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白人学生抱怨中国学生太多 全班就我讲英文

www.creaders.net | 2025-08-11 23:59:24  华人生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留学生课堂表现的帖子在多个社交平台刷屏,点燃了公众对“留学生摆烂”现象的激烈讨论。发帖人称,在一次课程项目中,小组中的几位中国同学几乎全程沉默,展示环节机械念稿、逻辑混乱,甚至无法完成最基础的英文表达。

       更有评论指出,有人直接复制 ChatGPT 生成的内容上台念稿,连提示语都没删除;有人不会用英文交流,只能微笑回应;更夸张的是,有人干脆在课堂上对教授讲中文。

       这条帖文犹如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引发大量共鸣。一时间,诸如“留学生只为拿文凭,不参与课程”的指责甚嚣尘上。而事件背后,确实反映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中国留学生正陷入“语言逃避”的困境。

       据相关调查,近半数中国留学生在参与小组作业时,会优先选择与同胞组队,以降低沟通压力。然而,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有效,却往往导致语言能力原地踏步,失去了与本地学生文化碰撞、思维磨合的机会。

       墨尔本大学就曾爆出类似争议。一位名叫 Harry 的澳洲学生在一门经济学课程中发现,全班近九成都是中国留学生,连助教都是中国人。他表示,课堂讨论几乎全程中文进行,他“像个局外人”,最终选择退课。这一事件虽属个例,却折射出澳洲部分热门专业“中文教学常态化”的现实。

       更有传言称,一些课程为了照顾中国留学生,已悄然默认中文为主导语言,英文沦为“装饰”。“在英语国家,课堂语言竟变成中文”,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引发了不少本地学生和教育者的忧虑。

白人学生抱怨中国学生太多引爆舆论 全班就我讲英文



       而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接触不到外国学生业界出不到外国教授,也出现了出国留学只是换了个“国家”上课的尴尬局面。


       澳洲知名移民政策顾问 Abul Rizvi 曾指出:“高校对国际学生学费依赖过重,语言门槛早已形同虚设。” 为了招收更多留学生,部分高校对语言要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入学容易,课程压力有限,甚至默许学生使用中文完成任务。

       这不仅损害了教育质量,更让所谓“国际化教育”沦为形式主义。一位本地教师坦言:“课堂像变成了文化飞地,教育的交流价值被完全掏空。”

       留学的意义,原本不仅仅是镀金的文凭,更应是一次语言淬炼、文化磨合与自我重建的旅程。

       但当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把留学当作“海外应试”,当课堂变成“国内延伸”,我们是否该问一句:你花几十万留学,到底在学什么?

      归根结底,语言不是最大的问题,态度才是。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英文差”,而是“我们是否愿意去说,去练,去犯错,去坚持”。

       与其对批评感到愤怒,不如反思我们是否正用沉默亲手把自己推向边缘。融入不是一厢情愿,而是需要主动迈出的一步。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传北戴河敲定1、2号接班人 1号或成“华国锋
2 刘建超突然出事原因曝光
3 习反复抵抗 提出这个下台条件
4 刘建超最新被干掉 释放一个关键信号
5 北戴河李强无意连任 一匹黑马杀出来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