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顺:论全球化进程中没有失业的经济结构
【万维读者网】万维读者杨福顺来稿。原题:“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没有失业、没有经济危机的智慧化经济结构和有条件的社会成员财产权制度”
在研究总结各国经济历史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可将普遍地存在于现今各国经济现实中的那部分实行私有企业财产权的社会经济称为“P”型(Private)经济;将程度不同地实行集体的国有或公有财产权的那部分社会经济称为“C”型(Collective)经济。各国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混合经济”,也就是P型和C型经济的混合。这种混合经济仍有明显的种种不足之出,经济学理论称之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伴随着经常性的较多的失业人口,贫富差距较大,企业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人们的智能的利用尤为不足。还有政府和企业界的腐败现象、经济危机、军备投资等等利益冲突型的浪费资源的弊病。
为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先简述今日生产力发展特点,提出一种经济结构(智慧化经济结构)和一种财产权制度安排(S型社会成员财产权),然后探讨所提出的经济结构和财产权制度对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多方面影响;并且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将存在着P型和S型两种趋势,S型经济可以起一种主导作用。 1、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认识世界和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有很大进步。在物质、能量、信息这三个层次方面取得的经济成就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例如,电灯、汽车、飞机、电脑互联网等等无数创新成果的问世所引起的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是前人想也想不到的。 2、创新来自何处呢?创新来自富有研究精神和探索勇气的有才学的志士仁人的倾心努力,在各种条件下充分发挥和运用他们的智能。智能就是人的脑力劳动。人的脑力劳动所加工和处理的劳动对象是信息,信息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获取某个知识信息(知识是有序的经过加工的信息),可能需要巨大的经济成本和代价,然后传播知识信息的经济成本一般是很低的;使用知识信息的经济效果往往是很大的,远高于传播知识信息的成本。而且,知识信息被传播、被使用之后,该知识信息或智慧财产的拥有者并不会象失去物质财富那样,失去该知识信息。
知识的存在方式有多种,例如记载在书本上、电脑网络里、人脑中。知识的具体内容, 是对客观世界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和了解。
智慧,就是在人的大脑器官的控制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智能的创新活动成果的体现或结晶。知识的获得、加工、处理和使用,都是人的脑力劳动(智能)的过程。“智慧活动”代表着比“知识活动”更为核心,更为重要的经济活动的内容。
智慧化经济,其涵义是:在这样一种经济结构中,人的智能活动及其创新成果成为最重要的因素,这种因素是建立在信息化和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在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创新,是智慧化经济的核心,电脑“软件”产业的发展是智慧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从事脑力劳动,有其具体条件要求:1、作为人体器官的健全的大脑;2、受有一定的文化教育(一般至少需达到9年初中基础教育程度);3、信息、知识、思想的评估、交流,4、对思想产品进行实验,对其正确性作实践检验,再将结果用于指导下一步的实践。
从事创新这种高级的脑力劳动,当然需要有时间用于自由思考。
3、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自由思考时间,是智慧化经济的特征和目标,因为:一般而言,衡量个人和社会经济的智慧化程度的指标,可以表达如下:
1、智慧率= 用于创新的时间/用于非创新的工作时间
2、社会安全保障率= 个人生活资料由社会所供给的量/个人生活资料由个人劳动所得的量
3、物质资料(生产资料和 生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供给的自动化率 = 物化劳动时间 + 用于创新的时间 /非创新的工作时间
对上述比率公式的解释如下:
对于公式1: 在各人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上班工作时间里,至少有一段时间,或多或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用于非创新的。至于用于创新的时间,这就不仅仅限于每天上班的8小时了。一个专心勤奋的脑力劳动者会用很多的时间在思考。如此,在思考,就是在工作,因此也就没有失业,如果有某种分配生活资料的经济机制存在并配合的话。
即使有其它种种条件的配合,个人的思考活动并不一定能保证获得创新成果,但是就整个社会很多成员合计的总体效果来说,总是能获得一定的创新成果的。所以,创新成果多,与智慧率的高低是正相关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各人的教育程度更高,实践机会更多,则每个社会成员更有意向和能力从事创新,有更多时间用于思考。
