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10月,父母第一次随我们一道来美国,跟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在德州度过了三个月难忘的时光。
自从初中住宿以后,我和父母一直处于聚少离多的状态,回家的频率从每周、到每月、到每半年、到每年、到每几年,最近几次回去总觉得刚刚到家就要回美国了,总是过不够。这次索性一起回美,他们不懂英语,正好路上照应他们。
之前听很多朋友(中国的、印度的)提过,父母来美国很不适应等等,搞得我还有些担心。但是我父母在我这里过得似乎没有这种不适,他们每天忙忙碌碌的,加上正值美国的holiday season,90多天一晃就过了。
有了老爸帮忙,装圣诞灯,换微波炉(over the range), 换电冰箱都容易了很多,他要是早年能在美国打工,估计还发笔小财了,可惜现在已经年过花甲,体力不支了。另外,他还会每天帮我遛狗,跟狗狗混得可熟了。
我妈每天帮我们做饭,一天要三四顿,他们的吃饭时间跟我们不一致,做完他们的,做我们的,可真够她忙活的。过了小半辈子了,还是最喜欢妈妈做的菜。^_^
带他们去尝试了不同国家的美食,他们都挺喜欢的,就连汉堡、Pizza都挺喜欢的,我真是太惊喜太意外了。然后游玩了当地的一些景点(奥斯汀,达拉斯, 休斯敦,圣安东尼奥),他们对Texas Capitol 印象最深刻。有点遗憾因为假期不够,没能带他们去纽约、华盛顿看看,留着下次吧。
谈论的话题主要是叙旧,我家住在村子里,人际关系除了亲戚们就是村子里的乡亲们,每家每户啥情况都了解得门儿清。我家跟亲朋好友的关系都不错,小时候和他们都有接触,我也很乐意知道他们的近况。
当然,大家的境遇有好有坏,但压力普遍都蛮大的。父母几乎不干涉我们的生活,只是会时不时劝我们要节俭、多运动、早休息等等。
最开心的当然是爸妈和我孩子共享天伦之乐,我家只有一个小孩,平常我俩工作也忙,家里面总是显得冷冷清清的,父母来了之后,多了很多很多开怀大笑的时刻,再加上holiday 氛围的烘托,让我们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三个月转眼就过去了,离别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觉有些恋恋不舍。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时机,在所有人都感觉很好的时候离开,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
没想到帖子热度这么高,感谢大家的踊跃回复和善意言语。
关于很多回复里提到的在北美装修技能的难能可贵,我倒是可以向老爷子学习一个,以后等我失业了,也许还能靠这混口饭吃。哈哈哈
祝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和上一辈的相处之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刚刚,突传利好!美国、欧盟,大消息 |
2 | 结束“一尊” 还得是温家宝这个“狠角色” |
3 | 北京高材生惨遭4男性侵 复仇连屠6人 |
4 | 女大学生自焚惊悚画面曝光 系主任逼她上 |
5 | 她色诱高僧“拍8万张裸照” 多名高僧还俗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2 | 后习近平时代的“静音模式”与 | 文庙 |
3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4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
5 | 709 与 404 | 谢盛友文集 |
6 | 中国抗战胜利的最关键原因:令 | 赵大夫话室 |
7 | 2024回国:华东行-黄山杭州 | 马黑 |
8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9 | 去了趟台湾,一生怀念 | 弓长贝占郎 |
10 | 赵晓:国难神学:从耶路撒冷的 | 万维网友来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MAGA主旋律.对等关税很正常.美 | 木秀于林 |
2 | 同志—称谓残简 | 阿妞不牛 |
3 | 包子学歇业公告 | 阿妞不牛 |
4 | Wow,今天MRNA疫苗股一枝独秀 | 体育老师 |
5 | 俄乌战争:阿川第三张牛皮又吹 | 随意生活 |
6 | 两岸统一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的 | 山货郎 |
7 | 汪洋接总书记 张又侠不答应 | 胡亥 |
8 | 张大帅治国与党指挥枪 | 文庙 |
9 | 当年举报毕福剑的张清遭天谴 | 体育老师 |
10 | 说一下阎润涛 | 席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