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和朋友聊天,说我比在国内时更自信了,我从没细想过这个问题,但似乎确实如此。
来温哥华之后,开始写公众号,表达自己的观点;开始直面父母离婚的影响;坦然承认自己学历低;英语不好也不耽误我做个显眼包;这周末还要和同事去基督教会做礼拜。
既胆大又自信,和在国内时完全不同。有时甚至觉得自信的有些盲目。
01
环境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和我妈聊天,我不认同她开实体店的想法。但那是她的认知,我无法改变。
造成这种差别的不是时间上的隔代,而是所处的不同环境。
住在同一个村子里的几代人,只要不出村,就不会有代沟,因为大家生活的环境都一样,认知也没太大差别。
我岳母一直认为吃饭最重要,而且一定要一家人一起吃饭。饭菜要趁热吃,把吃饭这件事的优先级排的很高。
我妈一直想开个熟食店,她的观念里人到什么时候都要吃饭,所以吃饭这个生意永远都是好生意。
为什么?因为她们在吃饭困难的环境生活过,才会对食物有本能的热爱和敬畏。
她们小的时候,我们国家穷,我小的时候,我们国家也穷。
但她们小时候,是真吃不饱饭的那种穷,到了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不一定能吃的多好,但量肯定管饱了。
我对于吃饭,早一点儿、晚一点儿、热一点儿、凉一点儿,根本没那么在意,即使饿一餐,还有下顿饭。
我没饿过,既不会觉得吃饭重要,也看不出什么商机。长辈们饿过,就会打心底里重视。
这些都是环境造成的。
02
前面说了我有些盲目自信,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以前太缺了。
上学时班上背单肩书包的同学总是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高出一截的,恰恰是常年被压着的那个肩膀。
你越是压它,它越是可能顶起来。
在国内时环境是固定的,自己也觉得无力改变,现在换了地方,那还真是以前缺什么现在就想要什么。
这就像以前没饭吃,现在日子好了每顿都要多做。
穷日子过久了,有了钱就使劲作。
吃多了没文化的亏,有机会就想着拿个文凭。
都一样。
但前提是得有好日子,有钱,有拿文凭的机会。
为什么自信,究其原因,无非是换了天地,开启了新的人生。
这就好像你有机会游戏重开,那肯定也是以前缺什么现在补什么。
毕竟比在国内时好过了不少,机会有了,自然要好好自信一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2 | 重大变革!川普刚刚签令 |
3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4 | 不顾反对 万斯宣布… |
5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国经济再传重大利空信号 |
2 | 中国痛失140亿美金超大订单 |
3 | 直击上海南京路世茂广场 冷清景象令人震惊 |
4 | 何卫东最新消息流出,习前景不妙 |
5 | 惊叹!这则“谣言”又兑现了 |
6 | 中国经济永久衰退?美女经济学家:大错特错 |
7 | 突发!传火箭军新司令王厚斌被抓 |
8 | 习自曝要退位 或已身不由已 |
9 | 中国大爷大妈们这下慌了 |
10 | 凌晨3点发文 刘诗诗教科书式离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