对于公式2: 人需要获得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用于衣、食、住、行、用等等)才能生存并且从事各种活动。式中所称的“个人劳动”,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谓个人生活资料由社会所供给的量,指的是这部分生活资料不是由家庭、由企业、由政府、或由亲友那儿获得,而是直接从代表最广泛的社会利益的社会机构获得。社会为什么提供一定量的生活资料给某个人,所依据的标准就是该人具有一定的能力和贡献。社会依所拥有的资源量许可条件而尽力提供生活资料给那些对社会整体利益来说具有重要性的社会成员。
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住房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住房在生活资料支出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住房是可以考虑由社会基本无偿地提供给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使用的生活资料。
对于公式3: 式中所指的物化劳动时间,就是指已经经过劳动而形成的物质资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此自动化率是趋于变大的,因为式中分子项里的“物化劳动时间”和“用于创新的时间”值都是不断趋于增加的;分母项里的“非创新的工作时间”的值则是趋小的。
式中“生产和供给”指的是:不仅在生产阶段,而且在进入服务和消费的供给阶段也将是可以基本上不需人的介入而自动完成的,为此,会有一个“客观机构”承担着这项功能。“物流”、“生产链”都属于这个“客观机构”的范畴。该客观机构本质上包含着全球供应系统和当地(本地)供应系统两部分。显然,这个客观机构内部十分??杂,是个“黑箱”包括着无数个企业及其设备和生产线,是动态的,处在不断改进和更新之中。以“产出”的最终消费品(例如预订货品)为线索,向“投入”端倒推,这个“黑箱”就会逐渐清晰,增加组织性和效率。
提高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通常意义是:用较少的劳动时间生产同样多的产品。
对于智慧化经济来说,反映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规律是:
较多的自由思考时间导致生产更多的产品;(投入)足够多的自由思考时间导致自动化生产符合一定标准的满足当年扩大再生产所需的物质资料(含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根据上述规律,就产生了工业化要求,因为工业化使人不必全神贯注于用手操作。也产生了对于信息化的要求,因为从控制论观点来看,控制与信息分不开,因此要发展信息化,使机器设备有控制能力、自动化能力、直至人工智能。所谓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就是应用信息化手段使工业部门及其产品变得更有效率,更省资源。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只有使经济智慧化,才能使信息化和工业化找到方向、地位、和最佳实现方式。
从创新的本质来说,它是在全社会甚至全人类层次上起作用的。一项创新既已完成,在别处再出现同样内容的东西,后者就称不上是“创新”,只是重复别人的东西而已。在一个开放的世界里,这是浪费资源的。后者的现实意义,要看这种“重复性的创新”在某个经济系统中的必要性及其后果而定。若遭受外部技术封锁;若从外部获得的代价太高,则后者是有意义的。从实践的意义来说,自行致力于某项创新可为今后发展创新打下必要的基础,例如大型飞机制造业、火箭技术。
信息化和工业化是相对局部性的东西,可以发生在一个工业部门、一个城市或国家。智慧化经济则是在全社会层次取得和推广创新成果,使生产力达到前所末有的高度,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从某个角度来说,信息化和工业化是物质基础,是为智慧化经济服务的“客观机构”,这个客观机构从事生产和供给,以满足社会成员的消费需求。信息化,提供对大量产生的信息的处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加工、储存、通讯等等)的硬件。智慧化,可以说包括电脑软件产业和充分扩张人的脑力劳动(智能)以及由此产生创新成果这几方面内容,并且将这些方面的内容和成果贯彻到经济活动中,获得经济效果。
4、为了顺利实现智慧化经济结构,本文提出“S”型(Social)财产权,即:社会成员财产权。(下文中有关简称为“S经济”、“S成员”、“S工作”等等)。
社会成员财产权,不是属于私人私有的,不是属于国家或政府所有,不是 属于某个厂商企业团体集体所有,也不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所有。
“ S”型社会成员财产权,属于全社会范围内符合条件(该条件就是“有能力 和贡献”)的、并且由这些个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加入S经济的那部分社会成员(“S成员”)。S成员的义务就是尽其所能地充实和发挥自已的能力(主要是智能)并作出贡献(取得工作成果);S成员的权利,就是有权从S经济获得与自已的能力和贡献相称的适当的报酬。
对于自愿要求加入S经济的S成员的资格要求并不高。在“能力”方面,一般地,只要具有基础教育(9-12年)中学学历者,即被认为符合资格要求。在“贡献”方面,依个人兴趣爱好特长去从事S经济所能提供的各种实践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适当工作并取得工作成果,就被视为作出了“贡献”,并按贡献大小获得适当的报酬。
各人能力和贡献有大小,再加上S成员数量众多,分布广泛,S经济在初期面临组织能力和资源量的限制,可以将S成员分为两类:一类是全职的成员,另一类是兼职的成员,全职成员一般具有较高能力或者是有时间得以从事全职的S工作。民营的S经济,有一个经全体S成员选出的管理人员集团,在网络组织企业型的S经济中起经营管理作用。
