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万维评论 > 正文  

备受争议 6000万桶油释出的玄机与灾难

www.creaders.net | 2011-07-08 17:22:16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网友巩胜利来稿:【核心提示】:最近,美国及其他27个国家在国际能源署(IEA)协调下同意在未来一个月内释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于市场(其实,这也是释放市场“流动性”的另一种形式,只是把货币变成了能源的石油而已),暂时将油价拉低至四个月的低点,以推动全球脆弱的经济复苏,特别是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寻找新的经济发力的可能。这一举措备受全球各国的争议,但这又不失为不漂亮、开天辟地、横空出世的经济刺激为之一试。这一干预措施引发了石油行业、商业组织和美国国会共和党的批评,他们指责奥巴马总统出于政治目的而动用应急石油储备,而没有采纳他们提出的加快国内石油增产的建议。第一次金融海啸(2008年9月15日爆发)近三年的疲惫挣扎、顽强搏斗,美国提振经济早已完全是黔驴技穷、根源无奈——而用石油提振一下全球及美国经济,几乎是一个整体的实际拉动行为,但全球石油能有多长的拉动力、能坚持几何?则令全世界的人们倒出一口冷气的是:打石油能源的国际大牌,在全球能源严重不足、石油产品每创新记录之下,其全球石油的牌能出几张?又可以扛多久?真可以成器……?

6月28日,国际油价大幅反弹,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涨幅均超过2%。分析人士指出,自国际能源署宣布释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来,纽约油价已经下跌5%,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下跌超过10%;而全球最大石油组织欧佩克秘书长则表示:IEA应立即停止释放油储,自由市场原则不容侵犯。欧佩克12国于2008年底因油价跌破40美元,就每天削减420万桶产量达成一致。而今一场空前的石油大战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7月5日《华尔街日报》题为《准备迎接150美元的油价》一文分析认为:尽管最近油价较4月份的高点回落了近20%,但未来12个月内,原油、取暖油、柴油、航空燃油和汽油价格很可能创出新高。特别是释放6000万桶储油后,石油市场长期牛市的第二个阶段或许会在今年秋季开始,第一个阶段发生在2007年至2008年。随着石油生产商的闲置产能逐渐下滑至令人担忧的水平,到明年春季前,月平均油价有望达到创纪录的每桶150美元,期间会触及165美元或17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每加仑4.50美元的汽油价格将成为常态。

中国石油需求的总体数据是,2005年对外依存度接近43%,2006年为47%,2007年为49%,2008年突破50%,2009年达到53%,2010年则高达56%,五年多时间增加了13个百分点,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这是中国与世界石油能源越来越尖端的现实问题、且基本几十年内无法解决。


Ⅰ)、

就在美国政府和国际能源署(简称IEA)决定释放6000万桶石油储备以消利比亚内战引发的供应短缺之后,油价四个月来首次暴跌至每桶90美元以下,消息一出,致布伦特原油(Brent crude)价格大跌7.4%。可惜的这只是6000万桶的行动而已,若是60000万桶、600000万桶……,整个世界怎么不天地翻覆、巨变?若是石油回归到70美元、50美元时代,第一次全球金融海啸怎么会近三年阴魂不散,拖累美元、欧元两大财富集团难以死海脱生?

白宫反驳说,动用石油储备的决定是为了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利比亚持续了三个月的冲突所造成的1.40亿桶石油减产(这只不过是一种莫须有的理由而已),并增加夏季驾车高峰季的石油供应。这是国际协同行动中第三次动用战略原油储备。此举可能在其他方面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额外好处,包括增大对伊朗的压力。伊朗依靠高油价来为自己的核计划和扩大影响提供资金。

油价已经较春季高点有所回落。不过,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的官员说,在6月8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维也纳会议未达成任何增产协议而闭幕后,围绕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讨论开始加速。IEA向西方主要石油消费国提供能源政策方面的建议。

释放石油,有释放货币一样的战略功效和现实意义,只是比释放货币更有的放矢,目标更明确。释放的6000万桶石油储备中约有一半将来自美国,30%来自欧洲,20%来自亚洲国家。IEA说,石油储备应该在下周末前后开始到达市场。这批石油储备占了16亿桶应急石油储备的不到4%。纽约商品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原油价格周四跌了4.39美元,跌幅4.6%,结算价为每桶 91.02美元。ICE期货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跌6.5%,结算价为每桶107.26美元。利比亚石油出口的中断造成石油市场供应紧张(因其已被市场消解了3个多月),特别是在利比亚石油的主要市场欧洲。利比亚原油是轻质低硫石油,事实证明难以取代。欧洲商业原油储备目前处于五年低点。

