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5年前,退休后的简跟老钟搬到了美国洛杉矶,彼时,他们唯一的女儿已经在美国结婚生子。
能陪在儿孙身边是一种幸福,洛杉矶的气候也十分宜人,但异国他乡的生活也意味着要面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和跨文化的冲击。
其实,跟中国的同龄人相比,简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阿姨,能跟年轻人打成一片,会说英语,心态开放。即便如此,搬去美国后,她也仍然需要在东西方文化的交织中努力适应,寻找平衡。
他们面对的头一件事就是,要不要像很多中国爷爷奶奶那样,全时间帮忙带孙子孙女?
以下内容主要来自简的叙述:
到底要不要帮忙带孙子孙女?
我女儿是跨国婚姻,也是在美国读的大学,所以她的独立能力被练的很强。现在他们有3个孩子,但在她的意识当中,带孩子是她跟她老公的事情,不是父母的事情。
受访者供图
刚来美国时,我们带着中国父母固有的思维,觉得来这边就是给他们看孩子,随时等他们有啥事就去帮忙。如果有自己的事情,会觉得亏欠孩子,自己道德绑架自己,以他们的需要优先。
但来了这边后我发现,很多美国人在退休后仍然会找一个新的东西去学,悠悠哉哉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觉得欠了儿女什么。
这跟我们中国人的想法很不一样。
咱们那边退休后会觉着终于卸下了担子,想着要么休闲娱乐一下,要么就是带孙子孙女。
图片来自:Pexels
有一天,女儿也问道,你们退休后不去做点什么吗?她公公退休后,就去申请了一个大学里的进修课程。
我不是一个不想学习的人,但我们的文化似乎在告诉我,应该给他们带孩子。
然而,在带孩子这件事儿上,我们跟美国人的方式差别也很大。
比如,孩子要啥我们就给啥,隔辈亲嘛。即使跟孩子说一次“不”,只要他们撒个娇,呼一下马上就妥协。有时候,女儿他们会觉得我们对待孩子没有原则。
刚去那段时间,我从我们那个文化中出不来,这么远的,我们到底来干嘛呀?
我意识到,我们把目的锁定在了“带孩子”上面,好像把孩子当成了“偶像”。
在这边也遇到不少跟我们一样,从中国来美国跟儿女生活的退休老人,也是帮忙带孙子孙女。他们觉得服侍孩子是应该的,孩子也很指望他们帮忙,像是绑在了一起。
有一个朋友,你跟她见面,好像说个话都没时间,因为她要急着回去给孩子做饭。即便是这样付出,有时候跟儿女的关系也会搞得很糟。
有朋友跟我和老钟抱怨说: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甚至拿出一生的积蓄去帮儿女,现在住在一起有矛盾,想搬出去都没地儿去。
我在美国听到类似这样的事情不少,有时候也很难过。
/
女儿跟我们立界限
我跟老钟搬来美国后,没有跟女儿女婿住一起,所以没有“绑在一起”的那种矛盾。
但刚开始,女儿用“比较美国”的方式跟我们立界限时,我会有些不适应和难过。
比如,我们在经济上会划分的比较清晰,出去旅游的机票都是各付各的,外面吃饭也会算个总账。刚开始觉得这样有点生分...
后来,听了很多同龄人的案例,感觉有时候父母真的是出钱出力又不讨好。
慢慢觉得,女儿敢说出来在经济上的界限,其实对我们非常好。因为再亲再怎么样都是“罪人”,人都比较容易会忘记别人的付出,忘记感恩。
很多中国的父母会把经济权交给儿女,把时间管理权交给儿女,偶尔一顿饭不做可能就会被说,你在家干啥呢?
明白这一点后,我跟老钟当机立断,去报了成人英语课程。之后,我们周一到周四都有课,很充实,也交了很多朋友。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独立时,反而赢得了更多来自于孩子的尊重。
/
我们是儿女“有时候”的帮助,但不是他们的救世主
女儿女婿也不是完全不需要我们。
有时候她也会说:“妈妈,我今天有个啥事儿,能不能帮我带一会儿孩子”?很客气,会用一种请求询问的口气,看我们有没有空。
基本上,我们也是有求必应的。
受访者供图
后来有一次跟女儿散步时,她说,妈妈,咱们不听美国文化的,也不听中国文化的,还是按上帝的方式,回到Shengjing里面。
我很感恩女儿愿意听上帝的话。
她当时怀着老三,挺个大肚子还带着俩孩子,也挺不容易。她不觉得,我们不给她帮忙是亏欠她的。
女儿生老三坐月子时,女婿有“月子假”,基本上也是他们自己照顾自己。我们跟老钟还是继续去上英语课,偶尔煮个粥啥的给他们送过去,他们会跟我们说:“谢谢”。
再有,他们周围的社区、教会也会帮忙给送饭。那边的教会知道谁家生孩子,就会按日期安排好几号谁送饭。
女儿坐月子我不全程陪同,还是会有点担心,但觉得要学习放手。
其实想想,有好多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陪产,月子也照样过了。我们那个年代生孩子,哪有谁给帮忙。
现在回头看,女儿女婿自己带孩子,真的也把孩子带的很好,他们不惯着孩子。
我就说,老钟,咱们不要把自己当成救世主,我们是儿女“有时候”的帮助,不是他们随时的帮助。
我也开始学习跟女儿立界限
现在,我也开始跟女儿立界限。我有英语课和其他的一些事情,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对女儿做到有求必应。
他们自己带娃,也要工作,需要帮忙时,会头一天就给我发信息说:“妈妈,明天早上可不可以把孩子带过来两个小时?”会提前征求我的意见。
现在觉得,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我这两天跟老钟看了《不抱怨的关系》那本书,觉得其实父母可以跟孩子正确的表达需求,比如说:我们年龄大了,不像你们精力那么充沛,周末需要休息一下。
我想,如果好好表达,儿女肯定也能理解,不会蛮不讲理。
我们都有迷路的时候,但不要忘记我们有真正的GPS。
- END-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明泽哈佛照曝光 |
2 | 变天了?任志强狱中获高规格探视 |
3 | 想不到,他或将在四中全会接棒总书记? |
4 | 全球最小的发达国家,快被中国人买下了 |
5 | 高层新口号“让他体面滚蛋” 传汪洋领先胡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传中共大佬逼习近平退位 矢板明夫揭真相 |
2 | 习明泽哈佛照曝光 |
3 | 变天了?任志强狱中获高规格探视 |
4 | 想不到,他或将在四中全会接棒总书记? |
5 | 试图扳倒张又侠 习近平败了 |
6 | 全球最小的发达国家,快被中国人买下了 |
7 | 高层新口号“让他体面滚蛋” 传汪洋领先胡 |
8 | 突然摆出铁证,看习近平如何交代 |
9 | 马斯克突然暗示 震撼美国政坛 |
10 | 传闻越发汹涌 习失势反扑后再遭清洗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和为贵:胡锦涛的“先王之道” | 陈家梁子 |
2 | 习近平不信邪?摇摇欲坠之际到 | 陈家梁子 |
3 | 网传【张又侠政治局批习讲话】 | 蒋大仁勇 |
4 | 赵晓:从叶卡捷琳娜看俄罗斯民 | 万维网友来 |
5 | 溪猪的毛被拨光了~ | 山蛟龙 |
6 |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张又侠是如 | 京都静源 |
7 | 独裁昏君习近平祸国乱政的“十 | 天机指南 |
8 | 被骗两次,错在我 | 施化 |
9 | 特殊照片 | 弓长贝占郎 |
10 | 重访里根图书馆 回顾逝去的再 | 文庙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