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4日,大河网讯有一则来源于新京报的新闻:安徽灵璧县人大代表、娄庄镇娄庄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某酒后骂了镇党委书记和派出所长,被公安局以涉嫌“侮辱罪”立案。县人大在兼职常委会主任的县委书记主持下开了两次会,最终通过了对该主任实施的刑事拘留。因王某畏“罪”潜逃,公安机关将其列为网上逃犯开展追捕。
由此,笔者想起了引起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注的山西稷山县3名科级干部因举报县委书记获罪的“稷山文案”(2007年5月18日《现代快报》);想起了重庆市彭水县教委干部秦中飞因一则针砭时弊的诗词短信而被逮捕的“彭水诗案”(2006年10月19日南方都市报);想起了陕西绥德县那位因落实助学金“冒犯”县长大人而被拘留的无辜的职中校长高勇(2007年12月29日《华商报》)。这三起案件中,前两起显然是公民因言获罪的典型案例,是对民主的否定和对法律的亵渎。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从人性的角度看,官崽们的所为似乎可以理解,因为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刁民”毕竟危害到了他们的根本利益,而后一起那位职中校长和这位酒后骂了当地两位小吏的村官,却显然是那些牛气哄哄的县太爷、“土皇帝”和“城防司令”为维护自己可恶的面子和威风而枉顾党纪国法施展特权,是那些哈巴狗们在舔舐主子屁股而将他们作为牺牲品。这是对尊严的人权的莫大蔑视!
为什么中国的官员总是这么“牛”?那些不懂中国历史的老外们可能会啧啧称奇,而在中国却司空见惯。也许人们还记得那位被湖南慈利县委书记和善于舔屁股的武装部长赐予一顿老拳的小民警王志宏(2006年11月02日南方网),还有那位被著名的“河北第一秘”、原河北省国税局长李真吐了一脸唾沫的执勤交警等令人悲伤的小人物。这些心酸的故事会使人们不由想起“见官莫向前”的古训。据说,在中国古代,草民要见官,无论你是在半道拦轿,还是到衙门击鼓,衙役们给你的首先就是不问情由的一通板子,打得你皮开肉绽,让你知道官们的厉害。从历史剧上我们也常见到官府和官员们所到之处都有“肃静”、“回避”的牌子,那也就是告诫你,千万不要轻易见官!你一个小小的校长和村官,不但见了官,还惹得他不高兴,有你好果子吃吗?中国官员们不是常以“人民公仆”自诩吗?为何旧衙门作风和官僚习气然如故?
中国的初级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那些旧官衙风气不可能说丢就丢得掉的,更何况中国仍然是个民主与法治不完全的国家,这些官衙风气有如官们的巨大利益,都是既得利益集团拼死坚守的东西,因为有了它,才能有前呼后拥,才能有威风八面,才能获得更多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一旦失去,做官对他们的吸引力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在中国,要想治理这种根深蒂固的官衙风气,恐怕比治理贪渎腐败更难,因为在公权得不到有效监督制约、腐败之风盛行的中国,相比于那些贪污、贿赂、渎职的大鳄们的行径,这些小伎俩还是拿不上台面,引不起重视的,就象县委书记打警察一样,那还不是主子打家奴,鸡毛蒜皮,小事一桩,值得大惊小怪吗?
其实,要想真正治理好官场也并不是无计可施,最有效的良方就是推行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让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那就不管你贪污、贿赂、渎职,还是官衙风气,都能一并给你治掉。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惊爆!习明泽公开对外放出这句话 |
2 | 史无前例,美国传来重磅消息 |
3 | 快讯:普京宣布停火 |
4 | 传Nvidia口头通知中国同行一个坏消息 |
5 | 关键时刻:著名学者警告习近平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