Ⅱ)、

奥巴马政府官员说,未来一个月美国将评估全球石油市场,有可能再次动用战略储备。IEA执行总裁田中伸男(Nobuo Tanaka)说,我预计此举将有助于市场供应充足,确保全球经济实现软着陆。IEA将监督未来一个月3000万桶石油的释放。IEA成员国首次集体动用石油储备是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第二次是在2005年,当时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 Katrina)破坏了墨西哥湾的离岸油井、输油管道和炼油厂。

美国和国际能源署释放石油储备引起原油价格暴跌。市场反应迅速,但仍有一些利好消息有待发掘,因为此举对美国而言可能起到自我刺激的作用。奥巴马政府官员说,释放墨西哥湾沿岸地下盐洞中的部分战略石油储备的决定是在与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进行了密切磋商后做出的,并说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是对沙特阿拉伯在欧佩克会议后承诺每日增产约150万桶的补充。但全球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目前全球原油消费为每天约9000万桶,即使将全球约16亿桶的公共战略储备石油全部投入市场,也不足以长时间改变供需矛盾关系,无法阻止油价长期上涨的大趋势。那么,美国及27国抛出6000万桶石油意欲为何?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石油战之后又要演什么举世“花招”?

不过,这一决定令一些分析人士困惑不解。国际和战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顾问、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前署长(Guy Caruso)说,利比亚石油出口中断已经持续了数月,物流方面的很多重新安排已经启动。我交谈过的大部分炼油厂看来都供应充足。

年初油价超过100美元/桶之后,总统奥巴马今年4月曾下令组建一个特别工作组,就操纵市场的现象深入调查。但如果国际能源署周四行动的目的是想震荡市场以便让对冲基金和其他财务投资者离场,那么此举可能来得太迟。早在周四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跳水前,油价已从4月份的峰值下跌,每桶跌了18美元以上,今年以来累计跌幅为0.4%。

Ⅲ)、

伊利诺伊州香槟市的风险管理咨询公司Powerline Petroleum的执行合伙人查特顿(Dave Chatterton)说,周四油价下跌不仅仅是市场对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反应。Powerline Petroleum为投资能源的客户提供风险管理方面的建议。查特顿说,美国就业数据疲弱,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心以及对美联储释放的信号的持续反应都助长了市场的担忧情绪。此前美联储曾表示暂不推出新一轮刺激计划。

查特顿说,所有这些因素都向大投机者发出应该逃离市场的信号。IEA此举造成的心理影响可能大过实际作用。6000万桶原油还不够全球一天的消费量,大约只相当于美国三天的原油消费量。22日,美联储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说,美联储官员已经调低了美国经济今年和明年的增长预期。他们现在预计美国经济今年的增长率在2.7%至2.9%之间,低于其4月预测的3.1%至3.3%。

能源价格上涨,特别是石油危机,拖累了经济增长。圣地亚哥大学(University of San Diego)经济学教授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发表的多项研究表明,二战后、近70年间美国11次经济衰退中,有10次与油价波动有关。汉密尔顿在年初的一篇论文中写道,石油危机和经济衰退之间的相关性非常强,不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对与一个强大的“车轮上的国家”,面对三年来消费不畅,失业率一直困扰近三年反复之最来说,用石油来提振经济可以说是一个大国的奇招,因为美国没有石油能源的战略饥渴,相反可以一试释放出石油经济的特别功效。对于其它一些国家,用石油来提振国家经济可能是杯水车薪、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对美国却是大大的妙不可言。油价高企令许多发展中国家遭受双重打击:一是原油进口成本上升;二是为了让国内油价维持在负担得起的水平,补贴成本也得上升。美国三亿公民却可以释放一下因石油而被困住了三年的手脚了……

Ⅳ)、

在较富裕的国家,汽油价格上涨已经影响了消费者在其他商品上的开支。在美国,政府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的12个月中,加油站销售额增长了22.3%,而整体零售额仅增长了7.7%。今年5月美国人的汽油消费达到452亿美元,占各类零售店消费总额的比例近12%。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的决定给四处游说希望提高美国能源产出的压力团体提供了论据,尤其是在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爆炸事件过去一年多后,墨西哥湾的海上石油生产仍然一蹶不振的情况下。

美国商会认为此次释放石油储备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没有释放市场需要的信号”,该组织还敦促奥巴马政府提高美国石油产量。美国商会能源研究所总裁兼首席执行长哈伯特(Karen Harbert)说,石油供应的临时增加不能取代产出的长期调整。

石油行业游说团体美国独立石油协会(Independent Petroleum Association of America)认为此次释放石油储备最多只能算作短期调整,它们认为政府应该优化石油和天然气的审批流程。美国官员以中东局势持续动荡为由替这一举动辩护。