应注意的是,在S经济运作中,无须象常规的P型、C型经济中那样讲究各人的学历,资历、职务、拥有多少财产等等,因为S成员是按所要解决(发现、研究、探索等等)的“问题”来工作的。每个全职的S成员并不固定地隶属于S经济内的某个企业型实体,而是隶属于整个S经济。每个全职或兼职的S成员以多种可能的方式灵活地有流动性地编组,保持联系交流,共同工作于某个问题(课题)。小组内的各个S成员可以人在各地,但是从事于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多个小组也可以从事同一个“问题”的研究,这种研究方式称为“复式”研究方式,它具有合作互补(各人知识结构和能力互补)特点。当然,有谁拥有智慧财产权的认定,也是应注意的,在实施过程中保留必要的记录和依据。
所研究的“问题”,来自S经济的内部和外部(P型、C型经济)。
“问题”,表现在S成员的工作中。兼职的S成员广泛地分布在各行各业,在具体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会对各种现象、效应、原理引起关注,这种关注经过复式的有经验的S成员的交流和评估,从中会产生引发创新的“种子”。六类S工作的进行能够将无数普通民众吸引进入“学习、教育、交流、研究”的创新实践链,产出创新成果、人才知识和物质产品。
5、 S成员从事的工作,有如下6类:
1、评估:有关现象、原理、概念的观察评估分析、可行性论证、理论计算、谘询。体现全社会高水准的评估工作,是S经济工作的起点和关键。评估工作的质量,与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关。值得指出的是,“计算”虽然是有用的重要的关键的工作内容,但是并不能因为普通大众往往不具备高深的数学和专业的计算能力而排斥普通大众(包括只有9年基础教育学历者)以某种方式逐步深入地加入S工作(包括”评估”工作),因为概念阶段的定性思考通常具有比定量计算更为深入本质的重要作用和承前启后的意义。定性思考,包括各种猜想,假设、推测、创意等等。
2、开发:针对已确定的“问题”作进一步具体研讨,提出技术方案。
3、实验: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源(包括与S经济之外的企业、院所合作)研制原型产品,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产业化。
4、推广:技术推广的经济效果十分巨大,所需的人力很多。技术普及、技术传播人员属于技术推广人员。教师也属于技术推广人员,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当然是技术和知识的载体。学生经教育培训学习而掌握技术形成一定水平的智能,对于技术的普及和进一步创新发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一项核心技术,也会在许多相关领域得到应用并产生经济利益。又如,有许多种现有的生物工艺技术,可传授给年青人(特别是农村青年),经培训掌握技术,用于无数种农林产品。
5、服务:包括为S工作在设备、工具、材料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人员。医生负有为S成员身体保健的责任,所以,医生、连带地医院和医药业的一些相关人员都可归入“S服务”类,至于常规的药品生产可由P型,C型经济企业承担。
6、 实践:为了更有准备有成效地从事S工作,S成员需要广泛地接触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了解各个领域的现实,养成正确良好的人生观和心胸眼界、体魄、团队精神、办事能力和负责的态度。实践增长才干,实践活动导致有所发现,有所学习。实践活动的种类很多,如工业和农业的实验基地,创业基地,创新校园等等,在很多场合下也能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物质产品。
拿教育做例子,以班组为单位组成?[历移民,周?[世界各国,也是S实践的一项内容。实验基地和创新校园以学习为主,能容纳巨量的就业人口,例如,建立5万个“基地”和“校园”,每个2000人,吸收的就业人口数量达到1亿人,遍布于城乡各地,其生产性作用在农业中有竞争力。
在上述的第4、5、6类S工作中,兼职的S成员较多。也可以有研究性的学校和医院,如此,其中的医生和教师都成为全职的S成员。
S经济的财力来源,包括:
1、土地:最便利的获得土地的方式是:来自社会公有的土地。经由适当的管理机构,(例如政府)统筹规划,向人民代表大会(国会)提案,划拨若干土地给S经济使用,永久性使用。
2、税收:S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政府支持S经济,从每年税收收入中拨给S经济一部分资金,无偿免费地作为投资,交由S经济经营。当然,S经济也有自已的收入,不断壮大,也向政府纳税。
3、收入:S经济在组织结构上是网络型的企业实体,有自已的实验室,实验工厂,创业基地,创新校园,医院,技术专家等等,面向社会从事创新成果的转让和控股经营,S成员也可能有资询收入,这些收入大部分归S经济,相当部分分配给S成员作为工资,津贴、奖金、智慧财产权收入。
4、积累:历年的S经济经营收入和建设成果(房产、实验工厂、学校、农场、医院、研究机构等等)会使S经济的价值增长。
5、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S经济的六类工作(包括研究发展、推广交流、教育学习、医疗保健)都是造福社会大众的,同时S经济给自已的S成员(也惠及其家属)以高度的生活保障直至养老(S成员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实际上是终身制的,没有失业),所以,S经济也会从社会各界获得支持,得到各界人士的捐赠。这事实上是财富从P型私有财产转化成社会性的S经济财产。这里面包含着一项规律,即:随着P型、C型、S型经济的发展,原先的P型私有财产会不断地被人们自愿地自行放弃而转变成社会性的财产。由此预见,人类历史上的私有财产制度将不是“被消灭”,而是变得不必要了,而被人们不断地自行放弃而转入社会性财产。这是一个很长的互动过程的未来的历史阶段。到那时,那些社会性财产能更充分地为人们的经济利益服务。
除了常规的现场工作方式之外,S企业一般都装备有电脑互联网,很多S成员经由远程上网加入S工作,S成员在地理上分布更散一些。另外一个特点是,在S企业工作的S成员将会获得愈益增多的自由思考时间,其具体实现途径可以是每天只干比较少的固定上班工作时间,也可以是干一段固定上班工作时间,然后获得一段自由思考时间,例如:干两年的固定上班时间,然后获得半年的自由思考时间。在这半年时间里,S成员可自行安排他的活动。显然,一个有责任心的S成员在这半年里会充实自已,甚至也会接触或加入某项S工作。因为S经济有独特的财产权制度保障,才能这样做。
S经济财产,包括哪些财产呢?
