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冼岩:毛泽东似乎确曾有意让儿子“接班”

www.creaders.net | 2008-04-10 10:55:48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冼岩来稿: 纵观毛泽东一生,虽有反官僚,反特权,放手发动群众的一面,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绝对不能损及他本人的权威,必须保证他自己能够驾驭局面。对于那些直接针对他本人的反官僚、反特权和发动群众行为,毛是保持高度警惕,随着准备予以严厉打击,毫不心慈手软的。因此,既要承认毛反官僚、反特权、依靠群众,确有其真诚的一面;也不能不承认毛的不容触犯,是认真的。在毛身上,既有理想主义的浪漫,也有现实主义的严酷,这是毛自己说的猴气与虎气的统一。这种统一,使毛与其他官僚、特权的关系,多少具有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

 毛是否有意让自己的儿子毛岸英接班?这一直是引发激烈争论的话题。对这一段被中断的历史,不可能有直接可得出结论的证据,只能凭“有关线索”进行推测。最近,看到一个资料,似乎佐证了毛对儿子的培养和期待。文革中,毛曾一度有意培养王洪文“接班”。他在给中央领导人介绍王洪文时说:这个人种过田,当过兵,做过工,我们要了解工农兵的想法,还要下去进行调查研究,王洪文自己就是集工农兵于一身(大意如此)——众所周知,集工农兵于一身,这正是毛为自己儿子设计的发展规划。既然连毫无背景的毛头小子王洪文都可凭这一点成为接班候选人,毛的儿子又为什么不可以呢?甚至可以猜测,毛之所以看上王洪文,或许在感情上、心理上就有着“毛岸英情结”的因素。毛岸英只要完成“集工农兵于一身”的全过程,毛的支持者就有话好说了。到时候,并不需要毛自己说什么,自然会有人抢着说;毛本人只需勉为其难地“被迫”同意“同志们的集体意见”即可。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幸运的——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一个偶然,改变了未来中国的轨迹,使中国人不至像今天的朝鲜人一样,仍活在某氏王朝之下。否则,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的改革,不可能有今日之中国。毛的儿子的中国,只可能比华国锋更加遵循“两个凡是”的航道。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