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留学移民 > 正文  

18年摸爬滚打,她看透香港繁华与残酷

www.creaders.net | 2025-10-02 14:09:34  留学全知道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多年前,当Linda从上海来到香港寻找机会时,不曾想这一待就是十八年。

在香港摸爬滚打的十八年,她创办猎头公司,成为一名叱诧职场的CEO,也成为两个孩子母亲。

但在成功叙事背后,Linda也经历过无数波折与低谷。

如今,不少内地的优才高才涌入香港工作、生活,她仿佛看到了过去年轻的自己。从事猎头十余年,Linda亲眼见证香港职场的水温变化。

关于优才高才如何在港寻求工作,Linda有不少自己的心得。与此同时,作为猎头,因为接触过不计其数的大佬,Linda对如何养育下一代有了独特视角。

01

金融风暴下的香港

2007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在上海汇丰银行人力资源部工作的Linda收到猎头电话时,窗外的梧桐树刚抽出嫩芽。

“香港三家猎头公司同时发出邀请,最高薪资是当时的三倍。”电话那头的描述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层层涟漪。

彼时,香港经济正呈烈火烹油之势,几乎所有公司都在抢人。当猎头提及“普通话人才紧缺”时,她意识到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图片

图为Linda

在拿到offer后,Linda通过专才通道(当时还没有优才与高才)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只身前往香港发展,却不曾想第二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Linda的老东家未能幸免,在工作不到一年后,老东家倒闭。那一刻Linda忽然懂得,香港的繁华背后是残酷的生存法则。

为了有合法身份继续留在香港(续工作签证),Linda马不停蹄来到了第二家公司。从2008年到—2012年,整个香港正处于经济低靡期。Linda所就职的公司为了降本增效,取消了底薪制度,也没有任何其它福利。

当时,家人对她的安慰带着现实的锋利:“也许家人可以养你一时,但不能养你一辈子。”这句话成为她创业的催化剂。

创业初期的艰辛超出想象。

在香港注册公司并不困难,但公司注册后如何获客?合同如何签?包括财务、IT系统等,Linda都要靠自己一一摸索。

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Linda回忆起这段时,觉得甚是有趣,“我还挺佩服我自己的。”Linda说。

图片

Linda与两个孩子

02

成功人士的童年:父母要学会放手

2012年公司注册时,老大也来到这个世界。

创业与育儿的双重责任,让Linda对教育有了独特思考。当其他家长为名校面试焦头烂额时,Linda只填写了三份申请,分别是多多(幼儿园)、维多利亚、耀中。

当时,择校中介不像如今这般“发达”,Linda抱着“能少填就少填,能中招一个就足矣”的佛系心态递交申请,最后多多和耀中都给老大发了offer。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想要申请幼儿园学位,都要早早排队。老大是出生没几天后,Linda就完成了递交申请。

图片

Linda与两个孩子

如今,Linda的两个孩子都在耀中读书。“除了学费贵点,没有毛病。”

而之所以选择耀中,是因为它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它并没有说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方块、圆圈,或者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形状。而是,它会根据每个小朋友的特长,鼓励他们自由发展。”Linda对耀中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理念深感认同。

此外,耀中没有考试,甚至连传统课本都没有,这一度让两个孩子的外婆感到焦虑与担忧,“我顶着挺大的压力。”Linda笑着说。

耀中的校长告诉家长们,耀中的课堂都要与时俱进,一堂课涉及到多个学科的融汇贯通。比如一个研究巴西咖啡豆的项目里,从咖啡的产地到如何制作咖啡,到售卖等,整个过程涉及到世界地理、物理、化学、经济学等知识。孩子们被分成不同小组完成任务,又涉及到团队合作,汇报PPT又可以锻炼演讲能力......这种基于真实问题的学习,让知识自然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AI时代来临,“孩子们不再需要死记硬背,怎么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如何与人打交道,这才是最重要的。”Linda如是说。

图片

Linda与两个孩子

此外,Linda信奉“比说教更有效的,是让生活成为课堂。”

当孩子因为晚睡,导致第二天上学困意重重;或者赤脚踩在地板上被不小扎到,这些难受的感受都得让孩子自己去承受,“重要的是从挫折中长出智慧。”

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才能培养他们的内核力与责任感。如果家长在耳边反复唠叨,这个东西太危险了,不允许孩子试错,“这反而会扼杀他30岁以后挑战自己的可能性了。”

这种教育理念源自职场观察。

从事HR与猎头二十余年,Linda采访过不少成功人士。这些成功人士的共同点是,他们的童年有大量的自主探索空间,“他们的父母都不怎么管他们。”

03

当高才优才涌入香港

孩子们逐渐长大,Linda的公司也走上正轨。

继港府推行优才高才政策后,近两年Linda明显收到更多内地人士的求职简历。许多人带着玫瑰色的幻想而来,却在现实面前节节败退。

如今,香港不再是过去“遍地是钱”的繁华年代。想在香港出人头地,才华和吃苦耐劳缺一不可。

对于有些优才高才,Linda有“恨铁不成钢”之感。

成功申请到高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语言、文化包括现实住房问题,都是一道道需要修炼与通关的门槛。

对比内地,中国香港的住房要狭窄昂贵很多。如果既想要享受香港的低税收政策,小孩有更好的国际化教育,又想要住大房子,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没有家底的优才高才想在香港闯出一片天,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在薪酬这一块,有些人以为在内地月薪是一万,来到香港就得是五万,“现在市场早已不是这样了。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薪酬能翻一倍,就已经算是一个很不错的offer了。” Linda说。

在高昂的住房与生活成本下,Linda看到不少带着高期待的优才高才失望离去。

在Linda看来,香港不是一个你能“既要又要”的地方。如果做一些“牺牲”,比如接受住更小的房子,香港仍旧是一个遍地是机遇的城市。

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Linda建议要勇于试错。“五年内可以随便尝试,换三四份工作都可以,但五年后就要有清晰的规划与定位。”

图片

图为Linda

离港航班从头顶掠过,航灯明灭如星。

十八年前那个拖着行李箱站在中环CBD的年轻女子不会知道,她将在香港谱写出怎样的人生诗篇。

而此刻灯火里的Linda明白:所谓归属感,不过是在岁月风霜里,把异乡走成了心的故乡。

   0


热门专题
1
美伊冲突
6
俄乌战争
11
大S
2
以伊战争
7
万维专栏
12
洛杉矶大火
3
四中全会
8
何卫东
13
叙利亚
4
中美冷战
9
AI
14
苗华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两会
15
美国大选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