答案是:S经济组织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厂房、校舍、设备等等。在生活资料方面:衣、食、个人用品不在S财产范围内,唯有住房是例外。住房应该由S经济所有,S成员仅享有住房的使用权,该”使用权”不能出售,不能自行转让或转租,也不能由子女继承,其子女只有随作为S成员的父母共同居住的权利,若S成员父母迁离该住房,则其子女无权继承享有该住房的使用权。
S经济视自已的经济能力而提供只有使用权的住房。由于工作性质,S成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使各地的S成员只具有住房使用权,因而就便于互换居住。需要流动时,S成员将住房交还给S机构,再经S机构安排,选择某套别地的同样性质的住房。反之,假如住房是私有化个人所有,然后才能使用,则这种方式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和交易费用是高的,不利于S成员流动,因为售房、买房、租房是颇费精力、时间和金钱的。
在S经济中,生产资料是公有的,由全体S成员所有,S成员的衣、食、个人用品等等可由S成员的工资等收入支付,所以,在S成员的生活资料方面,只有住房和医疗保健、教育这三方面的开支和消费,须妥为解决,才能使S成员无生活之忧,为S成员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应该尽可能让S成员享用永久性的住房使用权,才有利于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当然,S经济所拥有的住房的数量、质量是逐渐增加的。
根据S成员可以在电脑互联网上从事工作的特点,可以让一定数量的S成员择地而居,将住房建成“集居点”,将“集居点”与国内各个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考虑。不同的地区,代表着不同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经济成本和费用。因此,S经济的“集居点”可设在生活费用较低,当地经济又急需促进发展的地区,由于S经济有六类经济实体,其成员的住房建置需求及经济后果是巨大的。需要在城乡各地“广建房”。中国有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可大量吸收农民利用相对简陋的设备和合格的原材料大量地普遍地造”住宅”,然后供各地的S成员流动性地互换使用,在有空余的情况下,这些住宅还可用于可收费的出租、养老、游历性居住等等。所以,应该“多建房”,利益极大。
“广建房”开辟一个很??大的生产和消费需求。资金,可由S经济与当地的经济界合作共同投资。“住宅”,属于人们的核心需求,是值得投资的。
S经济的住房“集居点”规模可大可小,小到只有10多户,可建在城乡各处,这一特点可使我们摆脱“城市化”观念框框,甚至也摆脱“城镇化”框框,只要在”集居点”周围有一定的交通、水电、通讯、、当地供给(生活资料、食品)体系即可。
“城市化”不必搞得过密以致于不利于交通畅通和环境保护。根据末来远程交通系统必将出现这个因素,预期将出现由相邻(200公里左右范围)大城市组成的“大区”,在“大区”内的各城市内外应着重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个人立体交通工具和小汽车可通行于上述的“集居点”和城内各点,磁悬浮高速交通系统将各大区相联结。例如,在中国,可建设的大区有:1、北京大都会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2、上海大都会区: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3、广州大都会区;4、武汉大都会区;5、沈阳大都会区、6、重庆大都会区(包括成都市);7、西安大都会区;8、福州大都会区;9、昆明大都会区。
6、 为了深入认识S经济机制的本质,考察它是怎样产生的?
