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制作的惊世骇俗电影《达文西密码》(也译为《达芬奇密码》),在全球甫一上映,票房就频传捷报,首四天便收回一亿多美元的制作成本。人们在抗议、抵制和好奇、惊叹声中涌进电影院,连带的,三年前就雄踞畅销书排行榜的原著小说,也以43种译文版本征服全球好奇读者。据说电影和书都已把《哈里波特》比了下去。
如果说这样一部描绘耶稣娶妻生子,以及把“圣杯”理解成怀着耶稣孩子的玛利亚·玛达肋纳(基督教译为“抹大拉的马利亚”)、说“圣血”即是耶稣的后代血脉,从而颠覆了两千年来全球基督徒正统信仰的“异端”小说和电影是多么令人惊骇,那么,在小说风行三年、电影一炮而红之后,竟未引发像不久前回教先知漫画事件那样的流血抗议和暴动,实在便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类文明进步。
须知,回教漫画仅仅是伤害了回教徒的感情,而《达文西密码》在普遍信仰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欧美和拉丁美洲国家上映,却是可能动摇广大基督徒的信仰,情况严重得多,尤其须考虑到,电影比小说更通俗、更深入大众。然而,梵蒂冈和多数国家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会此次在抗议中不忘节制,甚至在抵制中也顺势参与这个热门话题的讨论,于是,人们除了生活中平添一点热闹和宗教知识,丝毫不闻腥风血雨。这个现象真是弥足珍贵,它向世人昭示的是容忍与宽待,而这正是人类始终最缺乏的高尚情操。
本地区以回教徒居多的国家如印尼和马来西亚对这部电影一刀不剪批准上映,也是意义非凡,不仅没有任何动荡,相反还引起部分回教知识分子反思自己的宗教和社会为什么在面对同类情境的时候就不能有这样的宽容?在印尼天主教会表现雍容大度并自信地认为这部电影不足以动摇信众的信仰、抵制徒然制造更大的渲染后,印尼有报章发表社论给予高度赞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教会团体则曾力促禁映而未成,在新加坡,最终只促使《达》片被列为16岁以上的限制级电影。平心而论,政府不禁映是明智的,这个世界的不同国家、不同族群已不可能彼此隔离,如果不学习并习惯于容忍与宽待,就只能让“文明冲突”成为人类摆脱不掉的诅咒。如果每一宗教都只允许“加法”的话,最终冲突如何能免?因此,何妨视《达》片为发挥调节作用的“减法”?有加有减,于是和谐。
其实,此事带给人类的启示,又何止在宗教而已?在政治、社会、生活方式等等方面,何尝不也需要学习容忍——假如还不能做到彼此欣赏的话?
越是善于容忍“异端”“异族”的社会,就越长久;越是善于容忍“异端”“异族”的文明,就越强大,也越和平。提高社会的成熟度、提高文明的水平,这过程是需要学习、也可以学习的。18年前的电影《基督的最后诱惑》,就曾在西方掀起抗议浪潮;几年前本地电视剧仅仅因为出现“和尚”言行不合出家人的修行,也曾引起部分观众愤慨,喧腾一时。类似例子,不胜枚举。然而,宗教的圣洁和力量假如必须诉诸人类的愤怒和暴力才能体现,则宗教也就不那么伟大了。
容忍当然并不等于可以随意亵渎。让电影广告中的耶稣画像在地上任人践踏,是应该避免的疏失,但是,“不同意见”的认定必须绝对从宽,“亵渎”的认定必须绝对从严。如果标准订颠倒了,则不同意见都成了亵渎,容忍也就永远高不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