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在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表示,教育本来就是公共产品,中国绝对不能按照市场经济办教育,发展教育只能靠政府,政府就得花钱。
相信张保庆的话会受到许多人的鼓掌欢迎。事实上,张保庆不过说出了一个古今中外,几乎大家都承认的道理。国外先不论,就说中国古代,一般来说,中国自古以来,教育的主体就是私学,但在漫长的几千年中,似乎也没有人把办教育者认同为商人。相反,即使是一个乡村私塾中的破落小秀才,都不妨碍其可以得到乡邻的尊重,所谓师道尊严就是这幺一回事。
然而,近年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教育却迅速的商品化了,最直白的表现就是,入学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而且这种现象似乎在素质教育阶段更为明显一些。只不过交易的形式不是一般的商品买卖,而是换了一个择校费、赞助费以及“乱收费”等等名称不一的说法。
即要教书育人,又要作买卖赚钱,在这种现状下,学生和学校的关系事实上已不仅仅是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这幺简单了。从学生来说,学生即是被教育的对象,客观上又是学校赚钱的工具;从学校来说,学校即是学生的教育者,又是学生所购买的商品。
从工具和商品的角度而言,其内在价值显然是功利的,是利益至上的;而从教育者和被教育对象而言,其内在价值又应当是超功利的。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上述两重身份的扮演,事实上都存在着内在价值追求的矛盾。在这种矛盾的折磨下,中国教育就好似患了人格分裂症一般,时不时的会表现出一种病态,教育领域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说是病态的某种具体症状。
无疑,如何协调解决这种内在价值的矛盾,是现时学校和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又由于客观上学校天然的处于强势地位,因此,矛盾能否解决,关键便在于学校一方。理论上或许可以说学校只要不过于功利,就可以解决这种矛盾,但令人遗憾的现实却是,学校并非现实中的圣人,因而往往情不自禁的会过于功利,也因此造成了学生事实上的被牺牲和被利用。
表面来看,这种牺牲的后果是上学贵,但笔者以为,对于学生真正的伤害恐怕更在于学校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学生的一种功利的价值观。毕竟,很难相信一所功利的学校能够培养学生树立起超功利的价值观。而这在笔者看来,这才真正是百年害人。
人,不应当是商品,也不应当是工具;同时,人也不应当仅仅是功利的动物,也因此,学校首先必须超越功利。办教育不能是搞商品经济,一个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时代却又会轻易的忘记? (转自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