某些社会成员产生了某种创意,由于专业能力、资金、政府和企业经办人员的行为、制度规章的限制,组织领导能力,企业竞争和利润动机等等各种可能的原因,这种创意遇到障碍,难以进一步推动,因而这些社会成员觉得与其逐个地与企业和政府单位打交道,还不如与一个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机构打交道,而政府也应当支持这个符合专业化分工利益的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于是这个机构以自已所能获得的所有资源,组织最有进取心,最能干肯努力的社会成员对上述创意仔细考虑,进行逐阶段的自评估、开发、实验、推广、服务到实践各环节的工作。这样,一项有前途的创意获得成功的机会比较大,其交易成本比较低,费时较短。如果该创意不可行,中途会停止下来。若成功,则提出该创意的社会成员自然愿意按合同与该社会机构分享利益,这是个人、社会整体利益和该社会机构三方共赢的机制,该社会机构就是S经济组织。
在第二种场合,也需要产生S经济组织,这就是:社会上有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缺少高级人才,也需要创意和创新成果,S经济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第三种场合,社会上有着众多的有能力并愿意致力于创新的才学之士,S经济最适用于吸收这些人士从事创新,提高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植根于普通大众,吸引他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并且加入创新活动,保持联系,保持交流、有层次地逐步深入进行共同的研究,移风易俗,集思广益。
S经济,是一种经济组织,是一种财产权制度,也是一种产业,是社会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S经济组织内部是各种企业性的经济单位。
S经济产生了一种新的就业方式,以脑力劳动为主,适合并且鼓励各行业部门的工业化、自动化,凡因机械化、自动化而??出的劳动者,可以很好地被S经济机制所吸收。
在生产和消费方面,S经济重视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主张尽量按订货(按有效需求)生产。在消费方面,主张优先满足人们的核心需求,如衣、食、住、教育、医疗、文化、行、用等等方面的核心需求。认为伴随着核心需求的还有一种“附加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应过多地将资源用于满足附加需求。举例说明,尽量用公共交通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私人小汽车数量过多则成为一种“附加需求”。又如:某些饮料实际上是无须多喝的,这些大量生产出来让人们多买多喝的饮料就是一种附加需求。过多的附加需求对社会有所不利,因为它们占用一定的资源,资源是稀缺的,用在附加需求方面过多,则减少其它方面的核心需求可用的资源量,占用人们的可用于创新的时间。并不是任何一种就业行为一定是值得高度评价的,从智慧化经济角度来考虑的话。
S经济承认P型和C型经济的历史作用,三者(P、C、S型经济)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又竞争又合作,三者都是满足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关系中利益主体的需要的合理方式。S经济更加适用于发挥人的智能和知识,技术的传播使用,例如,教育、学习、医疗保健、可以通过S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向全世界传播,使更多的人受益,得到学习机会和医疗诊治机会是人们所急需的。因而,S经济的发展,所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如何充分有效地动员和利用各项生产力要素以公平地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物质产品需求。
在实践上,S经济能实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推动实现一种合作为主的相同利益型经济关系。所谓“相同利益”,指的是在各种不同的财产权关系中的社会成员都能获得某种经济利益,各人获得数量和质量有所不同的经济利益,但是从性质上说,这种经济利益是相同的。这不是说他们共同拥有所有权或共同享有使用权,而是说,其他人也能享受到性质上相同的这种利益。S经济不依某个社会成员的财产贫富状况如何而能够发挥该社会成员的能力并尽力给予其生活保障和经济收入。所以,时间越长,S经济将趋强。
亚当,斯密指出,在市场机制提供的激励下,自利的个人在交换中达到人们的互利或利他。S经济的特征是社会成员在利他的过程中实现自利,所以S经济是无利益冲突性的经济。S经济愈发达,S经济内外的人们获得的好处和利益更大。“林纳斯”电脑操作系统(Linux)的免费开放使用,将住房捐赠给S经济可使自已享有更多的“只有使用权的住房”选择机会,都是这方面的实例。
根据S经济的性质要求,S经济的目标或生产目的是:
经过创新和推广创新成果,去达到:
为社会成员提供高度的社会保障;
使每个社会成员获得更多的自由思考时间。
7、下面分析为什么S经济能实现“无失业”的经济社会型态?
