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球性非政府组织税收正义网(TJN)曾在2012年的时候发布过一份报告,报告显示:
截至2010年底,全球超级富豪在离岸天堂隐藏的财富总额,至少有21万亿-32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9万亿-227万亿)————这个数字几乎与美国和日本的GDP总和相当。
这些财富并非来自他们的个人账户,而是通过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设立的离岸公司、信托和基金中巧妙隐匿的金融资产。
但今天,情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全球税务透明化的推进,曾经隐形的财富正逐渐走向公开。
今年以来,不少朋友都收到了短信和电话,提醒主动申报境外收入。如果你身边也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么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
CRS交换什么?
2014年,卢森堡发生了一起牵涉数百家跨国公司、涉案金额总计超过3400亿美元的避税大案,轰动了全球——这就是知名的LuxLeaks 丑闻。
一名来自卢森堡银行的职员,将大量关于卢森堡税务协议的机密文件提供给了国际记者联盟(ICIJ)和《Le Monde》等媒体。
图源:美剧《亿万》剧照
这些文件揭示了跨国公司如何通过与卢森堡政府签署的特殊税务协议,合法地将税务负担降到极低甚至几乎为零。
此次泄漏的文件约34,000份,其中涉及到超过340家跨国公司,包括全球知名企业,如苹果、亚马逊、麦当劳等。
文件一经曝光,立即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跨国避税行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欧盟和美国的税务机关。
这一事件也暴露了跨国公司如何通过利用不同国家税务规则的漏洞,进行全球范围内的税务规避。
随着事件的发酵,全球公众和政府对跨境税务避让的容忍度降低,要求加强金融透明度和跨国信息交换的呼声变得更加强烈。
OECD也意识到,如果不加强全球税务信息的共享,跨国避税行为将进一步恶化,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
作为回应,OECD加快了CRS(共同报告标准)的推动进程,力图通过全球信息交换来打击跨境避税行为。
CRS标准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各国之间的自动化税务信息交换,确保税务透明度,使得类似卢森堡这样利用税务漏洞的行为变得更加困难。
截至2025年3月13日,全球范围内已经有126个国家/地区承诺实施CRS,而这其中,有116个国家/地区每年与中国内地进行交换,包括德日英法等几乎所有大经济体,以及瑞士、开曼、BVI、中国香港、新加坡等所有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
参与国每年交换的金融账户包括:存款账户、托管账户、权益和债务权益、有现金价值的保险合约或年金合约,以及2023年OECD又增加了加密资产账户(包括特定电子货币产品、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等等。
自CRS推出以来,全球税务信息交换的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事实上,通过CRS,各国不仅能够更准确地追踪税务居民的海外账户,还能打击以往难以监管的跨境避税行为。
根据OECD的报告,通过CRS,至少有50亿欧元的额外税款被各国政府成功征收。
这一金额虽然看似不算庞大,但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力却不可小觑:CRS作为全球税务监管的重要工具,正逐步改变全球财富管理的规则。
加密货币
有人想到了用加密货币对冲CRS。
在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的兴起使得很多人开始将其作为避税工具或洗钱手段,逃避政府的监管。
尤其是对高净值个人、企业和跨国公司而言,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性质,使得他们的资金更加隐蔽,增加了税务机关追踪其全球财富和交易活动的难度。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全球反洗钱组织FATF(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已经提出了针对加密货币的合规要求。
FATF的规定明确指出,加密货币交易所和钱包提供商,需要遵循与传统金融机构相似的反洗钱(AML)和了解你的客户(KYC)规定。
这意味着,全球的加密货币平台需要向各国政府报告客户的交易信息,帮助追踪资金的流动,确保税务合规。
而随着CRS的推广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将加密货币纳入到税务合规的范围。
当前,虽然CRS本身并没有专门针对加密货币,但各国的税务机关和加密货币交易所之间的合作,正在逐步推进加密货币的信息交换。
某些加密货币交易所已经开始配合欧盟要求,主动共享用户的身份信息和交易记录,尤其是当交易金额超过一定门槛时。
例如,Kraken和Binance等大型平台已开始自动收集和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确保这些信息符合欧盟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要求。
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税务合规和信息交换将会越来越严格。加密货币的全球信息交换机制仍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的帮助下,未来可能出现更加透明的加密货币交易和数据共享方式。
离岸架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离岸架构被很多高净值家庭、跨国公司当成一种财富管理和税务规划工具,通过在低税或零税国家设立公司、信托或基金,能够为他们提供显著的税务优化和隐私保护。
例如,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BVI)和塞舌尔等地,由于税率低且法律对信息披露要求宽松,成为了大量企业和个人的“避税天堂”。
然而,随着国际税务合规机制的加强,这种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避税安排逐渐暴露了其漏洞。过去,依靠离岸架构规避税务风险似乎是一条安全且有效的道路,但这种做法如今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懈可击。
开曼群岛曾是全球最著名的离岸注册地之一,但自从加入OECD的全球税务信息交换标准后,它开始严格遵循各项信息报告要求。
开曼群岛曾是全球最著名的离岸注册地之一
开曼政府还加强了对在当地设立的基金和信托的审查,要求它们提交包括投资者、受益人以及实际控制人等在内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将自动与其他OECD成员国进行交换。
很显然,随着信息交换协议的完善,离岸架构的隐秘性和税务优化功能逐渐减弱。
其实,离岸架构并不是不好用,关键在于如何结合个人的身份与税务规划来进行合理使用。
对于高净值个人、跨国企业家或是需要跨境财富管理的人来说,离岸架构依然可以提供税务优化、资产保护和财富传承等多重优势。
因此,在选择离岸结构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身份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税务规划,而不是单纯地依赖离岸架构来规避税务。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英媒重磅爆料:蔡奇涉案! |
2 | 习公主强势介入 王小洪调查蔡奇握实锤 |
3 | 习近平的罕见重大信号 |
4 | 开弓没有回头箭 张又侠放手一搏 |
5 | 大逼宫!传元老、现役将领上书要求习退休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