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7岁的孙俊辉于2009年8月入读美国达罗高中。和很多出去求学的孩子不同,作为“富二代”的
![]() |
尝试如何应对分歧
初到美国,孙俊辉去了新泽西州、华盛顿和纽约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曾跟同学发生过分歧,甚至还公然吵架,“班上不少同学家里都挺有钱,身上也都有些自以为是的毛病。”在朋友的劝说下,孙俊辉选择了主动道歉,“大家身在国外不容易,没有必要为小事争执”。这段小插曲让孙俊辉深刻体会到了“妥协”的含义,从那时开始,他努力尝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用多角度的思维去考虑一件事情,“不能像以前那样幼稚地去思考一个问题,不能感情用事,而要懂得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自己的原则是什么。”
朋友间互相帮助
虽然平时父母也很少过问自己的事,但刚到国外,孙俊辉还是有过一段无助、寂寞的时光,“但我很幸运,遇到了一批很乐意互相帮助的中国人和美国人,还交了一些关系特别铁的朋友,总能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我。”
有时孙俊辉也会很疑惑,为什么朋友能够无私地帮助自己,有时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朋友告诉孙俊辉:“我也曾体会过你刚到美国时的这种无助,而当时我却找不到人来帮我,那种体会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所以我才希望我能尽自己的能力去帮你们这些刚来的人。”
孙俊辉说,这是一段真实的谈话,“不知别人怎么想,我想到的是责任,等我在这里待上二三年,等下一批新的中国学生到来,我是不是也会那么做?”
生活观念的改变
有一件小事一直留在孙俊辉的脑海中。出国前一天晚上,他和父亲在北京吃晚餐。就餐结束后,父亲叫来服务员,要求把剩菜剩饭打包,这也是孙俊辉16年来第一次看到父亲这么做。孙俊辉感到很疑惑,而父亲说,自己在乎的不是这些钱,而是希望教会儿子一个道理:在国外,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不能浪费。
如今,孙俊辉对自己的未来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希望能够考上纽约大学。 “我的长远目标很明确:学到一套先进的管理、思考模式;学好第二语言,甚至多门语言,开拓眼界,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学会多方式思考。”而更重要的是,孙俊辉希望能够通过思考方式的转变,帮助自己将来能更果断地做出决定和判断,“这点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对于今后的事业也会很有帮助。”
孙俊辉的学习成绩比以前进步很多,但在他本人看来,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到国外不单单是为了读书,还要学习不同于国内的理念,结交人脉。”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武汉闹市突发枪击 3人中枪 1人遭爆头 现场 |
2 | 惊传:中共上将何宏军自尽 不治身亡 |
3 | 纽时:拜登的悲剧 令人无法承受的悲伤 |
4 | 中共中央军委人事变动 由他接替落马的苗华 |
5 | 习近平国师:中国打了漂亮仗 我斗胆浇一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