首先,S经济着重利用和发挥人们的智能创造力,推广创新成果,使社会总生产增加,建立全球的生产和采购体系。然后,运用所掌握的资源,尽量为每个社会成员增加生活保障度,同时鼓励失业者进入P型、C型和S型经济。在S经济内部,有适合高、中、低级劳动力素质的各种工作,使这各种工作具有“生产”性和“服务”性。另一方面,促使要求社会各企业多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以增加对S企业的依赖,让S企业多提供最新成果给企业。这种过程反复进行,最终使社会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只需一部分劳动者就能运行一个“客观机构”进行生产和供给产品及服务,其他的社会成员则处在“学习—工作(研究)—实验—游历—文化活动”周期内,这样,社会就无须保留一个失业大军,经济中也不会产生大量失业人口。人才的流动和“替代”效应会大量发生。
8、下面分析为什么S经济能实现“没有经济危机”的经济社会型态? 在混合经济中,总的购买量少于总生产量,出现过多的生产能力,大量商品积压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严重的话,就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出现大衰退、大肖条,社会总生产量下跌幅度超过30%,持续几年。
从 S经济机制看,S经济产生了新的投资主体、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新的消费品类型和消费方式,尤为重要的是,出现了新型的财产所有者,即S经济。
实际上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具备S成员的资格要求,尽管各个S成员加入S工作的意向强度和活动程度有较大差别,S经济所需满足的需求是无限地大,而资源和产品当然是有限的,“有效”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当然也是一个有限“量”。所以,S经济一方面促使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其中包括致力于建成一个逐步成形的客观机构以便尽量稳定地按订货(所有个人在一定期间(例如一星期、一月、一年)预订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生产;另一方面在消费上注重扩大满足人们的核心需求的消费品种类及其数量,用社会性的财产权经济来吸收和容纳各种产品以完成消费行为。
S经济致力于逐步建成一个满足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核心消费需求的客观机构,这个客观机构包括全球供给系统和当地供给系统。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将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被吸收投入到S经济。由于这个过程的存在,使得P型和C型企业活动引起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强度被大幅度削弱了;再加上S经济推动的重点在于满足人们的核心需求的“有限制的生产”特点和社会性投资与消费行为的影响,使得经济危机和大肖条将被消除。至于局部的当地性的经济衰退,仍有可能发生以作调整。
放眼现今各国经济(例如美国、欧盟、日本、中国的香港地区)普遍面临的窘境:有生产能力和资源却不能用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有财富却不能增进人们的生活保障,每天营营碌碌却不能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没有时间也没有物质条件去做自已想做的事,诸如有理多时间用于休息,去各国游历体验大自然和人生,增加阅历,实现自已对某项事物深入研讨交流的兴趣,获得对各行业最新动态的新鲜有趣的见闻。
可见S经济和智慧化经济结构是解决当今世界经济问题的关键所在。哪一国先做、做得好,该国就受益。例如美国积多年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的电脑互联网经济,就是符合S经济和智慧化经济的本质或原则要求而产生的。机会和前景,不容放过。
9、 智慧化经济结构和社会成员财产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内容和方向,是受智慧化经济的规律所支配的。智慧化经济与社会成员财产权(S型)是相辅相成的。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今后将逐步转向以脑力劳动为主。在物质生产和供给方面,将逐步建成自动化的客观机构,只需少量劳动者操纵维护管理,因而工农差别,尤其是农民的艰苦的体力劳动基本上消失。城乡差别将缩小,各处将会出现高质量的“集居点”住宅区,乡村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将提高,大城市将变得更薄更散。
社会公有的土地制度比较有利于实行智慧化经济和S型财产权。效率高,易实行,交易费用成本低。
更加重视保护环境,节俭使用资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教育,将蓬勃发展。形成多样化的虚拟的、现场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方式。远程网络上的教学将普及,非如此不能低成本地将广大社会成员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到大学程度。教学内容将紧密结合各行各业的最新动态。学校设施除了服务本地学生之外,也要应付来自多国的国际学生的网上或现场的教学需求,包括住宿条件。学校是开放式的,学生可按兴趣能力组成班组。以班组为学习单位,按教学内容的需要,分段地轮流地在各国各地完成基础教育,学生在各个国家可亲身体验到外部世界的丰富性。教育,是知识工业和创新实践的产业。
医疗保健:应建立充足的医院设施。为维持适当的医生工资水平,注意从当地培养医科学生。象在学校和工业部门一样,应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制成各种“专家系统”医疗诊治软件用于网上远程诊治,建立有效的高质量、低价格的药品批发中心,为各国的患者服务。
旅游业将与教育、医疗、养老、工作(就业)相结合,将出现大规模的普遍的多个国家之间的流动移民人口,这就是新型的“游历移民”。
