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父母与成年孩子相处,本来就是一个难题。
而与海外生活多年的孩子相处,更加难。
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与国内父母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大。
心得
一、经济上的独立即独立财务。每次出国我和我先生都是自己买来回机票。除了日常生活开支由孩子承担(主要是超市买菜以及购买生活日用品),买个人的衣服、回国给我们自己朋友带的礼物等我们都自己支付。平时两边尊重各自的饮食习惯,如果我有自己爱吃的水果甜点等,我自己散步时也就顺便采购了。
二、情感上的剥离。接受西方的文化传统,即孩子和父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不在感情上依赖子女,他们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坚决闭嘴,拒绝说教。孩子的好我们心领,孩子的不好我们也接受。即使身处同一室,也要给孩子留出独立空间。孩子已经成年,他们的人生他们做主。
三、生活上的提升。学习使用孩子家的各种电器。洗碗机、烤箱、烧烤炉用起来,后院小菜园种起来,在国内尽量学习下中式点心的制作,如包肉包子,饺子,韭菜盒子等。网络上各种制作美食视频随时可搜,照着步骤去实练,既充实了自己也让孩子感觉得你的到来,让他的生活幸福指数蹭蹭上升。、
四、适当安排家庭活动。大家一起包饺子,周末听听音乐会,参加短途旅行以便增进互动乐趣。参与孩子们的西方文化节日(如感恩节聚餐),传统节日如春节也不能忘。斗地主、德扑通通玩起来。
五、家务分工,先小人后君子。 主动参与家务(如做饭、打扫卫生,),但需提前沟通分工,避免因“包揽一切”让孩子感到被干涉,或因“袖手旁观”引发矛盾,更避免做个24小时全天候保姆,吃力不讨好,自己累趴下。
六、适应孩子的作息习惯。尊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如西式饮食、周未睡懒觉,晚上晚睡早上起不来)。减少因作息差异而产生的差异。如有事沟通也可以发微信。
总结
不同国家的生活方式不同,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也不同,哪有舌头不碰牙的,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碰撞肯定是有的。我们能做到的只能是换位思考,放过自己,也就是放过孩子。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不强行改变对方。定期坦诚沟通,避免误会积压。在传统与现代,中式与美式之间找到平衡点。
END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炸了:他将接总书记 总理是他 |
2 | 快讯:中国等13国发表联合声明 |
3 | 超神简历疯传!著名科学家颜宁亲自发声 |
4 | 历史最大崩盘即将发生 |
5 | 川普再下令:征收100%关税! |
6 | 团派东山再起 四中全会彻底摊牌 |
7 | 刚刚,美国会众院通过重磅法案 |
8 | 这些食物被叫“毁肾王” 千万别乱吃 |
9 | 中共四中全会变天传言纷飞 |
10 | 伤害性较强侮辱性更大 习遭遇明目张胆挑战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