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将俞敏洪打成老登,不过是打工人的无能狂怒

www.creaders.net | 2025-11-19 22:56:51  冰川思想库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俞敏洪确实有点“过时”,看看今天那些受欢迎的老板表达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了。

11月16日,新东方迎来成立32周年纪念日,创始人俞敏洪身处南极发布内部信,向全体员工及支持者致谢。他在信中以“冰雪中的坚守”为主题回顾创业历程并擘画未来。

然而,这封邮件翻车了。有网友统计,内部信全文提及17次“我”和5次“南极”,却对员工当下的工作压力鲜有提及。

因此有员工表示无法与正在旅游的老板共情,疑有员工发文调侃与吐槽,称“今夜,所有xdfer(新东方人)都是南极人”,暗指老板的“远方”与员工的“现场”形成鲜明对比。

当然,“新东方人”吐槽的声音谈不上多大(这也正常,没法想象拿人手短的员工跳出来疯狂背刺)。更多的,倒是广大网民,纷纷表示不能理解:老板(虽然不是我的)也不太会跟打工人共情了啊。

于是,俞敏洪也被唤做了“老登”。当年在舆论场上还收获不少同情的良心企业家,迅速“登化”,因为南极。

01

客观来说,俞敏洪其实还不错。相信大部分吐槽俞敏洪的网民,他们的老板还不如俞敏洪。

比如有员工能吐槽,还能见诸媒体,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手机前的各位,问问自己在公司敢不敢?

此前,俞敏洪还分享了一段员工创作的“吐槽公司”新歌视频,并配文调侃:“员工骂新东方的歌,最后没有忘记救命,哈哈。”

图/视频截图

手机前的各位,就问问你们的老板会吗?他们的朋友圈是不是全是阅读量两位数的公司内宣,还逼得你转发点赞?

此外,类似的事迹还不少。当年在教培行业大地震时,新东方整个公司岌岌可危,维持生计都很困难,俞敏洪却将8万套课桌捐给乡村学校。将近8万套桌椅,价值在5000万元以上。

抛开员工的角度,俞敏洪回馈社会也算不错吧?

可惜,互联网没有记忆,只有情绪。

就像那句“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这都哪儿跟哪儿,又有什么逻辑。就不说身家百亿的大老板了,你隔壁座的小张小王也可以休年假,也可以去南极(其实没想象中那么贵),难道觉得全世界都陪着你加班才是公平的?

人们好像一瞬间有了一种天下大同的错觉,仿佛职场没有等级,没有财富差距,没有所有权区别,好像老板也得挤着格子间,才是世界原本的样子。

别做梦了。诗和远方并不远,辞职就到了。

这倒不是为俞敏洪洗白,而是现在如果你还能从老板那拿钱,有一个不那么糟心的职场,那老板抒情两句,也只能忍着了。

不然,能怎么办呢?这就是民企,老板就是有更多股权、更大的话语权。在没有更多民企选择的情况下,还能怎么样?

要是真的很不爽,觉得老板都这么讨厌,这么登味,考公考编了解一下。公告发布还没多久,突击一下有希望的。

将俞敏洪打成老登,不过是打工人的无能狂怒

02

仔细看看,总觉得俞敏洪还有点拧巴——一个官样文章,一定要借景抒情,讲点情怀。

就像这个“南极感言”,“四周是浩瀚的洁白、翡翠般的冰山和无边的宁静。冰川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力量与坚守的意义”,写得像个社论。

俞敏洪未必是在凡尔赛什么,而是真的想表达,想抓点身边的什么东西,借物赋形、借景抒情,话里话外透着点古典的韵味。

▲俞敏洪在社交媒体中发的视频(图/网络)

▲俞敏洪在社交媒体中发的视频(图/网络)

相信在很多公司里,根本没有这么多啰嗦,三两句话就完了,哪有什么修辞,四平八稳的文件腔,上面加上一个红头,后面盖个红章,结束了。

老板还是在南极,员工还是在加班,但就是让员工“舒服”:就是喜欢这个味,朴实无华、粗粝豪横,霸总味一天不吸难受。

所以,俞敏洪确实有点“过时”,看看今天那些受欢迎的老板表达是什么样的就知道了。

有老板说,员工“结婚不允许要彩礼或付彩礼,婚礼不能铺张浪费,婚礼酒席只能邀请亲朋,酒席不能超过5桌”;

有老板和员工一起送外卖,说“深深地体会到兄弟们的辛苦”;

还有老板,直接说“绝不用海归派,只在国内高校里培养自己的人才”,等等。

别管是不是有争议,别管是不是真情实感,就看一眼评论区是不是叫好一片吧。此起彼伏的点赞,别纠结内容和逻辑,反正听着就是“爽”。

相比之下,俞敏洪在那文绉绉地扯什么呢?时代已经变了,打工人神经早已被磨砺得阈值极高,鸡汤已不管用,必须要强刺激,才能击中爽点。

情绪被拉高、立场被点燃、好坏一秒分明,这才是今天受欢迎的老板形象。俞敏洪的那种柔软,就是一种“错”,早已不见容于今天的喧嚣。

仔细想想,俞敏洪那篇稿子,怎么写都是错的,只要他想抒情。冰天雪地能怎么写,哪怕就是说自己在偏远的农村体验生活,相信也会有人说他“做作”“虚伪”。

今天的互联网,不会允许老板柔软,不管在南极还是荒地,车里还是车底。

03

当然,这也不是打工人的错,从情绪能看出来,打工人确实过得不容易。

在对俞敏洪的批评中,类似的意思很常见:“不要谈情怀,发钱”,除了钱之外好像一句都不想听。

此外,打工人的神经也很敏感。一个乳业品牌的广告,因为联想到“牛马”就翻车了;一个咖啡品牌,调侃了一句“牛马困了点杯咖啡”,结果又破防。

张口闭口就是钱,看到象形文字就破防,这说明什么?打工人在努力生活,过得不容易,凡事只能从吃喝这种最基本的需求思考。

这也不是谁矫情,而是现实逼出来的思维方式。当一个人长期处在疲惫奔跑的状态里,他看世界的方式会自动收缩到生存层面:吃得饱、睡得足、交得起房租、撑得过这个月。

情绪越疲惫,阈值越低,就越容易把任何风吹草动看成冒犯。老板抒情是冒犯,广告玩梗是冒犯,用了“牛马”也是冒犯——不是因为这几件事本身有多恶意,而是因为很多人已经没有余力去分辨是玩笑还是伤害。

换句话说,情绪的底层逻辑不再是“你说得对不对”,而是“你有没有理解我现在很难”,也越无法容忍哪怕一点点轻盈的表达。幽默不能抵房租,情怀不能填肚子,浪漫不能加工资,这些柔软的东西,通通不需要。

图/图虫创意

这其实是心酸的——相信大部分怒批俞敏洪的打工人,从自己的老板身上也得不到多少情绪价值,只能团结在互联网上,用键盘凝聚起声势,以看似强大的姿态索取情绪价值:“你要共情我啊!”

也如同一个隐喻,俞敏洪在引发争议后,又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这也许是他那里网速慢,还没跟上热搜;但客观上也说明,打工人拿他确实也没什么办法,财务又不会听热搜的话。

而再深一层想想,他自己可能也没什么办法:他管得了新东方的财务,还管得了你们公司的财务吗?广大打工人的处境,又不是俞敏洪造成的。

   0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美伊冲突
11
大S
2
中美冷战
7
以伊战争
12
洛杉矶大火
3
川普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万维专栏
9
AI
14
苗华被抓
5
俄乌战争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