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印度竞争 中国应先戒掉自满情绪
据中国经济网消息,亚洲“象”和“龙”之间的差别和相似之处都很显著。两国经济增长都很快,农业经济都很落后,同样面临如何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的问题。印度财政部高级官员普拉蒂普·K·戴伯说:“从根本上看,印中经济是互补的,而非竞争性关系。”
过去25年中,中国的人均收入超过了印度。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资、新科技和高级管理人才,这一切使中国变成全球制造中心。而印度拥抱全球化的节奏却没这么快。中国去年吸引了603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而印度只有75亿美元。
印度总理辛格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邻国提供了范例。在5月举行的亚洲开发银行年度会议上,辛格说:“亚洲国家应从邻国的成功中互相学习。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中表现很好,高增长率让很多国家异常羡慕。”印度正和中日韩就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这是印度为推动制造业所制定的政策的一部分。
但许多印度官员并不赞同在制造业方面追赶中国。他们希望印度集中自己的优势,发展软件、服务产业及其他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产业。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中国在2006年至2010年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年均9%,“中国经济的增长率仍将在未来20年内高于印度。中国能很好地将受过训练、廉价的劳动力和外来资本结合起来,这是其优势所在。”
不过有专家认为,从长远看来,印度相对年轻的人口、完备的法律体系以及有国际竞争力的私营企业将使其对中国拥有优势,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黄亚生(音)说,中国应向印度学习“缓慢而平静地崛起”,通过逐步改革消除经济运行中扭曲的部分。
中国将GDP的50%投资于工厂和设施建设,尽管比率很高,但储蓄率更高,这刺激美国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黄亚生说,中国将被迫反省自身经济模式的缺点,并戒除上世纪90年代染上的自满情绪。“除非中国进行大胆体制改革,印度将在未来20年后超过中国。不过,印度崛起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中国。”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