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0月15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次大会,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中共人事和政策变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在这次大会上,胡锦涛的势力对江泽民的势力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从政治报告的立意和用语和人事布局的变化上可以看出,特别反映在17大前后军队高层的人事变动中。这样的变化对于中国的政治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胡锦涛和温家宝代表的中共内部力量,与江泽民代表的力量有所不同。
但是,胡锦涛的新治国理念能否实现,取决于他能否找到实现这种理念的途径。现有的地方政权黑社会化显然不能实现这种理念;这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建立新的利益表达和整合机制。但问题是,胡温新政没有进行这样的政治改革,而是继续依靠修补党国体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强化旧制度的做法,其实是提供更多的腐败机会。胡锦涛执政以来,所有问题都更恶化了,就是一个证据。只要胡锦涛还在旧的党国体制中修补问题,就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尽管胡锦涛还没有成熟可行的思路实现他的理念,但是还不能说对于政治改革和解决问题完全无望。
在新的人事布局中,如果外界分析正确,那么中国政治下一个看点是国务院。如果李克强接已故黄菊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那么国务院将成为一个改革的发动机。
在80年代以来的中国政局中,国务院的总理和副总理一直分属改革保守两大阵营。例如,赵紫阳和李鹏,李鹏和朱镕基,朱镕基和李岚清,温家宝和黄菊。这次,国务院将掌握在胡温新政的倡导者之手。在16大以后的高层中,温家宝主导国务院是改革最大的推手,废除收容审查条例,问责制等都是政治改革性质的动作。温家宝多次讲话表露的思想是推动政治改革。而国务院一、二把手统一想法,可以使国务院比过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国家高层机构分工并不明确。国务院不仅可以利用既有的权力,而且可以突破现有实际的权限去解决问题。这样会引发机构摩擦,从而在明确权限的过程中,引进新的政治体制调整空间。
总之,中共17大没有为中国政治改革和治理的改进提供明显的可以信赖的证据,但是人事布局的某些变化,为这种改善留有了一定空间。(原题:中共十七大与中国政治)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小女娃名字连名带姓才2笔 第二个字不敢念 |
| 2 | 独揽5金2银:中国15岁天才美少女横空出世 |
| 3 | 高市早苗下台已进入倒计时 |
| 4 | 酝酿惊天变局:习已备好A、B计划 |
| 5 | 突发:中日外交风暴,美国务院首度表态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