上什么事儿了。
地方上,还真就惹上事儿了。
昨天,齐齐哈尔的一条新闻让我眼前一亮。
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上游水库和跃进水库,水底沉积的1100万立方米淤泥,以8.39亿元的 天价被人拍走了20年的处置权。
你没看错,8个多亿,买了一堆烂泥。一直以来,这些水库淤泥,都是当地水务部门最大的 一块心病,清淤得花大价钱。
过去地方财政搞钱,是把未来30年的路边停车位打包卖掉,把未来20年的景区经营权打包卖掉。
现在看来,还是东北老铁有想象力、直接把目光投向了水底。
这已经不是黑龙江第一次点“泥”成金了。就在两个月前,铁力市的东方红水库,145万方 的淤泥就拍出了6000多万,当地媒体一片欢腾,称之为“全国首例”,开创了“龙江方案”。
我简单算了笔账。铁力市的淤泥,大概是每立方米42块钱。这次齐齐哈尔的更进一步,单 价直接飙到了76块钱一立方。看来这淤泥也分三六九等,齐齐哈尔的泥,有机质含量可能更高、肥力更足。
新闻里说,这些淤泥富含氮磷钾,是生产有机肥的上好原料。我深表认同,毕竟是滋养了东北大米黑土地的精华,肯定不是凡品。
但问题是,这生意真的划算吗?
新闻下面,有网友算过一笔账,就算把这些淤泥做成有机肥,一年的产值也就一个亿左右。花8个亿买原料,再加上建厂、设备、人工、运营的投入,这得一百年才能回本吧?到时候,20年的经营权早就过期了。
我一开始也百思不得其解,还是新闻下面,网友的指点让我看到了曙光。


(示意图)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注意: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重磅政策 |
| 2 | “印钞机”失灵,中国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
| 3 | “史无前例” 中共9高官被免职 因子女不愿 |
| 4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5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6 | 重磅炸弹!何卫东军事法庭自辩书曝光 |
| 7 | “李在明和习近平的晚宴 传出令人震惊的消 |
| 8 | 这个巨大的危险逼近,竟无人知晓! |
| 9 | 中国区员工1个不留,中国科技圈震撼 |
| 10 | 美女教授的堕落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