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冼岩来稿: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

www.creaders.net | 2007-01-15 16:39:0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冼岩来稿(原题:2006中国人文关键词之“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教师节改期”):

一,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即使以现代媒体之技术先进与触角灵敏,也难免遗漏一些可吸引大众眼球的热点。因此,上海重写历史教科书一事首先由海外媒体披露,然后再出口转内销且热销,并不令人奇怪。9月1日的《纽约时报》刊登一篇名为《毛去哪里了?——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的报道指出:上海的新版历史教材“聚焦于叙述经济成长创新和外贸以及政治安定,尊重多元文化和社会和谐等,曾被视为历史转折点的法国大革命和布尔什维克不再受到高度重视……在高中历史课本中,毛泽东甚至被压缩到只在介绍国葬礼仪的组成部分降半旗那一课出现”。

如此重写历史,经媒体披露后,理所当然引起舆论轩然大波。批判与支持两方壁垒分明,批判方指责新版教科书“消解历史”,以迎合“楚王好细腰”;支持方称这是“历史学的进步”。在辩论的主要阵地——网络,批判一方声音宏大,支持一方其音轻微、甚至有些含糊其词。面对众多指责,新版教科书编辑人避重就轻,甚至顾左右而言它。真正响亮而理直气壮的辩护,发自朱学勤教授。

作为上海大学历史系的教授,朱学勤一面声明拒绝通过全国统考招收研究生,另一面又为新版教科书的发行欢欣鼓舞——个人与现行体制的这种复杂关系,或许是我们这个尴尬时代的尴尬之一。据朱教授说,以前的教科书是狼奶,训练出来的是狼;新版教科书才是适合于朱教授学生饮用的人奶。

朱教授举例说:过去的历史教科书教给学生暴力,所以文革时的红卫兵才会用暴力手段报复他们的长辈和老师——朱教授的这种“文明、开放、面向世界的思路”,人们并不陌生,国人总是被不断告知:如果揭露腐败,就会教会官员腐败;如果披露社会阴暗面,就会让没见过狼奶的人起而效仿。

朱教授进而声称,旧教科书妨碍了学生们“进入历史”。他说自己的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就要从头更换知识体系。换言之,如果要做朱教授的学生,必须先接受其“人奶”洗脑。据说,“大多数研究生最后还是能跟上来”,因为朱教授会“启发调动他们的生活记忆”——人们相信,这是朱教授教育其孩子的有效方式,喝人奶或洋奶长大的人,“生活记忆”可能会印证朱教授称之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共识”的历史观;但那些生下来即能感受到“人吃人”的生活压力、甚至无奶可吃的孩子们呢,他们的“生活记忆”又将指向何方?

不要以为“人奶”就一定是甜的,那也得看对象。例如新版教科书在谈到林则徐禁烟时,即表现出要“吃人”的尖酸刻薄,原文是:“现在回过头看林则徐在钦差大臣任上的所作所为,他其实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强力禁烟举措给国家招惹的战祸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其禁烟所选用的是最简单、最粗暴,也是最不要动脑子的专制政府一贯使用的愚蠢方法……”——当然,新版教科书绝不会以同等口吻来谈论美国总统林肯不惜挑起南北战争以统一南方的“愚蠢方法”,因为那样做无疑会沦为朱教授们眼中的“狼奶”。

社会上存在不同的人,对事物有着不同理解、不同诉求,这无可非议。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社会的教育权、话语权已落入部分精英掌中,他们正力图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大扭曲、大曲解、大减化”,按他们自己的需要来重塑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这才是新版教科书引起广泛争议的原因。有网络调查显示,逾八成人对新版教科书持反对态度,这体现了民心所向。当然,按喝过洋奶且正在制造人奶的朱教授之逻辑:这一人心向背本身说明这些人的思维方式还在一、二十年前接受的那一套历史教科书的束缚之中,是过去阶级斗争为主线的暴力史和革命史教学的结果——看看,预先将对手设定为“狼奶”,就是方便!

二,教师节改期

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佛道儒是中国千年文化主脉,儒家更是此主脉中之主干。以一人之力而成就数千年文明主干,没人能否认孔子的伟大贡献及其思想文化价值。孔子形象不但深入全球华人心中,更赢得全世界范围认可。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教师节、马来西亚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正因如此,今年以来,康晓光、陈明等著名学者及不少海内外名人在中国大陆联合发起了“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的倡议,形成浩大声势;在今年全国政协会上,魏明伦、李汉秋等政协委员也提出了教师节改期的提案。对此,教育部有关人士回应称: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已有20多年,这个日子目前深入人心,不应随意更改。

笔者赞同教育部的意见。教师节并非全民节日,它对应一个特殊群体,应尊重此群体已习惯约定俗成的意愿。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作为千年文明的正宗传人,对孔子应有不同于海外的理解、定位与尊重。在中国以外,人们或许主要对孔子的教育成就印象深刻;但作为中国人,感受更深的应是孔子的精神文化价值,因为它已融于我们的血脉之中。教育只是孔子毕生成就的一小部分,以教师节推崇孔子,失之于器局狭小。数千年以返,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孔子与莫大焉。“孔子”这一显赫的名字已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孔子诞辰应成为全体中国人的节日。以此观之,将孔子诞辰定为“中国文化节”,才恰如其分、得其所哉。

今日中国急须文化与道德重建。在物质财富快速增长的背后,国人的精神却越来越困惑、混乱。价值重建需要有其由来,遗憾的是,当代中国并不足以为这种重建提供资源。无论是文革十年浩劫,还是改革二十多年物欲横流,都只是价值沦丧的渊源,不能成为价值重建的养料。剩下的源头只有两个,要么源于古,要么源于外。

从今日中国视角观之,无论古、西,都各有其精华与糟粕。近一个半世纪的落后与屈辱,使中国人将缘由上溯到老祖宗,乃有五四时代的灭儒反孔、文革时期的“破四旧”,传统文化的声誉、地位跌至顶点;与此同时,西方300年来的富强彰显了文明优越,西方思想文化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当代中国的强势话语。

但是,如果仅仅在西方文明的基础上构建今日中国人的价值与文化,难免失之偏狭。不收揽中国人自己的文明传承,价值重建始终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来也浅短,其去也无力。更何况西方文化转渡中国后,还存在水土不服的难题。新世纪以来波及全社会的“改革反思”,部分即是对照搬西方模式的忧思。在此背景下,乃有一批仁人志人,怀家国之忧思,痛心疾首,发出了重振国学、复兴儒家的继绝之音。

按笔者理解,主张在今日中国复兴传统文化的人,并非即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了宇宙真理、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而是认为:新价值、新文化的重建,需要多种元素参与其中、实现互补。在当下西强古弱的悬殊背景下,只有放大传统文化的声音,才能保持各精神要素之间的平衡,新价值、新文化才能既适于中国土壤,又合于时代需要。

要放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推崇中国文化的伟人孔子,是既直截了当又能获海内外广泛认同的捷径。当此以儒家为主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引舟待发之际,将孔子诞辰定为“中国文化节”,庶几可不负先贤与后人千年之望!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