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www.creaders.net | 2025-06-30 23:07:54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钟原评论分析文章:6月底的中共政治局会议仅公开了一项内容,即设立“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该机构的有关细节并未透露,但等于原来的决策机制被正式取代了。这是中南海变局公开的一大关键信号,《求是》杂志借用习近平的文章大谈“团结”,暗示了中共高层权力的激烈博弈,而四中全会仍没有确定召开日期。

  政治局的权力被转移

  新华社报道,中共政治局6月30日开会审议《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这是此次会议唯一对外公开的内容。

  会议称,设立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推动重大任务落实的重要制度安排”。

  这是极度异常的做法。按照中共党章规定,“党中央”指中共中央委员会,每年一般开会一次,闭会期间,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代表“党中央”,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通过中央委员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主持中共的日常工作,直到下届中央委员会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为止。

  四中全会尚未召开,也没有确定开会日期,那么中共政治局、政治局常委和总书记、书记处等机构,应该继续代表“党中央”主持工作、进行决策。中央委员会尚未产生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和领导人,却出现了一个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并通过政治局会议设立,显得极不寻常。

  新的决策机构的权力应超越了政治局,否则就没有必要设立了。政治局、政治局常委的决策权被新机构取代,还通过政治局会议确认,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总书记、书记处都同意把权力转移给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可见这一机构已经掌握了中南海的实际权力。

  新决策机构的相关信息是模糊的,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也并未公开,但可以明确的是,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总书记都要听命于新的决策机构。

  政治局会议还称,要“进一步规范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立、职责和运行……对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这番话等于明确,新的“党中央”产生了,原因是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决策不够“规范”,因此新的“党中央”将负责今后的重大决策和落实。政治局开会的主要内容,竟然是正式转移权力给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政治局“禅让”权力给新的“党中央”?

  政治局成员们应该不是每个人都真心情愿地交权,按照中共党内斗争的一贯做法,恐怕是政治局成员们的身家性命都被新的“党中央”掌握在手里,不得不同意交权。

  这样的变动对外是突兀的,于是会议称,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要对重大工作实施“更为有效的统领和协调”,但又称做到“统筹不代替、到位不越位。”

  新的“党中央”明明“统筹”了重大决策,代替了政治局,却称“不代替”,还称“不越位”。这似乎是为了给新的“党中央”讨一个说法,即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总书记名义上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动,但实权被转让给了新的“党中央”。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中国古代王朝的禅让制,指在位君王让位给更贤能的人。

  政治局会议称,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要“提升决策议事质效,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还称要“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务求实效。”

  这似乎在进一步解释新决策机构产生的原因,也等于贬低了以往政治局的决策,有点像权力被夺后,模仿“禅让”模式将权力“禅让”给新的“党中央”、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禅让并非都是在位君王情愿的。最初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被认为是真正的禅让。之后更多所谓的“禅让”,都是皇帝被迫退位、被取而代之,比如周静帝宇文衍“禅让”隋文帝杨坚、隋恭帝杨侑“禅让”唐高祖李渊、周恭帝柴宗训“禅让”宋太祖赵匡胤等,还有清宣统皇帝宣布退位,禅让给中华民国。

  新华社称,会议还研究了其它事项。新的决策机构设立后,应该马上就行使了权力,决定了一些事项,但暂时不能公开。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2025年3月8日,中共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服务员拿走习近平的茶杯。(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谁是新决策机构的权力核心?

  6月30日下午,中共政治局集体学习,央视画面显示,这是一次规模更大的政治局扩大会议。23名政治局委员现身参加,仍未见何卫东,苗华自然不能再出现,但军委委员刘振立、张昇民在座;还有各部门官员总计约56人,是政治局委员人数的两倍还多。这比5月份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人数又大幅增加,有不少新面孔。

  假如这些人就完全代表了新的决策机构,似乎并无必要就此专门设立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更没有必要搞一个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工作条例》。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总书记仍然可以按照惯例决策,只是更多听取政治局以外官员的意见而已,但决策权仍在政治局。

  新决策机构的设立,意味着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决策核心层,更多官员应该是来参加权力交接仪式,明确今后需要听从谁的命令。

  此次会议因人数众多,另外增加了两排座位。新增的两排座位中,第一排坐了9人,第二排仅坐了5人;蹊跷的是,第二排剩余的空座位没人坐,桌上却摆放了文件和茶杯,茶杯的盖子还放在一边,似乎有人坐过,但离开了。

  这几个座位的人可能参加了上午关键的政治局会议,但没有参加下午作秀的政治局集体学习。这几人既不是政治局委员,恐怕也不是普通官员,否则不敢随意缺席,此时应该也不会愿意缺席如此难得的场合。最可能的就是数位中共元老在上午的政治局会议坐镇,下午党媒进场拍摄无关紧要的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中共元老暂时不想露面,所以没有参加。他们恐怕就是新决策机构的核心,而且仅是数位。

  习近平讲话提到了中央“八项规定”、反腐败等,但未提党中央“核心”,也未提“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

  2018年9月,政治局提出了“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和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今随着新的决策机构设立,习近平的“核心”恐怕彻底不存在了,原来政治局的“党中央”职能也被取代了。

  2021年11月,中共正式抛出“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和确立“习思想”的指导地位。现在“两个确立”恐怕也失去了意义。

等不及四中全会  中南海变局公开

(资料照片)

  新华社暗示斗争激烈

  6月30日,新华社预告了7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文章《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习近平2016年10月至2025年4月期间有关论述的节录。新华社节录了其中的几段,暗含的意味够明显。

  新华社的报道称,“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实际是对党内的一种公开喊话,希望各派势力在当前大乱局的争夺中还能保持“团结”,否则中共政权可能就此“败亡”。

  报道还称,“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

  这表明,中共党内的激烈斗争不仅仅是权力争夺,还是根本上的路线斗争,在形势判断和确定“目标”上很难达成一致。

  这两段等于是对政治局会议的另外解读,试图解释为何此时要设立一个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以重新统一权力,尽快解决争执不下、无法有效决策的难题。

  6月30日,中共军报第六版“八一评论”栏目发文《共产党人“靠什么吃饭”》。文章称,要“靠实事求是吃饭”;并举例说,中共刚建政时,有个别干部“滋长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还引用毛的话说,“不要靠老资格吃饭,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

  这段话等于在映射政治局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仅靠“资格”行不通。

  文章还称,要“靠科学吃饭”。这等于向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靠拢,同时还称“想问题、办事情不能靠主观臆断……坚决反对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这还是在批评原来的“党中央”决策不靠谱。

  文章最后还称,要“靠总结经验吃饭”,并称,应“善于总结……成功了明白胜在何处,失败了知道败因何故,进而反思差距不足、改进工作方法。”

  这等于为新决策机构的设立做注脚,原来的“党中央”失败了,“总结”后,“改进”的办法就是设立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中共军方无疑支持新的“党中央”,在政治局会议上应该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令政治局成员们不敢不从。

  新的决策机构已经开始正式运作,不想再等四中全会。政治局会议没有宣布四中全会在8月召开,按照惯例难以及时完成8月开会的准备。不过,新的决策机构如果正式掌握了权力,政治局就只能听命行事,尽管四中全会还没开,但权力实际提前完成了转移,也等于为四中全会做足了铺垫,并对外公开,剩下的恐怕就是如何走形式了。

  政治局会议公开了中南海的变局,或许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或许是无法再掩盖了,还可能是各派势力斗争太过激烈,不得不提前摊牌。新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是否真能在大乱局中快刀斩乱麻,谁还可能突然亮相,且拭目以待。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