一名政府官员说,美国维系战略石油储备的目的非常明确:应对足以影响美国经济的国内或国际能源供应短缺,或者能源供应大范围或长时间中断。但一些分析师也说周四的举动明显出于政治目的,因为美国和法国大选在即,汽油零售价格过高令政界人士非常被动。

Ⅴ)、

在全球石油战略鲜活、深刻的正面和背后,也许是一场摧古拉朽、扫荡世界的经济博弈。6月23日美原油指数大跌了4.16%,最低逼近每桶90美元。打压力量来自国际能源署(IEA),它称未来一个月释放6000万桶原油应急储备,而美国政府同时释放3000万桶国家原油储备。这一出人意料的举措是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未能在6月8日会议上就增产达成一致的有力回击。

这一事件标志着美国在通胀问题上180度大转弯。近一年来的全球石油和粮食涨价所导致的通胀,不管美国主观目的如何,就客观效果而言,美国是始作俑者。一方面,美国新能源替代战略,鼓励以粮食生产乙醇汽油,这直接加剧了粮食供不应求,推高了粮价;二是利比亚石油供给几乎停止,刺激了石油价格上涨。美国如此作为,难以排除转嫁危机之嫌。如果石油粮食价格上涨,中国因石油外需依赖度高达55%,粮食勉强自给而首当其冲,通货膨胀率将上涨,这已经演绎为现实:中国CPI从2010年8月的3.5%上涨到2011年5月的5.5%,6月份很可能超过6%。而通胀上升倒逼中国加息,提高存准率。

现在轮到美国撑不住通胀压力了,随着石油粮食价格上涨,美国滞胀苗头已现美国五月零售额为-0.2%,为11个月来首次环比下跌。五月扣除食品与能源的消费者价格指数为0.3%,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食品和能源价格12个月累计分别上涨3.5%和21.5%。 这似乎是一组对其他国家并不太差的数字,但足以对美国构成致命威胁,因为美国拥有其他国家所没有或很少的庞大的金融衍生品接近600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有超过2/3在美国。

2008年9月15日全球第一金融海啸之后,作为救市核心举措之一,美国冻结金融衍生品两年。如今,金融衍生品冻结期已过,特别是利率衍生品,规模超过100万亿美元,是衍生品的第一大品种,它最怕利率上涨,否则持有会成本大增乃至崩溃。因此,美国必须坚持0-0.25%的历史极低利率,不敢轻言加息,上周美联储会议,也绝口不提加息,这可能要延续到第四季度或是更长远时间。

与此同时,美国两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表现黯淡,上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增加;房地产市场仍非常疲软。5月商品房销售额(NAR)季调后成屋销售年化月率下降3.8%,总数年化为481万套,为去年十一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美国一季度的GDP年率为1.9%,已较2010年四季度的3.2%大幅下降。

美国股市已经先行反映了近三年来的复苏乏力。从5月初的高峰以来,道琼斯指数已经下跌了7.3%,股市下跌又将导致财富效应的收缩,会进一步收缩消费,损害对未来的信心。 美国既要保增长,又要防通胀,偏偏是陷入了“经济停滞,通胀上升”的两难预期中。而打击通胀,则直接受益的是中国。那么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推出量货币化宽松3.0版?美国2011财年财政赤字1.4万-1.6万亿美元,到期美国当年国债将超过8000亿美元,美国国债销售的市场缺口高达70%,而这一数字在2010年是57%。即美国难以避免地要实施量化宽松3.0版,来弥补保持政府运营的资金链缺口。更严峻的是:到5月末的年度财报,美国联邦政府国债总额已经超过14.29万亿美元,不管是维持、消减、还是正常化国家进行,都需要全球来加以关注和切实行动。除此而外——货币增减,全球第一流通货币、美国及美联储还有什么更有效的高招和真实的手段?

美国政府进一步扩张赤字,首先会遇到14.3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高压线。即使民主党和共和党达成妥协,将债务上限提高1万亿-2万亿美元,那必然迎来量化宽松3.0,一旦QE3推出,又会极大地打击美元的信心现在的美国国债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00%这是一个高风险线——这就是美元和美国经济的四面楚歌试图以高粮价油价转移危机,结果推高自己的CPI,要戳破金融衍生品泡沫;要推出量化宽松3.0救市,又害怕动摇美元的地基,引发美元恶性贬值;不推出QE3,又担心经济陷入加速衰退,二次探底;若以地缘政治动荡转嫁危机又遇到了强有力的中俄制衡。现在,还没办法知道美国的决策层还有什么奇妙的高招,如果在未来3-9个月时间内难以找到出路,则美国的第二次金融海啸就可能难以避免,如其一旦爆发,将比第一次金融海啸更加犀利,因为它将不仅仅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实业危机,还是占全球超过60%总货币——美元纸币的根源危机。(作者系《国情内参》首席研究员)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