游历移民并不永久地或长期地移民在某一个国家居住,而是在其母国之外的多个国家轮流地只待一段时间(例如3年、5年),然后移居另外的国家。游历移民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有可能与国外企业有关,他可能借助于电脑网络从事工作,收入来自外国企业。养老者也是如此,他并不固定地在某一国待到老死。游历移民和养老者一样,都有自已的非当地的收入来源,然而他们居住在当地消费花钱,是有利于当地经济繁荣和科技文化交流传播的。决定养老者和其他各种游历移民(学生、一边游历一边工作者等等)是否能进入某个国家的决定权,可让当地政府为主作决定,因为当地政府最清楚本地经济的需要、利益和承受力。
住房,在社会成员财产权制度中有重要意义,它的“只有使用权”的住房将不但建造或购置在本国,也将大量地建造或购置在多个外国境内,以应付S成员环球性跨国流动的工作、学习时的住宿需求,如此,可避免付出高额房租,降低生活成本。
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养老问题受到P型、C型以及S型经济的多重保障和资助,人们将不再十分担心“养儿防老”,“养儿防病”之忧,因此各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将不断减缓,并稳定在某个数量上。全球采购和生产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国经济将加速合作融合。
以S型经济(与智慧化经济结合在一起)为主导的国家有能力低成本地扩展高质量的“教育—学习”系统和医疗诊治系统等等产品和服务于全球各地,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这种种产品和服务及其带来的技术传播效应,发展中国家将从中受益,在S经济的全球化活动中让本国的环境、资源更好地实现价值的增值,加快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跟上现代化步伐。
跨国公司及其投资在经济全球化中占重要地位。引导跨国公司多做一些满足人们的核心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资源是有限的,市场也是相对有限的,利润总额也是有限的,若干年后,各行各业的许许多多跨国公司的利润将超过它的投资额的许多倍。这将影响当地国政府的财源实力及其对本国经济事务的控制力。当地国应加强本国经济和企业的核心竟争力,保持经济发展方向,在这方面,S经济可发挥作用。
在S经济充分发展的状态下,“垄断‘将难于存在。没有一个大企业能长久地保持其技术垄断地位。S经济能较好地适应和配合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包括积极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带来更多的”教育—学习“设施和机会,提供更多的“医疗诊治”能力给当地民众增进其健康水平,提高工业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更好地保护环境和资源利用,建立当地供应系统促进本地经济的增长和繁荣,等等。
各国,无论是富裕的发达国家,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高收入的社会阶层,还是中、低收入的社会阶层,都能普遍地从S经济和智慧化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增进自已的利益,获得好处。
各国的战争行为将受到制止。浪费资源的军备投资和??大的军火武器储存(特别是核武器、生物化学武器)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任何一种战争都将被各国政府和民众有效地制止而终将趋于废除和销毁。
S经济和智慧化经济因素的增长,将加入推动的行列,促使人类国际社会早日完全彻底地消灭战争,消除武器开支(军备)。
在S经济和智慧化经济结构的推动下,物质财富的增长速度将加快,资源的使用效率将更加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将加快提高,在各国以及各行各业将引起和发生不同的实际表现和后果,可以作有意义的丰富的实证研究。
10 、对政治的影响
政府适当地将某些经济管理职能和经济资源转交给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以及社会机构(例如S经济),有利于更好地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发挥政府、地方、企业、民众的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对于从机制上防止和纠正某些政府官员的渎职和腐败行为也是有利的,又能提高政府的施政效果。S经济的目的与政府维护民众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目的是一致的。
S经济符合经济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虽然各国国情不同,多少不同地有S经济影响。
拿以P型私有财产权经济为基础的美国政府体系为例,各级政府都有自已的集体利益或者说代表着一种集体利益。联邦政府拥有自已的土地和企业,州和地方政府也都拥有各自的土地和企业财产,私人则占有全美国大部分土地。在土地和自然资源之外的企业和固定资产方面,大致上也是私有财产为主。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肖条持续多年的时候,美国政府借助于实施“新政”,其实是实施具有C型和S型经济内容特征的政策措施才摆脱大肖条。 美国经济现实中存在着P型、C型、S型三种财产权经济,所占比重不同。美国经济中不经政府而发生在社会成员之间的捐赠,是一种财产转移,往往用于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例如教育、医疗、研究、福利;美国社会提供的12年高中义务教育,各种各样的非赢利机构,从各方面得来的用于资助教育和研究的奖学金、助学金,这些都反映出S经济的实质影响。
多重的财产关系反映在美国政体上,形成多级交叉的民主选举制度以及经过精巧的法律程序规则安排而轮流取得政权的两党制。因为美国一直不能产生和存在一个第三党,而且两党高度一致,所以这两党差不多就是一党。没有第三党,有助于政治磋商妥协和选举任命,保持最富裕阶层的稳定。
S经济对中国的政府体系会有什么影响呢?
