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来稿:《王者之言》(016)
第二章文化史定律
五、略论文化的三命运
142
音乐代表某种高度的内心和谐状态。即使这音乐狂暴、骚乱、惴惴不安、充满痛苦的痉挛──也还都是内心意义的某种和谐。没有这内在的和谐,音响怎能变成音乐?如果那样,任何一种音乐,都是难以激动人心的。
音乐于是成为“内心的秩序”;足以与“礼”这“人世的秩序”交相辉映、水乳并融。此中义理,早在《礼记·乐记》中,有充分的古典阐释。
音乐是文化的激动人心的象征。每一个民族的庙堂音乐,都代表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灵;每一个时代的流行音乐,都代表这个时代的历史记忆,及其对未来的希望。某种文化的“特质”(如果真有这种玩艺儿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体现在它的音乐色彩、音乐形式、音乐方向、音乐所表达的欲望上。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民间的主流音乐是缺乏超越性和终极关怀的、而且是现世意识主导下的享乐主义的“靡靡之音”。
143
一旦内心的秩序(“乐”)与人世的秩序(“礼”)这两极之间发生了姐龋;内在的灵性与外在的规律怒目相向,文化的和谐状态就完结了;代之而起的是文化的分化状态。这分化给人们以繁荣昌盛的印象,并倔起旺盛创造力量。于是人们说,这是文化的“黄金时代”。继文化的大分化时代而起的,则是文化的分裂状态;这时,文化的这一部分试图吞噬文化的那一部分;文化的某一枝桠试图毁灭文化的其余枝桠。各部分、各枝桠之间的互不沟通、不屑理解、对垒分明、亟欲决一生死……最后,某一派别胜利了,在其枝桠意义上,然后吞并、消化了文化的其它“残存”。
一场伟大残酷的扫荡战,就要展开了!继分化分裂的时代而后,风起云涌。韩非子的《五蠢》,是一部典型的宣战书。在硝烟弥漫的厮杀后,巨大的世界帝国的绝对统治的帷幕,就要降临。对此,无须好与坏的评价,只须有与无的事实描述。
144
和谐时期的文化主流及基本世界观是“宗教”;它的统治方法的基本倾向,是军事性质的。分化时期的文化主流及其基本世界观是”艺术”;它的统治方法的基本倾向,是商业性质的。分裂时期文化主流及其基本世界观,是“科学”;它的统治方法的基本倾向,是政治性质的。宗教带来和谐;艺术带来分化;科学带来分裂。因为它们分别提供了“凝聚力”、“分化力”、“离心力”。伟大的政治创举,是产生于反抗文化分裂状态的努力;普遍的商业冲动,则是对文化分化状态的反(所以商业主义,是一切高级文化的致命伤。)而频繁的军事活动,是对文化和谐状态所带来的深刻寂寞无聊进行的排解。
──这就是历史的“阴阳面孔”!
145
大众的科学,是强化政治的有效手段;大众的艺术,则成为商业的广告;宗教为军事活动的惨酷性质,涂上一层神圣的色彩──凡此种种,真是各得其所。
任何文化,都是逃不脱上述的连环宿命;甚至甘心于此,陶然自得;甚至乐于孵化出文化之蛆!
过于热烈的“文化阳光”,孵化出繁殖过度的“文化之蛆”:这是一幅幅现代市民的生活的“疯狂剧照”。而这些“文化之蛆”,正是“文化生命的内在机制”埋伏或是派遣来彻底解构其文化机体及其一切创造品的。好一幅可敬可畏的宿命图画!
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从粮食到石油,从电子装备到心理兴奋剂一一使得人口疯长,人们的活动目标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类似某种生产过程;于是,酒足饭饱、肥肥胖胖的家伙,越来越感到精神空虚和焦虑不耐烦。因为精神力量本来是为支持身体力量的不足而准备的,如果身体上的困难降低到零,那精神反因无用武之地而变得狂躁不安了,这就叫“饱暖思淫欲”。-一这也是文化史上必定要发生、必定要来临、必定要过去的“能量大释放时代”。一个疯狂的解放、宣泄的时代:它注定要将历代的文化积累、心理积累、精力积累总之是能量的积累,统统挥霍殆尽;迎来一个苍白无力和气息奄奄的“虚脱的世纪末”。在新的世纪中,将有许多极端的心理事件和一些富于征兆性的事物来临,落在四散惊逃的人民的头上。他们将为其父辈的纵欲无度的“大释能”,付出可观的、惨不忍睹的代价。
146
这不仅是关乎“善恶”的永恒问题,而首先是哲学意义“历史力学”的课题,此消则彼长,此长则彼消。
“体验”是什么?体验是最大的虚无:人人都有其“独特的体验”,只是自觉与否而已。人人都有其“独特的体验”,只是敏感程度不同而已。而人人都有的东西,不会是价值很高的东西,所以,问题不在于“体验”,而在于“体验了什么”。一个人的体验既不可被人感知、也就无法做为真理受到举世接纳,又如何征服人心、催化历史、陶铸天地?那么它的“意义”又何在呢?不求遭到无谓的理解,这是对的;但还是要取得支配历史的地位,否则,除了徒然还是徒然。
147
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标榜为“反对唯心主义”的,术士而已。巴比伦的星象家(天文学家)、古希腊的发明者(科学家)、印度的巫师(数学家)、中国的方士(化学家)、近代欧洲的发明家们……并不是客观主义者,但确是十足地道的“唯物主义者“。因为他们对自我心灵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身外之物的信仰上的。同时,他们对自己官能可靠性的信仰已经远远超过智慧的范围。所以,适度的“怀疑主义”的智慧补剂对他们的心智是利大于弊的。因为,即使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多数情况下也是建立在对“社会法则“的认识基础上。随着社会变化和社会法则的移易,自然规律也永远处在变化不定的状态。
148
远古的神话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再具备道德的性质,它原先包含的压抑精神、约束行为的功能,已经结束。
近古的宗教则以自我克制与道德异化的形态,垂范至今。因而,神话是失去仪礼的言语,类似童年的冲动。宗教则是固守仪礼的教义,有意无意的过年的规范。
突破仪礼拘束的神话,近乎天启。作为一切新文化的前兆,为蓬勃有力的生活,提供最持久的动力。高级宗教则相反,它的起源是为一个衰竭了的居民实体提供定心丸;为精神阳痿的民族,开出一帖内在充实的补药。
千万不要混淆清晨(原始宗教),与黄昏(高级宗教):尽管二者都是朦朦胧胧、神秘动人。它们中间,毕竟还隔着一个热闹非凡的世俗主义时代,那也是主权国家横行无忌的日子,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启蒙轴心。
庄严而肃穆、寒冷消沉的夜!现在,我们陷入了衰竭与颓废的时代精神:当文明衰竭与颓废时:
A、讨论多于决策
B、清谈胜过行动
C、规律压制创造
D、优柔寡断的思想取代了敢打敢拼的行动
E、宣传代替了哲学
F、权力上的等级取代了赤子真情的力量
G、社会习惯强求一律、杀害忠良、鼓励背叛
H、社会舆论与创造历史的人们之间,形不成正面的反馈
0
全部评论 |
|
|
实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