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对比温家宝和赵紫阳给香港学生的信

www.creaders.net | 2007-06-15 09:44:45  明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上星期,不知道是否因為适逢香港回归10周年,又或者「六四」前夕,总理温家宝罕有地给香港小学生亲笔回信。温总在信中提到,希望学生从小爱国家、爱香港、爱人民,更强调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勉励同学努力学习,并说香港的未来是属於他们的。

素有「平民总理」称号的温家宝,一向喜欢以书信与民眾沟通。在今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他便提及自己曾收到江西小学生的亲笔来信,看罢即回信,勉励他们「茁壮成长」。去年9月,温总又给北京一间山区小学的学生回信,祝愿他们不断进步。同年7月,他亦曾回信给成都小学生。温总亦曾回信给父母因爱滋病病逝的内地孤儿,以及在新西兰的华侨。

其实温家宝并不是第一位回信给香港民间的总理,早於24年前,当时的总理赵紫阳,已有回信给当时的香港学生。更令人意外的是,谈的不是「知识改变命运」这类永远政治正确的东西,而是高度敏感的「民主」议题。

事缘1983年,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一时间陷入僵局,更触发了所谓「9月风暴」,港元暴跌,市民到超市抢购日用品,霎时间人心惶惶。港大及中大学生会鑑於事态严重,遂先后致函当时的赵紫阳,在赞同民族回归的同时,要求给予香港民主自治,来稳定香港局势。学生原本对此都不抱太大期望,毕竟国内文革才结束不久,中国长久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一个封闭专制的政权。

但结果却出人意表,1984年3月底,赵竟然覆信中大学生会,承诺:「你们也可以完全相信,中国政府在解决香港问题过程中所採取的政策和措施,一定会符合香港同胞的愿望和利益。」并已将中大同学的意见,「交有关部门认真考虑研究」。

5月30日,港大学生会亦收到赵的覆函,信内表明:

「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是我国政治生活的根本原则。将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民主化的政治制度,即你们所说的『民主治港』,是理所当然的。」

较早之前,港大的致赵紫阳函中,曾将「港人民主治港」解释為:「坚持港人民主治港的原则,而中国不干涉香港内部事务,将来香港地方政府及其最高行政首长应由市民普选產生。」

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书面方式,表明对香港民主化的肯定态度。

赵信是一个里程碑,它标誌中国政府领导人愿意直接与香港民间团体沟通,中大学生会在收到覆函后所发的新闻稿表示:

「希望这种书信或直接沟通方式,以后能继续得以发展,因為这种方式能更方便一般香港市民表达意见,而中国政府亦应对这些意见加以重视。」

可惜,这种双向沟通方式,却无以為继,到今次另一位总理温家宝的回信,一隔便隔了24年,而当年「港人民主治港」的承诺,至今仍然遥遥无期;双普选的步伐,仍然举步维艰。 (香港明报)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