中国社会条件是适合于实施S经济的。中国有众多人口,社会主义制度,可借助于S经济和智慧化经济结构发展经济。S经济的发展,可有效地承担一部分原先由政府执行的经济功能。S经济成员将倾向于成为支持政府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
中国历史上官本位观念较强,影响仍存,权与利交织在一起,这对发展经济和科学文化有所不利。S经济将一部分资源从官员决策范围移走,将加强政府的行政效果,减少官员的决策失误、某些官僚主义的损害以及某些腐败分子的贪污中饱机会。政府应多专注于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建设、加强调控经济的实力,以均衡的经济结构达成比较“均富”的目的。
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S经济从事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属于对发展生产力很有益的人员,例如:教师、医生、工程师、发明家、科学家,学生,实验人员以及少量管理人员。不论你原来做什么工作,也不管你现在是全职还是兼职的S成员,加入S经济之后,尽管你可能没有什么职衔,但是你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确实是教师、医生、工程师、发明家、科学家、实验人员等等所做的事。
推行S经济,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科学文化教育水准。在这样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的民主选举将比较顺利。S经济有助于政局稳定,在稳定中求进步。在具体的选举过程中,S经济也可积极参与。例如,在乡、县级的选举中,可规定只有“退休者”才有资格被选为乡长或县长,这个选出的乡长或县长很可能是一位S成员。退休者已有自己的收入,多年的操守和人生观,不大会违法乱纪谋取私利。至于副乡长或副县长,可让别的合适者选任。主要权力在乡长和县长手里。干得好的副职,自然可循“人大”代表(或议员)或行政官员之途发展。
11 、对于文化观念的影响
S经济有助于培养民众的科学探索精神,敢于冒险进取的作风。
S经济促使人们改变对于物质财产的盲目追求和贪得无厌动机。形成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正确观念。
S经济促进文化的繁荣进步,从而增进社会的融洽合作气氛,奋发向上。
S经济增进各民族、各国的人们的相互交往、相互的理解,使世界真正地成为“地球村”,和平繁荣,进步发展。
后记(谈本文写作经过及发表感言(2006年2月23日)
本文“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没有失业、没有经济危机的智慧化经济结构和有条件的社会成员财产权制度”初稿完成于1998年2 月,其中已经提出了关于智慧化经济发展的三项关键内容和规律(智慧率、社会安全保障率、物质资料(生产资料和生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供给的自动化率)。
本人1950年12月生于上海,1966年初中毕业于上海市长宁二中(一所普通的中学),中学时期爱好科技,兴趣广泛。文革时期面对并思考经济现象和理论。上大学之前曾报考北京大学研究生。在1978级(1979年—1981年)两年制大专的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学专业学习期间,读了不少经济学文章,毕业后,曾报考复旦大学经济学研究生。
1988年5月赴美国。写作本文时,文中论点和概念由自已多年来独立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和提出。在写作本文第二稿(于2002年2月17日完成)时手头有两本参考书,其一是1995年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评说中国经济与经济学发展”;其二是199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茅于轼教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以及历年来阅读中、外各类文章时作的一些笔录和心得,因而在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及范畴方面考虑到了前一本书里内容所达到的程度;在概括说明美国各类财产权比重方面沿用了后一本书(茅著)里对美国经济财产权方面的一些说明及其具体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茅教授在该书前言里指出“本书所用的统计数据,除特殊注明者外都取自:Statistical Abstract of United States,1992”。借此机会,本人对上述两书的作者(经济学家们)深表谢意。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本的新型的混合经济结构,它包括三部分:一、P型(私有企业财产权经济);二、C型(程度不同地实行集体的国有或公有财产权经济);三、S型(社会成员财产权经济);在这三型混合经济结构中,“创新”对于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具有本文所提出的S型性质经济的三型混合经济结构,更能使“创新”活动发挥独特作用,取得更重大的成效,这将体现在人类通过全面贯彻“创新” 活动而更有成效地创造物质财富,包括创新出资源(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等),进一步地,人类社会长久以来所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必将经由“创新”活动及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结构和财产权制度而得到解决,所有社会成员都将享有免于匮乏的物质生活条件。本文分析了经济社会的众多方面(包括人口趋势、产业结构、生产和消费等等),认为S型主导的三型混合经济结构将是没有失业、和没有经济危机的新型的经济发展过程,因而这种三型混合经济结构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国情不同的各国经济和促成世界和平。
本文第二稿于2002年2月17日写成后,立即寄给了在北京的一家世界经济方面的杂志社(未获发表),在2002年3月份本人返沪时从上海将本文第二稿寄给了当时的中国政府总理朱?g基,还寄给了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位市委书纪(当时见报载该市在倡导“学习型社会”)。本文初稿曾于1998年2月传真给当时的中国政府总理。本文写成后,本人从事个人发明活动之余仍继续关注各方面的文章,在最近一、两年里看到了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有两位美国作者的著作:其一是早在2002年5月出版的“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 day Life”,作者是: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的Richard Florida 教授;其二是美国管理学权威 Peter F.Drucker 先生写的“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于2002年7月由纽约的Truman Talley Books出版。
本文初稿距今已有8年;第二稿距今也已有4年。本文第二稿曾寄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进行交流。本文内容的预见性和正确性应该而且继续经受时间和现实的检验。这方面仅举数例如下:
近一、两年来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兹先生主张实行普遍性的大学教育。
最近(2006年春)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edialab)主席尼古拉斯.尼葛洛??蒂(Nicholas Negroponte)向全球宣称,100美元一部的便携式电脑(用Linux操作系统)将在2006年年底面世,以非营利方式以其成本价供应给全球十亿贫穷学童(包括中国的)。
本人于2005年夏天(8月份)提出了建立一支联合国军的设想和方案,此方案的实施是不可避免的,将导致消除战争和军备支出,消除武器交易,并且与P、C、S三型混合经济一起促成世界各国和平繁荣合作发展的前景。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